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原知识汇总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本图梳理了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帮助大家更好滴掌握知识点,中枢神经系统(英文名称: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文名称中枢神经)是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医学微生物学里主要病原性真菌的知识点包括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地方流行真菌,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记忆!
真菌学是研究真菌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发育和遗传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真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进而获得利用、控制和改造真菌的知识和技能,有需要的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抗原
抗原(Ag)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
并非所有的外源或自身物质都是抗原,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个重要特性的物质才是抗原。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仅对该抗原专一,而与其它抗原无关,这一性质称为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
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抗原具备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
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具有抗原特异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效应产物发生结合均显示专一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的概念
T、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对抗原的识别呈现高度特异性;被抗原活化的T细胞和活化B细胞效应产物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也呈高度特异性。上述两种特异性的分子基础取决于抗原分子所含的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基。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表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也可由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抗原表位的类别
根据抗原表位中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顺序表位由连续线性排列的氨基酸构成,又称线性表位;而构象表位由不连续排列、但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特定构象的若干氨基酸组成。
半抗原-载体效应
使半抗原转变为抗原的物质称为载体。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特性
异物性
决定抗原免疫源性的核心条件。 异物:指凡在胚胎期与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物质。 异种物质 同种异体物质 自身物质(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蛋白)
化学属性
分子量
分子结构
分子构象
易接近性
物理性状
宿主的特性
遗传因素
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的种类
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TD抗原在没有Th细胞的辅助下,不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蛋白质为TD-Ag。 结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抗原决定基。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TI抗原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而无需Th细胞的帮助。一般来说,多为TI抗原。 结构特征:相同抗原决定基重复多次。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异嗜性抗原
指不同种属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抗原。
异种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存在的抗原性物质。
自身抗原
同一个体中自身组织细胞在某些因素如感染、外伤、药物等影响下,获得了抗原性。
独特型抗原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其他分类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超抗原
只需极低浓度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佐剂
丝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