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美术新课标思维导图
小学美术 新课本 思维导图,主要包含课程内容、 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描述、 课程实施等。
编辑于2023-12-28 18:09:26美术新课标
课程内容
学习任务1
1-2
感知身边的美 初步形成 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
识别学校/社区常见标识 从线条,形状,色彩分析
观赏儿童画,欣赏评述
欣赏身边的美
3-5
学会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欣赏方法评述艺术作品
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多种方法欣赏,评述中外美术作品
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
6-7
学会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欣赏方法评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美术作品
领略世界美术多样性 养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
8-9
概览中外美术史,了解美术背景和特征
知道中国经典美术作品,独立解放,革命,建设,改革美术作品
增强民族情感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文化自信。开发包容的心态,人类命运共同体
概览中外美术史
学习任务2
1.2
尝试工具,材料,媒介->以平面 立体 动态表达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感受)
3.5
探索工具材料媒介创作平面 立体 动态的美术作品并交流表达(表达自己的想法)
6-7
运用工具材料媒介以及美术知识创作平面 立体 动态的美术作品 提升创意表达能力(传递我们的创意)
8-9
运用工具材料媒介 创作平面 立体动态的美术作品 创造性的表达感受 发展创造性思维(表现无限创意)
任务3
1-2
了解物品特点 提出改进意见 装饰美化 初步形成设计意识(改进生活用品)
3-5
了解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为班级 学校设计物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6-7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 为学校 社区规划( 营造环境)
8-9
了解 设计满足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 传递社会责任 为学校 社区 设计作品(我们与设计同行)
任务4
1-2
利用不同的工具 材料媒介 体验工艺 学习制作工艺品 知道传统艺术是瑰宝、(体验传统工艺品)
3-5
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媒介制作传统工艺品 学习敬业 专注 工匠精神(学做传统工艺品)
6-7
利用工具材料媒介制作或创作传统工艺品 体会守正创新(传承传统工艺)
8-9
了解非遗 制作传统工艺品 文创产品(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
任务5
1-2
参与班级或小组的的造型游戏活动---初步形成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3-5
个人或小组合作将美术与自然 社会 科学想融合---提高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融入跨学科学习)
6-7
个人或小组合作 创编微电影---增强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创编校园微电影)
8-9
个人或小组合作 探究美术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能力(理解美术的贡献)
学业质量
内涵: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应核心素养
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 结合课程内容
特点:学业质量标准具有 可测性 可评性 不设等级水平 只规定合格标准
意义: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教材编写提供引导 考试命题提供依据
学业质量描述
1-2
识别5种标识 创作1-2件美术作品 制作1-2件工艺品(3种方法) 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创作1-2件作品
3-5
知道4位中外美术家及作品 知道3-4种美术门类 知道2-3种民间美术类别 创作2-3件平面立体动态的美术作品 为班级学习设计2-3件作品 制作1-2件工艺品(7种方法)
6-7
知道6位中外美术家及作品 知道2-3外国民间美术作品 创作3件平面立体动态的美术作品 撰写200-300字调研报告 为学校设计2-3件作品 制作2-3件工艺品
8-9
知道我国6件不同时期美术作品 介绍2-3件反应民族独立解放 党团结人民解放的美术作品 辨析2-3个主要流派 撰写300-500的调研报告和文物保护意见 制作2-3件工艺品(竹木 金属等)
课程实施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评价是检验 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评价涉及 学习态度 过程表现 学业成就 多方面
基本原则: 坚持素养导向 坚持以评促学 重视表现性评价 坚持多主体评价
主要环节:
课堂评价--及时性
作业评价--课堂的有效延申和补充*--开放性
期末评价--全面评定(表演 展示 纸笔 档案袋) 综合性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运用
呈现: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
学业水平考试
水平考试 以学业质量标准 课程内容为依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 地方教育部门实施组织
命题原则:
素养立意 明确指向
基于情境 设计问题
形式多样 综合考查
命题规划
科学制度命题框架
合理选择测评形式
整体规划测评结构
命题框架
课程目标
考查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
应包括4个艺术实践活动
学业质量标准
规划不同水平试题比例
课程目标
1.核心素养内涵
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发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
审美感知(基础)
艺术表现(必备能力)
创意实践(集中体现)
文化理解(正确价值观)
艺术课程
围绕:核心素养
体现:课程性质
反映:课程理念
确立: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
1.适应发展 分段设计
(1-2)艺术综合为主 幼到小分科课程的过度
(3-7)音乐 美术 奠定基础
(8-9)开设艺术选项 掌握特长 与高中衔接
2.聚焦核心素养 组织课程内容
欣赏(欣赏-评述)
表现(造型-表现)
创造(设计-应用)
联系/融合(综合-探索)
4类艺术实践活动
课程内容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
体现艺术学习特点 优化评价机制
围绕实践性 体验性 创造性进行学业评价
体现 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理念
培育审美,人文素养
1.坚持以美育人
提高艺术素养,创造能力
2.重视艺术体验
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突出课程综合
课程性质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导向:核心素养(主线)
前言
发挥 培根铸魂 启智增慧 的作用
教育需求:有学上 到 上好学
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修订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创新导向
时代新: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主要变化
9522课时不变
品德与生活与社会和初中的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
劳动 信息科技独立出来
科学 综合实践提前至一年级
1-7年级音乐 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 戏剧 影视
8-9年级分享选择开设
课时占比:语文 数学 体育与健康
课程内容
1-2年级
欣赏身边的美
感知身边的美 初步形成 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
观察山水 树木 花草 动物 ---感知 形状美 色彩美 肌理 美
识别学校/社区常见标识 从线条,形状,色彩分析
观赏儿童美术作品 运用 线条 形状 色彩 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对称 重复形式原理进行欣赏 评述
美存在于生活中 初步形成审美感知能力
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用不同 工具 材料 媒介 以线条 形状 色彩 肌理等造型元素和对称 重复 等形式原理表达
尝试毛笔 水墨游戏
图形对印 体会对称
剪贴 刻画 拓印 压印 制作版画
尝试纸 泥 通过折叠揉搓压塑造立体作品
制作定格动画
启发和创作想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术学习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
改进生活用品
从外观和使用功能了解特点 提出改进意见 装饰美化 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从形状 色彩 比例 材料和使用功能欣赏日常生活用品
生活离不开设计 生活用品都是经过设计的
设计改善我们的生活
体验传统工艺
利用不同工具 材料 媒介 体验传统工艺 学习制作工艺品 知道瑰宝 增强自豪感
了解材料特点 粗糙 柔滑 坚硬
撕 剪 编制 制作工艺品 剪纸 挂饰
安全使用工具和材料的习惯
交流构想或制作过程 学会倾听
选择不同材质 体会材料的特性
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参与班级 小组开阵的美术与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的造型游戏活动 初步形成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
利用画笔或计算机 用线条 形状 色彩等造型元素 以及对称 重复等形式原理设计名片 席卡
围绕生日 新年 关爱 环保创作头饰 画具 布景等 以舞蹈 戏剧 动画进行展演
尊重同学作品 理解他人看法
体现综合性 造型游戏能促进知识 技能有效迁移
3-5年级
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
运用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欣赏方法来欣赏 评述美术作品
欣赏中外美术作品 了解不同美术门类的特点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了解作品的材料 用途 特点
用感悟 讨论 比较等方法运用造型元素和对称 重复 对比 变化等形式原理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运用美术语言及1-2种方法 评述中外美术作品 分享交流
提示
专题欣赏 随堂欣赏 现场欣赏的方式 讨论 探究 比较等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美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索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 材料 媒介创作 平面 立体 动态的美术作品
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想所感 以视觉形象 与他人交流
认识原色 间色 复色 对比色 和邻近色的特点
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
中锋 侧锋 焦浓重淡清
吹塑板 雪弗板 木板 通过剪贴 针刻 雕刻用拓印 压印装作黑白 套色版画
纸 泥用折 叠 捏 塑 组合 塑造立体造型作品
结合计算机软件制作定格动画作品
1.收拾 整理 工具材料 2.收集素材 提炼主题 创造性表达 3.美术是认识与表现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方式
装点我们的生活
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为班级学校设计物品 设计改善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从实用 美观 环保进行包装设计
利用画笔和计算机 为班级学校设计标识 请柬 贺卡 图表 海报
设计服务于生活并改善我们的生活
学做传统工艺
利用不同的工具 材料 技能制作传统工艺品 学习工匠精神
通过7种方法制作传统工艺品
安全使用工具和材料的习惯
敬业 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融入跨学科学习
个人 小组合作 美术与自然 社会 科技相融合 提高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能力
创作图画书 摄影作品 动画 微电影 戏剧小品
尝试用图形化的工具 运用简单的程序语言 设计日常物品和居室环境 体验编程与设计的关系
美术与自然 美术与文化 美术与科技等1-2个主题开展
8-9
概览中外美术史
欣赏我国古代 近现代的美术作品
欣赏世界不同地区的美术作品
辨析世界主要美术流派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等
知道反映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党团结进行革命 建设 改革的美术作品
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自信 包容心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表现无限创意
运用传统现代工具材料 媒介 创作美术作品 创造性的表达对自然社会的感受
学会色彩三要素 色彩情感
分析圆形 S形 三角形 横线 垂线 对角线 十字形构图
观察立方体和圆柱体 学习成角透视 圆面透视
了解中国画形似 神似 已经三远法 学习工笔或写意
在吹塑板9种材料上创作版画
个人小组合作编写脚本 结合计算机制作有音乐的动画
我们与设计同行
设计满足使用功能 与审美价值 传递社会责任
根据学校 社区的需求设计作品
对革命遗址 古建筑古村落撰写调研报告(300-500字)
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制作传统工艺品或文创作品
运用剪等多种方法制作工艺品以及竹木 金属作品
结合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设计文创产品及其识别系统
理解美术的贡献
个人 小组探究美术在过去 现在和未来所起的作用 理解美术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
综合运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 技能和思维方式
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探究美术对政治 文化 经济 科技发展的作用
子主题
6-7年级
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
运用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和欣赏方法 欣赏评述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美术作品
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尊重 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欣赏不同国家的额民间美术作品 了解材料 用途 特点
运用 形状 色彩 空间等造型元素 以及对称 节奏 比例 变化 统一形式原理 欣赏各国建筑
传递我们的创意
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 材料 媒介以及美术知识 技能和思维方式创作美术作品 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学习 冷色调 暖色调 互补色 对比色
分析圆形 S形 三角形等构图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 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学习中国画白描和写意
在吹塑板(7种)等材料上创作黑白或套色版画
用泥纸等材料塑造动物 人物等雕塑作品
运用简单手绘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制作动画作品
营造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
对学校 社区进行环境规划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对学校社区或公共空间进行环境考察 撰写调研报告(200-300字)
根据不同活动需要设计海报 请柬 封面 书籍装帧 统计图表等
传承传统工艺
利用不同工具 材料 学习或串座工艺品 体会 守正创新
了解传统工艺主要流程 每一钟工艺都值得保护传承
运用剪(8种)方法制作工艺品
中国传统工艺代代相传
创编校园微电影
个人 小组 合作创编校园微电影 增强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
观察 发现 记录校园中的人物 事物和景物提炼主题 编写脚本
6年级借助数字媒体 完成3分钟的 班级生活微电影
7年级借助数字媒体完成3-5分钟 校园生活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