导图社区 传播学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这是一篇关于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的思维导图,描述了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抗日民主根据地、国统区与境外、 沦陷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其直接领导的抗日民族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创办起一大批以团结、抗战、民主为宗旨的报刊
抗日民主根据地
延安
《新中华报》
时地人: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
内容:改版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解放日报》
时地人: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1947年3月27日停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
1942年的整风改革后,《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明显长进,积累了宝责经验,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间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位:它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
《群众日报》
华北
《抗敌报》
《新华日报》
《抗战日报》
华中
《大众日报》
新闻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1939年起以延安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逐渐形成
1940年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诞生
《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改版全党办报方针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革
内客:改版后,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版面安排焕然一新,第一版是反映各脂放区情况的爱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新间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春论
《解放日报》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解放日报》特《新闻遇讯》专栏,为抗日民主根挥地的报纸上量早出现的新闻学研究专刊之一
中外记者采访根据地
史沫特菜一
艾格妮丝·史速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底,史沫特菜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开始了在中国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
史沫特莱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在延安采访了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把众所关注的延安情况报售给世界各地的该者;在新四军中进行随军采访。史沫特莱回到美国后,一面写作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国革命做宣传,并因此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史沫特莱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决定返回中国,但在逸中去世
斯特朗
斯特朗先后6次到中国旅行、采访。她在广州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一一省港大罢工;深入湖南农村,报道了毛泽东领导的农昆革命运动;到山西南部的八盟军总部采访,报道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重庆果访了蒋介石,周恩来;采访了解放区。在她果访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提出并闻述了“鲁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58年,斯特朗在北京定居,1970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汉斯·希伯
汉斯·看伯是著名的德国籍反法西斯作家、记者。
他在大革命时期。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并为上海的《中国周刊》 等报刊损稿,后定居上海,和《大美晚报》编辑巴林博士《英国人)一起,发配律立上海的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看伯于当年5月到苏北新四军中采访。在苏北解放区完成了8万字的书情一一《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国统区与境外
上海
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传播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为了我国抗日宣传的中心
《救亡日报》
时地人: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是中国共上海一《救亡日报》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一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
武汉
《抗战》
《群众》(周刊)
时地人: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
内容:该刊以宣传中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为宗旨,同时还经常刊载介绍马列主义的遗著和论文
国际新闻社
重庆
内容: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地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香港
《保卫中国同盟通讯社》
《星岛日报》
皖南事变后《华商报》(晚刊)《大众生活》《光明报》等
东南亚
《南洋商报》
沦陷区
日伪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以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沦为日占区。大批日本人担任新闻机构或新闻统制机构的主持人或实际主持人
日伪在沦陷区建立的广播电台大约有五六十座
在沦陷区,日伪为了控制新闻来源,还创办了不少通讯社。在伪满地区,通讯社由日本人直接掌握
伪满等早期汉奸政权的立法活动
东北,1932年3月“满洲国”成立以后,伪满当局立即着手制定与颁布实行殖民新闻统制的法律与行政法规
在华北,新闻事业的统制,初由伪北平特别市警察局情报处主持,后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政务厅情报处接管。
在华中,“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成立后,在伪府行政院内设置宣传局,主管文化及新闻宣传事宜。
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汪伪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凡是与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行的同名的,均名之为“修正公布”,以图掩盖其伪法统的实质。
汪伪的“计划新闻制度”的具体内容
子主题
一是新闻宣传事业的双重管理制度
二是直属报社及其管理制度
三是统一的报业经营制和书报发行制。
沦陷时期的广播事业,由日本侵略者直接掌管。
上海孤岛的抗日报刊
《洋旗报》
“洋旗报”是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它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大城市中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以逃避日寇的新闻检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1938年冬,在上海租界内出版的这类“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
《文汇报》
时地人:1938年1月25日创刊,创办人士是爱国人士严宝礼等人
内容:《文汇报》创刊后,义正言辞地鞭挞汉奸丑类,积极宣传抗战,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热情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延安的情况;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