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教育学原理大纲和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 333教育学原理大纲和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王道俊、郭文安主编,包含教育的概念、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等。
编辑于2023-12-31 07:40:35教育学原理
第十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时间、日常生活、人机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出事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判断、体验、践行和改善,已形成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二、德育的特点与地位
特点
体育重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它以人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主要属于机体锻炼和养护领域。
智育重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其智能,主要属于认知领域。
美育重在培养学生美的鉴赏力、创造力,主要属于艺术和情感领域。
德育则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 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
地位
德育重在引导学生辨别善与恶、公与私、义与利、理与欲,苦与乐、生与死、荣与辱,并做出明智的选择,确立对群体、对社会、对自然、对现实和对历史人物、实践的应然态度,正确评价种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讲求伦理规范、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
德育要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启发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学生践履道德责任,追求人类的合理存在,从而形成个人良好的品德,成为道德主体。
三、德育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德育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德育的历史发展
四、德育的功能
定义:德育的功能,简言之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传授学生道德知识、规范,激励学生的道德实践,启发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幸福。
克服两种思想倾向
一种倾向是忽视德育的作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让学生自发和自然地成长的思想,如认为“家庭环境好孩子自然好”,“树大自然直”等。他们放松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缺点、错误采取从容、姑息态度。
另一种倾向认为学校德育无所不能,“包打天下”,企图把学生的品德发展全部包下来。
这两种倾向都是有害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放弃学校的道德责任,学校德育应该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德育的作为是有限的,虽然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但学生的品德发展还受到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单靠学校的努力,不足以保证学生在道德上获得进步。
随着家庭教育作用的上升和大众传媒的兴起,学校教育的权威地位收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我们的学校要拓宽视界,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正确估价德育的功能。
内容
德育的育德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对他人、他物、他事的态度,引导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行为规则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则正是经过所培养的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对社会发展与改革发挥出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也就是德育对社会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德育的负功能
所谓德育的负功能,是指由于德育方向或方法不对,甚至方向、方法都不对,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阻碍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
五、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
1998年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
在德育内容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意下述问题
1.学生生活与德育内容问题
2.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问题
一是指德育内容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层次
二是指每个德目内容的系列层次
3.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古今中外”问题
德育应该怎样集成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我们认为,全盘抛弃和全盘复古两者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应当承认,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我们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多元文化、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所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不可能全部或主要依靠弘扬传统道德来解决。因为我国的传统道德产生、发展于自然经济、专职政治的固定社会之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不可能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不可能把传统道德作为今日社会主义的主体道德。然而,道德现象是复杂的。对于传统道德中所积累的道德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大众性内容,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应当批判地继承。
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上升,我们有了民族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懂得了理性地对待外国文化,既反对重洋媚洋、自我矮化,也不赞成给外国文化随意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一概拒斥。
应该承认,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是后来者,应该虚心学习,不仅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更应该学习其民主、平等、自由、法治、公平、正义及人道主义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
更应该创造性地超越,少走这些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变得更加聪明。
第二节 品德发展规律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规律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四阶段
前道德阶段(0-2岁)
他律道德阶段(2-8岁)
自律道德阶段(8-12岁)
公正阶段(12岁以后)
科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避免惩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阶段2: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
满足自己需要,有时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
习俗水平
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
能够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
阶段4: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
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
阶段5: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
既尊重法律,也认为法律是可以改变的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根据良心做出的行为
特点
第一,发展的阶段是有一定顺序的,每个人达到某一阶段的时间或早或晚,但这个顺序是不变的。
第二,道德的发展源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源于主体和社会道德情境的相互作用。
第三,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道德冲突道德过程。
第四,逻辑思维的阶段和道德推理的阶段是平行的。每个道德阶段的获得都需要有一个特定的理智发展阶段。
第五,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个体的道德发展速度有所不同。
结论
第一,从总体上支持了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观念分阶段逐步严谨的理论,尽管在具体的年龄分期上略有不同,但发展的有序性和分阶段性却是事实。
第二,在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公正观念和惩罚观念的发展方面,我国儿童从不成熟的判断转入成熟判断的年龄,普遍地早于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资料中的转折年龄,大致为1-3年。
第三,我国各族儿童都经历者共同的发展历程:在公正观念的发展方面,明显地存在着从服从过渡到公正判断的发展进程。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定义: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的一种情感。
发展:只有当某种道德评价与情感体验密切结合起来的时候,遵守道德行为规范才不是服从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成为人们自觉的愿望了,这就是道德情感的本质特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本我是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的情欲冲动部分,它依据“快乐原则”,要求得到直接满足,谈不上道德判断。
自我
自我则奉行“现实原则”,它把本我需要的满足纳入现实的轨道,但自我尚不足以控制本我,为此就需要超我。
超我,是人格的象征,是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她根据完善的原则来活动,限制本我、指导自我、实现理想化的自我。
一是良心
二是自我理想
我国儿童青少年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我国青少年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不是等速的,而是不均衡的。
第二,道德情感不同范畴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义务感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良心,而幸福感与荣誉感排在第三和第四位,最后是爱国主义。
第三,城市和乡村的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总趋势是一致的,而城市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各范畴中均高于乡村学生,差异显著。
第四,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在各范畴发展水平的比较中,除爱国主义情感范畴外,其他各范畴均显示女生高于男生。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定义: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系列行动。
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意志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中小学生道德意志行为的发展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小学时期发展较快,中学时期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第二,坚持性和自制力是道德意志发展的两个主要特征其发展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动力最初来自外部影响,小学高年级以后逐渐转为内心的自觉性。
第三,中小学生道德意志行为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别是在完成单调的工作时,女生均优于男生。学校与社会应注意针对男女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教育,发挥各自的特长。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
(二)个体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成为品德发展的动力
(三)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研究证明两点
第一,儿童道德的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形成了一个与成熟有关,但不是由成熟决定的发展阶段。
第二,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纯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
第三节 德育过程
定义: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个人品德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教导下的个体品德的自主建构过程
(一)学生对环境影响的主动吸收
一方面,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接受思想道德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早期思想道德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学校教育尤其是教师的引导下,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学习、交往和生活,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教导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各种群体活动是德育最有效的方式。
(三)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相互促进
两种相互连接的活动
一是学生的学习、研讨、作业、劳动、社会服务等外显的实践活动
二是学生在思想认识、情感、意志上展开的内隐心理活动
做法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外显的实际活动,以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的心理活动,促进他们思想认识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明确、情感上的认同以及品德的发展。
另一方面,当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与意志活动一经发动起来,又会表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要把他们的能动性引导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提升。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发展过程
(一)思想道德发展的整体性
(二)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
(三)德育实践的针对性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一)自我教育能力培育的意义
(二)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三)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德育原则
定义: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定义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要求
(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二)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二、疏导原则
定义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要求
(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
定义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要求
(一)“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勇于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定义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品行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新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严格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主动的道德自律。
要求
(一)尊重和信赖学生
(二)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定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
要求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定义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子主题
(一)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二)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定义: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加以组织,使其优化为教育的合力前后连贯地进行以获得最大的成效。
(一)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一致
(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三)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得到整合、优化
第五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途径
(一)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二)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四)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五)心理咨询
(六)班主任工作
(七)校园生活
二、德育方法
定义
德育方法是师生为完成德育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含义
第一,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第二,它是为实现德育的目标、要求服务的
方法
(一)明理教育法
定义:明理教育法是通过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经过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与互动,让他们悟明道理真谛,自觉践行的方法。
包括
(1)讲理
(2)沟通
(3)报告
(4)讨论
(5)参观
要求
(1)要有针对性
(2)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要善抓时机
(二)榜样示范法
定义: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
(1)榜样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积极情感
(3)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树立不同的榜样
(4)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
(三)情境陶冶法
定义:情境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包括
(1)人格感化
(2)环境陶冶
(3)艺术陶冶
要求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锻炼法
定义:实践锻炼法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生活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品德的方法。
包括
(1)练习
(2)委托任务
(3)组织活动
要求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坚持严格要求学生
(4)及时检查并长期坚持
(五)自我修养法
定义:自我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
包括
(1)立志
(2)学习
(3)反思
(4)箴言
(5)慎独
要求
(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六)制度育德法
定义:制度育德法是指通过构建合理的学校制度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意义
首先,学校制度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
其次,学校制度为学生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导向
最后,学校制度为学校建构了合理有序的学校秩序与氛围
要求
(1)学校制度要合法
(2)学校制度要合德
第一,要让学生参与
第二,要注重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七)奖惩法
定义: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
(1)表扬与批评
一般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2)奖励与处分
首先,要公平公正、合理适度、合情合理
其次,要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最后,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十一章 美育
第一节 美育概述
一、美育的概念
定义:美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感知、领悟、评析与操作自然、生活与艺术作品等对象的各种美的形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掌握与运用有关美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实现情趣的融合、共识与分享,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
简言之,美育及引导学生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理念和能力的教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辨析
(1)美育与人格教育
(2)美育与艺术教育
(3)美育与情感教育
二、美育理论概述
(一)孔子的美育思想
(二)席勒的美育思想
(三)马克思的美育思想
三、美育的意义
(一)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1.美育提高了人们辨别美丑的能力
2.美育培养了人们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
3.美育发展了人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育有助于教育自身的完善
首先,美育的提出与实施使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更为完善
其次,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日益明确,促使教育的功能与质量不断提高。
(三)美育有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首要任务
美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的素养与能力,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能够对生活和艺术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基本任务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三)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内容
(一)形式教育
1.形式美及其教育功能
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来源于形、音、色等自然属性与人的感觉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来源于音、形、色组合的规律性
三个层面感受形式美
从生理层面看,五彩缤纷的美色,不过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的结果。
从心理层面看,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不同色调的颜色给人的心理感受也各不相同。
从文化层面看,色彩的象征意义最为丰富。
形式美教育的任务
利用人对形、声、色等形式的生理、心理反应规律,来强化人们对事物的审美特性的感受能力,增强利用形式美美化生活的能力。
2.美的形式及其功能
定义:美的形式教育就是培养运用形、音、色以及语言文字等符号形式创造意向的能力。
任务:美的形式教育是以想象力的培养为中心任务,通过艺术鉴赏的教育能够较快捷地完成这一任务。
(二)理想教育
1.理想的审美特征
两大特性
形象性
情感性
表现
首先,理想往往展现为一幅关于未来的美好图景
其次,理想总是标示着个人或群体的一种真诚、热烈、急迫、积极主动的渴盼和执着追求。
2.理想教育及其功能
定义:今天的社会理想教育主要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功能:人生理想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以及为实现远大的志向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精神。
(三)艺术教育
1.表演艺术教育
2.造型艺术教育
3.语言艺术教育
4.综合艺术教育
第三节 美育的实施
一、美育过程
定义: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意识的过程。
具体过程
(一)通过审美感知活动,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二)通过审美鉴赏活动,发展审美判断力
(三)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育原则
(一)形象性原则
定义:美育使感性形象的教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清秀、艳丽、和谐、匀称、奇特、雄伟等形式,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
要求
第一,要根据美育的任务和特点选择美的形象
第二,要引导学生掌握美的规则和美的显现方式
第三,要教育学生善于体会美的意蕴,发展审美价值
(二)情感性原则
定义: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和艺术的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入迷、陶醉状态,使美融化于心灵。
要求
第一,要正确掌握和运用各种形式美来调动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第二,要引导学生将审美情感投入生活,去发觉、彰显生活中的美
(三)活动性原则
定义:对学生进行美育应该通过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受到美的熏陶。
要求
第一,应以情境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第二,美育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
(四)差异性原则
定义: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审美情趣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使他们的审美兴趣、爱好与创造才能得到自由的发展。
要求
第一,要尊重和爱护儿童爱美的天性
第二,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审美教育
(五)创造性原则
定义:对学生进行美育不是让学生消极、被动、静观地接受美的形式,而是应当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地感知、理解和创造美。
要求
第一,要特别注意美的创造力的培养
第二,要鼓励学生的审美创造意向
第三,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
第四,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美育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1.通过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来实施美育
2.要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1.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2.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
3.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还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
4.要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的审美观念。
(三)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1.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2.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第一,要让学生明了爱美是热爱生活的表现,重视在生活中体现美。
第二,要引导学生懂得衣着打扮,讲究服饰美。
第三,要教育学生讲究言谈举止、注重风度美
第十二章 体育
第一节 体育概述
一、体育的概念
广义:包括身体文化、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
狭义:即学校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和培养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学校 体育的历史沿革
三、现代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一)学校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渐丰富与扩大
1.学校体育
2.竞技体育
3.身体娱乐
(二)学校体育的作用受到了普遍重视
(三)运动教学构成了学校体育过程的基本方面
四、学校体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一)学校体育的意义
1.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生长发育
2.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联系的
3.发展青少年体育,既是普及的需要,也是提高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的任务
(三)学校体育的内容
1.田径运动
2.体操
3.球类
4.游戏
5.军事体育活动
6.游泳
7.武术
第二节 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规律
定义:学校体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积极主动地掌握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形成体育锻炼的情趣,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过程。
一、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一)教师
(二)学生
(三)场地、器材
二、体育过程的特殊性
(一)体育过程的操作性
(二)体育过程的流动性
(三 )体育过程的分散性
(四)体育过程的强度性
三、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体育过程的纵向规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体育过程视为按自由活动、规范活动、自主活动展开的过程
1.小学阶段
2.中学阶段
3.大学阶段
2.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身心运动的规律性,可将体育教学过程分解为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的渐进过程
1.准备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二)体育过程的横向规律
1.体育过程是发展学生身体技能与提高精神素养相结合的过程
2.体育过程是掌握体育运动基本值知识与参加体育与锻炼相结合的过程
3.体育过程是规范训练与自主活动相结合的过程
注意
(1)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
(2)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3)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
(4)注重让学生自主地参加锻炼
4.体育过程是普及体育观念与提高运动成绩相结合的过程
第三节 体育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含义
(二)要求学生坚持上好体育课
(三)倡导多种形式普及的现代体育观念
二、增强学生的体质
(一)注重提升教育者的现代体育观念
(二)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
(三)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体质测评指标体系
三、培养学生自我 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一)启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体育课堂教学
(三)改革体育教育方法,寓趣味性、愉悦性于体育教学中
(四)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
四、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长
(一)发现苗子,培养尖子
(二)上好体育专心提高课
(三)坚持办好校运动队
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背景
(一)反映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
1.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2.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3.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改革中小学课程教学弊端的需要
1.课程教学目标片面
2.课程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
3.学习方式单一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
萌芽: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思想渊源于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现了活动课程的萌芽。
杜威:主张开展有利于儿童生活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提倡“从做中学”,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与探索取得知识与经验。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就是活动课程的一种形式。“设计”是指学生自己计划、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学生的“自愿活动”,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学生活动的动机。
布鲁纳:随着布鲁纳领导的课程教学改革招致越来越多的批判,回归基础运动的兴起,美国中小学又一次兴起注重活动的教育价值,课外活动逐步呈现出课程化的趋势。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定义: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一)实践性
(二)综合性
(三)开放性
(四)生成性
(五)自主性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一)丰富学生的经验
(二)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1.获得亲自参与研究与探索的积极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作的能力
3.学会协作,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4.培养尊重科学、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定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参与社区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学习性的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目标: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定义: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获得多方面发展的具有操作性学习特征的教育活动。
基本理念
1.注重手脑结合地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以项目或产品的制作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3.立足现实条件,逐步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含量
4.充实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四)信息技术教育
目的: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包括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
任务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2.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各类学习活动中去。。
第十四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的地位与功能
(一)生态功能与归属功能
(二)教导功能与自主功能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功能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意义:班主任工作的状况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本任务: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导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课余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一)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
(二)要相信教育的力量
(三)要有家长的情怀
(四)要有较强的组织亲和力
(五)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能自觉反思、总结经验,使集体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断向前发展。
(二)学生群体及其类型
1.正式群体
一般都是根据学校和班级的需要或要求成立的,得到学校、班主任或有关教师的领导。
2.非正式群体
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或是邻居、亲友、同学关系而形成的各种学生群体。
3.参照群体
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二、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组建阶段
(二)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三)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三、培养集体的方法
(一)确定集体的目标
(二)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三)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四)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3.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一)观察
(二)谈话
(三)分析书面材料
(四)调查研究
二、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一)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
(二)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
(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三、组织班会活动
组织班会要有计划。
首先,对一个学期的班会活动要有一个总的计划
其次,每次班会都要有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班会的目的、主题与内容、形式与方法、筹备工作的分工并落实到人、班会的程序与组织等。
开好班会的注意点
首先,要确定能引人注目的问题
其次,要选择能表现主题,能激动人心的内容与形式
最后,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准备。
四、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五、组织学生的劳动
(一)准备工作
(二)组织与教育工作
(三)总结工作
六、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一)统一校内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
(二)统一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要求
七、评定学生操行
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第十五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工作概述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三)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四)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一)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1)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
(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
(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的管理。
(4)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旅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 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地址有害与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的“角色丛”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管理者”的角色
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5.“研究者”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
2.“令人羡慕”职业与教师地位底下的实况冲突
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4.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三)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2)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
(3)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的关系
(4)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5)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6)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7)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8)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一、高尚的师德
(一)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三)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二、宽厚的文化素养
三、专门的教育素养
(一)教育理论素养
(二)教育能力素养
(1)课程开发的能力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与引导教学的能力
(4)机智地应变与创新的能力
(三)教育研究素养
四、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一)教师的分布与结构失调
(二)教师的质量不均衡
(三)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师资流失严重
(四)不少教师还缺乏现代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
三、培养、扩充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二)实施教师资格考察制度
第一,教师资格制度使国家实行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
第二,教师资格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实施。
第三,教师资格使教师职业许可。
(三)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1)教学反思
(2)校本培训
第一,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按需培训
第二,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训教师,教学、科研与培训一体化,强调岗位练兵。
第三,重视教师在培训中的主题地位,注重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动机。
(3)校外专业支援与合作
第十六章 学校管理
第一节 学校管理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一)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
首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信息环境;
其次,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人为本,树林里管理即教育、管理即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并用此来组织学校生活,衡量学校管理的成败得失
再次,每个管理者应该把自己视为一个教育者,要以自己的品德和模范行为去影响别人,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种管理业务的组织者和执行者
(二)学校管理的实质是为师生服务,具有服务性
首先,要强调管理者和师生员工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彼此应相互尊重
其次,要求管理者能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既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也包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再次,要求管理者能换位思考,热心为师生员工服务
(三)学校管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
首先,学校管理神兽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文化环境不同,学校管理模式也会有差异。
其次,学校在受到文化影响与熏陶的同时,也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即学校文化。
(四)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
首先,从管理对象上看,学校管理是对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合理组合。
其次,从管理过程上看,学校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性系统。
二、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
(一)学校管理者
(二)学校管理对象
(三)学校管理手段
三、学校管理体制
(1)明确校长的权利与责任
(2)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3)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一、学校管理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的概念与意义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调控作用
4.评价作用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定位
(三)学校管理目标实施的要求
1.保持各种管理目标的协调一致
2.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组织系统
3.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队伍
4.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学校管理过程
(一)计划
(二)实施
(三)检查
(四)总结
第三节 学校管理的内容
一、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思想管理
(二)教学组织管理
1.加强教导处的建设
(1)明确教导处的建设
(2)明确教导处的职责
(3)教导处的机构不宜臃肿,人员要精明强干
2.领导好教研组工作
(1)建立与健全教研组
(2)选好教研组长
(3)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质量管理
1.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
(1)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
(2)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
(3)对教学质量进行调控
2.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2)坚持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
(3)坚持全员教学质量管理
(4)坚持全因素教学质量管理
二、教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一)教师管理的意义
(二)教师管理的内容
1.教师的选拔
(1)资格控制
(2)编制控制
(3)录用控制
2.教师的任用
(1)因事择人
(2)扬长避短
(3)新老搭配
(4)立足全局
3.教师的培养
4.教师的考评
第一,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主
第二,坚持领导考评、群众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使考评主体多元化
第三,坚持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力求考评结果公平、全面、切实;
第四,坚持考评和奖惩和相结合,发挥考评的激励功能。
(三)教师管理的发展趋势
1.逐步实现职务聘任制
2.趋向科学化、人性化和服务化
三、学生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一)学生管理的内容
第一,思想品德管理
第二,学习管理
第三,健康管理
第四,学生组织的管理
第五,课外活动管理
(二)学生管理的要求
1.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学生进行依法管理
2.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教育与发展的主体,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处理同自己成长和发展有关的事务,养成学生积极参与管理的诉求;
其次,要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以及偶发事件的处理,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要通过交换意见、自我批评、共同提高,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管理的快乐。
四、总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一)总务管理的内容
(二)总务管理的要求
第四节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学习管理法治化
第一,注重依法行政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
第三,推进民主建设
第四,开展法治教育
第五,维护教师权益
第六,保护学生权益
二、学校管理人性化
三、学校管理校本化
特点
一是学校在财政、人事、课程与教学等方面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是注重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学校的主要决策与民主管理
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力行简政放权
第二,倡导民主管理
第三,开展校本研究
四、学校管理信息化
表现
一方面是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运用到管理上,以提高学校管理的实效
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方式 的信息化,由过去的“人——人”管理、“人——物”管理转变为“人——机”管理,即注重对有关信息资源的管理。
变化
第一,学校信息系统的建立,改进了学校业务流程,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二,学校集成化管理系统的出现,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封闭与隔离,使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等信息得以快速有效地交流、传递、整合,并能便捷而清晰地呈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决策效力和质量;
第三,学校的公共服务呈现普遍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
第九章 教学(下)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一,形成了严格的教学制度
第二,以课为单位科学地组织教学
第三,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一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分
单一课
综合课
二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
讲授课
演示课
练习课
实验课
复习课
(2)课的结构
定义:它是指一节课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类型
新授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或复习
3.提出新课的目的
4.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
5.讲授新课(主要部分)
6.小结
7.布置作业
技能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
3.教师讲解原理
4.范例或作示范操作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练习(主要部分)
6.小结
7.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
3.引导学生复习(主要部分)
4.小结
5.布置作业
(二)教学的辅助形式
1.作业
定义:作业指学生在课外或在家中独立完成由教师布置的,为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而进行的学习或练习任务。又称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
要求
首先,布置作业要有目的、有重点
其次,作业的量要适当,逐步提高难度
再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也可让学生户型批改和自我批改,使他们受到更多锻炼和体育。
2.参观
定义:参观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现场,通过对实际的事物或活动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
要求
(1)做好参观前的准备
(2)注意参观中的指导
(3)及时做好参观总结
3.讲座
定义:讲座是由教师或请有关专家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现,以扩大他们的科学视野的一种教辅活动。
要求
首先,要做好计划与组织准备工作
其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需要
最后,要注意培养讲座的积极分子和有特长的学生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要求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首先,要确定学期学科教学要所要实现的目的与任务
其次,要按周安排教材章节或课题的教学进程,包括教学时数、教材纲要、确定要进行的参观或实验等重要的实际活动
最后,要提出教学要就与改革的设想与举措等
简而言之,它是教师对所任学科课程的学期教学的总体规划与准备,是课题与课时备课的前提和依据。
(2)课题(单元)计划
内容
课题名称
课题教学目的
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与内容
课的类型
体系及其主要方法
它是撰写课时计划的依据
(3)课时计划,即教案
主要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
其一提纲,或拟好师生谈话、探究的问题及其顺序、方向,撰写好教师的启发、讲解
其二,设想好教学双边活动过程的开展
其三,设计好配合教师的讲解、探究进行板书、直观教具与多媒体的演示
其四,还要做好一些备用的内容与举措,以备课堂发生难以预料的不时之需,如教学进展得太顺利,课时有富余, 急需补充新的内容或活动等。
其五,考虑好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和为下一课要做的准备工作的布置。
(二)上课
(1)明确教学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维性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解惑纠错
(5)组织好教学活动
(6)布置好课外作业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①培养学生计划学习、及时复习当日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②经常教育和督促学生,抓紧学习,防止怠惰与松懈
③了解学生作业的情况
(2)做好对学生的辅导工作
①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辅导与补课
②借助家长或优秀学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包括组织学生之间一对一的结对帮助
③发挥课代表的作用,及时向同学提醒作业的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与任课教师联系、研究,设法给予帮助
④组织同学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优秀作业的传阅
第七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优化组合的过程和效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的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简介
(三)教学评价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
(1)诊断性评价
它是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评价,如各种摸底考试。
(2)形成性评价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所做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包括对学生的提问、书面测验、作业批改等。
(3)总结性评价
它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制度化的正规考查、考试及其成绩评定,也称终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
(1)相对性评价
它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的评定,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2)绝对性评价
它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
3.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
(1)教师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指导性原则
4.计划性原则
(二)教学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定义: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艺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运动和手工制成品)。
2.测验法
(1)测验的种类
信度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效度
效度指测验能够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难度
难度指测验所含试题的难易度
区分度
区分度指测验能够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的程度
(2)测验的种类
论文式测验
客观性测验
问题情境测验
标准化测验
定义: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合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
3.调查法
定义:调查是收集有关学生成绩评定的资料以探明他们学习的真实情况及原因的方法。
类型
问卷
交谈(访谈)
4.自我评价法
(1)运用标准答案
(2)运用核对表
(3)运用录音机、录像机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作用
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质的要求,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
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进价,才能引导学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成为合格或优质的人才。
结构和内容
科学的教学目标,在结构上,它应当包括知识、智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
知识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基本技能;
智能方面,包括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包括兴趣、志向、价值观、态度和性格等品质。
具体化
首先,要明确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确定单元、课题的教学目标
最后,要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上
(二)中小学的考试制度
1.考查
(1)口头提问
(2)检查书面作业
(3)书面测验
2.考试
(三)试题编制的要求
(四)评分标准和记分法
(1)百分制记分
(2)等级制记分
四、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一)评价的意义
(二)评价的要求
1.要求重视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
2.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3.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的几种水平(P225)
1.记忆水平
2.理解水平
3.探索水平
(四)评教的方法
1.分析法
2.记分法
第八章 教学(中)
第四节 教学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梳理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基本要求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三)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四)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五)发扬教学民主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定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将理论运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发展动脑、动手能力,并理解知识的含义,领悟知识的价值。
基本要求
(一)注重联系实际学好理论
(二)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三)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面向生活现实,培养学生的对策思维
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定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基本要求
(一)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二)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四、直观性原则
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基本要求
(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1)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
(3)多媒体教学
(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三)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四)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五、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的顺序逐步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四)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六、巩固性原则
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再现,有效地运用。
基本要求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二)把握巩固的度
(三)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四)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七、发展性原则
定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激励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一)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二)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原则
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基本要求
(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举措、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五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1.目的性
2.双边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定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基本要求
(1)精炼讲授内容
(2)注重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3)讲解语言艺术
(二)谈话法
定义:谈话法是通过师生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要做好谈话计划
(2)要善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做好小结
(三)读书指导法
定义: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四)练习法
定义: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五)演示法
定义: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让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
(3)讲究演示的方法。
(六)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的特性,探求其发展和变化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精神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做好实验的准备
(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3)注意指导实验过程
(4)做好小结
(七)实习作业法
定义: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科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2)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3)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实习作业总结
(八)讨论法
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评析,以辨明是非、获取真知、锻炼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对学生启发、引导
(3)做好讨论小结
(九)研究法
定义: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科研能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
(2)提供必要的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
(一)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正确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
二、近代 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一)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思想
(二)卢梭的教学过程思想
(三)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思想
(1)明了
(2)联合
(3)系统
(4)方法
三、现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变革
(一)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
(二)凯洛夫的教学过程
(三)赞科夫的教学过程思想
(四)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思想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手段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一)传授/接受教学的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第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情况有创意地设计教学过程阶段
第二,完成预计的教学阶段任务也不可机械死板,要根据情况变化,灵活机智地进行。
(二)问题、探究教学的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1.明确问题
2.深入探究
3.做出结论
第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
第二,要善于讲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获取真知的探究目的上来
(三)结语
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洁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尊重学生、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只重书本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四)掌握知识与进行教育的关系
1.进行教育性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性
2.只有使所学知识引发了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
3.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
(五)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1.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在教学中的关系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广义的课程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蕴含丰富、基本而又有创造性与潜质的一套计划与设定。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三个文本
(一)课程方案
定义: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使用者:国家、学校、教师
内容
学校的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学年编制
意义: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能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认真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课程方案,想方设法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课程标准
含义: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目标与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使用者:学校、教师
内容
说明(或前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实施建议
意义
一方面,它不仅是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而且是编好教材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它也是教师领悟与掌握一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正确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有效工具。
(三)教科书
含义: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使用者:教师,学生
内容: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意义
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循序渐进地学习以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的主要资源和工具。
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课程设置的沿革
三、课程理论发展的简介
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杜威发表《儿童与课程》,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
积极方面:杜威用动态的知识观来阐释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
消极方面:使课程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严重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博比特《课程》,被看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优点: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缺点: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与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也未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求。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子主题
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
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实施
评价结果
评价
积极方面:他的课程原理系统、完整而重点突出
消极方面:课程问题是一个随着社会和人的认识发展而变动不居的问题,泰勒只是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地解决课程问题的理论模式,但许多问题仍有待于继续深入的研究与解决。
其理论被称为“泰勒原理”,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目标模式”
四、课程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概念: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博比特
优点
一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
二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三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 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
学科课程符合学生认识特点,便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不足
忽视儿童现实的兴趣与欲求,极易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脱节,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
活动课程
概念: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代表人物:杜威
优点
一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
二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
三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
不足
活动课程不重视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和严格而确定的目的与任务的达成;
过于重视灵活性,缺乏规范性,其教学过程不易理性地引导,存在较大难度;
对教师要求过高,不易实施与落实
(二)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
课程的一元化主要是指,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
课程的多元化主要是指,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直接依据应来自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
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
2.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
两个层次
一是最高课程目标
二是最低课程目标
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学研究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人际技能学习领域
(三)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设计方式
定义: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
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
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定义: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
动词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
主要应用于各种“过程”领域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一)课程内容的概念
1.课程内容与教科书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教科书
教科书是指以文字和图形等符号形式反映一定课程内容的教学用书
2.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
概念
课程内容是课程专家以课程目标为根据,并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特性,甚至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对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选编而成的分科或综合性的课程纲要与及其教科书。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课程内容的选择
(1)基本事实
(2)基本概念与原理
(3)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的组织
三条规则
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内容
顺序性
顺序性要求每一后继内容应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前面的内容加以深化、拓展
整合性
整合性则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观念。
组织形式的关系
(1)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
直线式是指把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学科知识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即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或阶段,乃至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螺旋上升、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且层层递进。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
纵向组织是指教材内容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来组织编写。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的
横向组织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心理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依据来组织编写教材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依据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的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
(二)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
①转变课程功能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优化课程结构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更新课程内容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转变学习方式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革考试评价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教育,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以分科课程为主,所有课程均包括若干必修和选修模块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一)客观性
(二)规范性
(三)历史性
(四)强制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三)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
古代社会产生了学校,形成了简朴的教育制度,我国古代教育只有蒙学和大学
现代学校的特点:发展程度的大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的多类型和多层次性。
在当代,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整体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学的演变
(三)小学的兴起与普及
(四)初级中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
(五)职业学校的兴起
(六)高级中学的发展
(七)短期大学的兴起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九)幼儿教育在当代的大发展
(十)成人教育的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兴起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一)双规学制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学校教育系统看,双规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二)从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
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提前到6岁或5岁
二是加强了小学和幼儿教育的连接
2.小学教育阶段
小学已无初、高级之分
入学年龄提前到6或5岁
年限缩短到5年(法国)或4年(德国)
小学和初中衔接,取消初中的入学考试
3.初中教育阶段
一是初中学制的延长
二是把初中看做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
三是把初中和小学连接起来,看成基础教育阶段
4.高中教育阶段
5.职业教育阶段
一是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二是职业教育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6.高等教育阶段
一是多层次
二是多类型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以当时的日本学制为蓝本
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统称“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第一,这个学制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第二,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贯彻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第三,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系统的方向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学制5-6年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主要的问题
基础教育薄弱,城乡、地区、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对高等教育统得过死,学校缺乏活力,高等学校各层次之间、院系之间的比例失调、各自定位模糊。
改革
(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三)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广泛的人民群众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教育目的 是指在社会里占主流地位的或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
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有重要作用
其一,定向作用
其二,调控作用
其三,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建构
(一)教育目的的建构需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历史条件的可能与限定
(二)教育目的的建构还需要反映人的发展规律,遵循人的发展的可能与限定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定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潜在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得到发展
(二)社会本位论
(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第二节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体力、智力、 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二)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和谐统一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教育目的
(二)我国近现代教育目的
(三)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1.坚持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3.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二、我国教育目的在普通中小学的实现
(一)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1.为年轻一代做人打好基础
2.为年轻一代在未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
3.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二)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1.体育
2.智育
3.德育
4.美育
5.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一)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三)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与领导权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权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二)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的背景与模式
(三)文化传统制约教育传统的特性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一)教育的 经济功能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早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三)教育的生态功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历史发展
(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1.教育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2.教育是现代 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3.教育深刻影响社会公平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及原理
(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第三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其一,人是目的
其二,人是主体
其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动的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
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一)国兴 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
1.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
2.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
3.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
4.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二)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增长偏低
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1)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
首先,教育经费与设备配置的差异导致教育条件的不公平
其次,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差异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再次,城乡学校的教育条件与教学水平的差距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最后,教育投入的差距深刻影响教育的公平
(2)农民工子女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3)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三)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3.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
首先,要明确学校定位并办出特色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用不同的尺子评估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大力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一)未完成性
(二)能动性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一)顺序性
(二)不平衡性
(三)阶段性
(四)个别差异性
(五)整体性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三、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构建
(三)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者自我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
二、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承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人
三、学校教育对提高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作用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是一种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现象
(一)教育是人类生活延续与更新的需要
(二)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教育一词的由来
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教育的质的特点
(一)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
(三)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四、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
五、教育概念的界定
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有教育中教导的或是自我教育的都是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
广义的教育
第二节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主要是指教师,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二、受教育者
主要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内容
书本知识
实际经验
四、教育活动方式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 状况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产生
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
(三)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四)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现代教育
(一)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二)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三)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四)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三、未来教育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卢梭《爱弥儿》,系统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斯宾塞《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 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
凯洛夫《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倡发现 学习
赞科夫《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