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炼铁是在较低温度(800~1000℃)下,用木炭还原铁矿石而得到的质地疏松的固态铁块。如果温度提高到1146℃,用此方法就可得到含碳量较高的液态生铁,可以直接铸造各种器物。
中国在公元前5、6世纪就能冶炼生铁,至少比西方提前了1800余年。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与铸造工艺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块炼铁渗碳钢和铸铁柔化退火工艺的推广,及铁铸范的使用。
渗碳钢是指对出炉的块炼铁经多次加热锻打、增加含碳量而成的碳钢制品。
铸铁柔化工艺是将铸铁件加热并持续保温,使铸铁中的自由渗碳体分解、脱碳或石墨化,从而改善铸铁的脆性,获得一定韧性,形成展性铸铁,被广泛使用于农具、兵器的铸造。
淬火工艺是将铸铁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水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铸件的硬度及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