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晶体思维导图
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本思维导图介绍了晶体的基本类型(金属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讲述了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中放电制度、能量与能量比、功率与比功率、电池的储存性能与自放电等内容知识。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领域和考试重点,本思维导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对考试有较大的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晶体的基本类型
离子晶体
结点为正负离子,作用力是离子键
离子键
定义与本质
原子间得失电子后靠正负离子间静电作用产生的化学键
q(+)*q(-)/d^2
特征
无方向性
在空间的各个方向施展的电性作用相同
无饱和性
空间许可时每个离子会尽可能多的吸引
键的离子成分
原因
除库仑力之外还发生原子轨道的重叠
影响因素
元素电负性差异越大,极性越强,离子性越大
晶格能
定义
标准状态下1mol离子晶体解离为气态正离子和负离子吸收的能量
有关因素
正负离子带电荷越高/离子核间距越小,晶格能越大
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离子晶体的结构
NaCl型
CsCl型
立方ZnS型
半径与配位数
规则
r+/r-<0.414:负离子之间相互接触,正负离子接触不良,同号离子排斥,不稳定
配位数降低为4(ZnS型)
r+/r-≥0.414:负离子接触不良,正负离子紧密接触,吸引力强,稳定
配位数6(NaCl型)
r+/r->0.732:正离子增大,接触更多负离子
配位数8(CsCl型)
特别注意
半径比规则仅适用典型离子晶体
有冲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离子极化
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2e
最外层2电子的离子(Li+,Be2+,B3+,H-)
8e
最外层8电子离子(IA的M+ IIA的M2+ IIIAM3+ X- 氧族)
9~17e
d区过渡金属离子(IIIB—VIIIB)
18e
IB的M+ IIB的M2+ p区族价离子(Zn2+ Cd2+ Hg2+ Cu2+ Ag+)
18+2e
次外层18,最外层2(Tl+ Pb2+ Bi3+ Sn2+)
8e,2e<(9~17)e<18e,(18+2)e
极化作用与变形性
极化作用:使得异号离子发生变形
阳离子占主导
变形性:受到异号离子作用变形
阴离子占主导
(9~17)e,18e,(18+2)e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的变形性
极化作用
电子构型
(18+2)e ,18e>(9~17)e>8e
离子构型
Z/r越大,离子极化作用越强
变形性
阴离子半径越大,负电荷数越高,变形性越大
正离子变形性大小
(18+2)e、18e>(9~17)e>8e
无机阴离子基团
磷酸根,硫酸根,高氯酸跟<氟<硝酸<氢氧根<氰根<氯<溴<碘
离子对称性高,中心原子氧化数高,更不易变形
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极化作用+变形性越大,电子云重叠越多,共价成分越高
熔沸点更低
溶解度更低
含氧酸盐热稳定性越低
化合物颜色更深
分子晶体
晶格结点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作用力范德华力或氢键
原子晶体
结点是原子,作用力是共价键
性质
较高熔点,沸点,硬度
共价键结合牢固
组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长越短,熔沸点越高
多为绝缘体
热不良导体
金属晶体
金属键理论
结点是金属原子或正离子,作用力是金属键
金属改性共价键
理论
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作穿梭运动,不专属某个金属离子
这些自由电子与全部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这种力称金属键
强弱判断
参与形成金属键的价电子越多,金属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晶体熔沸点越高
原子化热(升华热)越小,则熔沸点低,质地软
相关现象解释
导热性
受热时,金属离子振动加强,自由电子将热量交换传递,金属快速升温,
金属光泽
几乎可以吸收所有波长的可见光,又发射出来
延展性与可塑性
金属键在整个金属晶体范围内起作用,断开难
金属键无方向性,排列简单,两层正离子易发生滑动
金属能带理论
金属晶体是一个大分子
两个各有n个轨道的原子形成n/2条成键轨道和n/2条反键轨道
涉及概念
满带:充满电子
导带:未充满电子
空带:无电子
禁带:满带与导带之间电子不能进入
现象解释
导体
存在导带
或同时存在有交叠的一满一空
电场作用下电子跃迁到相邻空轨道上
升温→原子振动加剧→电子热运动加剧→电子定向运动受阻→导电性下降
半导体
价电子处于满带
满带与空带间有能量差≤3eV
高温时电子吸收能量越过禁带进入空带
半导体导电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绝缘体
电子处于满带
满带与空带之间能量间隔≥5eV
金属晶体的结构
组成
总是趋向于相互配位数高,空间利用率大的紧密堆积结构
种类
体心立方堆积
配位数8
空间利用率68%
IA族,VB族(钒),VIB族(铬),Fe
六方密堆积
配位数6
空间利用率74%
IIIB族,IVB族,Zn Mg
面心立方堆积
IB族(Cu),Ni Pd Pt Al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