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中国教育史大纲和知识点整理(孙培青主编)
教育学考研333中国教育史大纲和知识点整理(孙培青主编),包含秦汉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隋唐时期的教育等。
编辑于2023-12-31 08:41:41中国教育史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第一节 清朝的文教政策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二、广性兴学校,严订学规
三、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一方面,清政府采用开科取士和编辑书籍,笼络士人。
另一方面,清政府亦采用高压手段,进行严厉钳制和残酷镇压
第一,严禁立盟结社
第二,销毁书籍
第三,大兴文字狱
第二节 清朝的官学制度
一、中央官学
(一)国子监
内容
第一,国子监内设立彝伦堂
第二,设立学宫,规定职责
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实行监生历事制度和积分法
第二,设置管理监事大臣
第三,实施分斋教学制度
(二)宗学、觉罗学
(三)八旗官学、景山官学、或安宫官学
(四)算学、俄罗斯文馆
二、地方官学
(一)府、州、县、卫学
(二)社学、义学、井学
第三节 清朝的书院
一、清朝书院的发展
特点
书院官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
清政府对书院的控制,集中表现在:
第一,控制书院的设立,掌握书院的经费
第二,控制书院师长的选聘权
第三,控制书院的招生和对生徒的考核
二、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特点
第一,”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
第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
第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第四节 清朝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
二、科场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三、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表现
首先,学校以科举中式为目的
其次,教学内容空疏无事
最后,教学管理松弛
第五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三、论教育内容
(一)”学必原本于经术“
(二)教授诗文
(三)传授天文、教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四、论教学思想
(一)力学致知
(二)学贵适用
(三)学贵独创
1.强调由博致精
2.重视”异同之论“
3.深思与能疑
4.讨论辩难
五、论教师
第六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一)教育是治国之本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教学思想
(一)”因人而进“
(二)”施之有序“
(三)学思”相资以为攻“
四、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特点
首先,他主张”天理“和”人欲“紧密相联,”天理“存在于”人欲“之中。
其次,他提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
三点
第一,强调立志
第二,主张自得
第三,重视力行
五、论教师
第一,“必恒其教事”
第二,“明人者先自明”
第三,要“正言”、“正行”、“正教”
第七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二)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三、学校为“人才之本”
四、“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五、“习行”教学法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危机和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一、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
二、传统教育的困境
(一)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二)教育内容不切实用
(三)科举考试舞弊丛生
三、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一)对儒学的批判
(二)对文字、文风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三)建立普及教育组织,改革教育内容
四、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一)“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节 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
一、从英华书院到马扎逊学校
二、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
三、教会学校的发展
四、从“学校于教科书委员会”到“中华教育会"
五、教会学校的课程
(一)宗教
(二)外语
(三)西学
(四)儒学经典
六、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
第三节 洋务运动及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一、洋务学堂的创立和发展
(一)洋务学堂概况
1.外国语(”方言“)学堂
2.军事(”武备“)学堂
3.技术实业学堂
(1)福州电报学堂
(2)天津电报学堂
(3)上海电报学堂
(4)天津西医学堂
(5)湖北矿务局工程师
(6)山海关铁路学堂
(7)南京储才学堂
(二)京师同文馆
1.创立与发展
2.教师与学生
3.课程和考试
(三)福建船政学堂
1.创立和发展
2.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四)洋务学堂的特点
二、洋务留学教育
(一)首批留美学生的派遣
(二)留欧学生的派遣
三、”中体西用“的演变与张之洞的系统阐述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系统阐述
(三)”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一)全面学习西学
(二)改革科举制度
(三)建立近代学制
(四)倡导女子教育
二、维新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三)实行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三)《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1.人本院
2.育婴院和慈幼院
3.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作用和宗旨
(三)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主张
1.变科举、兴学校
2.师范学校,群学之基
3.倡导女子教育
4.改革儿童教育
(四)介绍西方学理,指点教育新政
1.论学校教育
2.论教育经费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
(三)指摘八股考试,比较中西学风
(四)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一、清末学制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二)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三)清末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二、废科举、兴学堂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四、留学教育的勃兴
(一)留日高潮的兴起
(二)”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一、批判封建教育
二、革命与改良政治论争中的教育定位
三、开展革命教育活动
(一)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
(二)大通师范学堂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一节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
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
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三、封建教育的回溯
第一,恢复尊孔祀孔
第二,改定民国元年临时教育会议确定的教育方针
第三,重新确定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
一、学制的形成过程
二、学制体系
三、课程标准
(一)小学校
(二)中学校
(三)师范学校
1.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2.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四、学制的调整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一)军国民教育
(二)实利主义教育
(三)公民道德教育
(四)世界观教育
(五)美感教育
三、改革北京大学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1.改变学生的观念
2.整顿教师队伍,廷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四、教育独立思想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与变革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抨击
三、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
(一)教育的个性化
(二)教育的平民化
(三)教育的实用化
(四)教育的科学化
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一)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二)教育普及有所发展
(三)学校教学内容的改革
(四)师范教育和大学的改革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一、平民教育思潮
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三、职业教育思潮
四、勤工俭学运动
五、科学教育思潮
六、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第三节 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一、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设计教学法
三、道尔顿制
四、文纳特卡制
第四节 1922年”新学制“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一)“新学制”的标准
(二)“新学制”的学制体系
三、新学制”的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第二,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第三, 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
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
第六,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
四、“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五、“新学制”的评价
第五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教会教育的变革
一、教会教育的快速推进
二、巴顿教育调查团
三、收回教育权
四、教会教育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一)向政府立案注册
(二)改革课程与教学
(三)加强社会服务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
(一)工人教育
(二)农民教育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一)湖南自修大学
(二)上海大学
(三)农村运动讲习所
四、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
特点
第一,贯彻新三民主义的办学宗旨,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相辅相成
第二,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实斗争相结合,将学生锻炼成为革命战士
第三,纪律严明,管理规范,从严治校。
五、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
(三)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
(四)倡导青年教育
六、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与社会改造
(三)论教育的改造
1.儿童教育的改造
2.中等教育的改造
中学教育的目的
中学的课程与教科书
改革要求
第一,遵循自学辅导的指导思想,叙述详明,附参考书和思考题,以便自学
第二,以归纳法编辑,通过提供事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第三,强调各学科的联系
第四,讲究实际效用,利于培养学生实际生活能力
第五,教材组织“打破伦理的次序,建设心理的次序”
中学教学方法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
一、“党化教育”的实施和废止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
(二)“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
三、“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
四、《中华民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的试行与废止
二、“戊辰学制”的颁行
三、“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一)“整饬学风”
(二)建立训育制度
(三)施行导师制
四、开展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一)童子军训练
(二)高中以上学生的军事训练
五、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一)颁布课程标准
(二)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
七、人民的民主教育运动
第三节国民政府各级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第四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
三、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的批驳
(一)批判“三论”,阐述教育的职能
(二)批判“四说”,阐述教育的涵义
四、“全人生指导”
(一 )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二)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
第五节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实验活动
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四大教育
1.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2.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
3.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4.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三大方式
1.学校式教育
2.社会式教育
3.家庭式教育
三、“化农民”与“农民化”
第六节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
(一)中国问题的症结
(二)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
(三)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
三、乡村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一)乡农学校的设立
(二)乡农学校的教育问题
第七节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一)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
(三)职业教育的方针
(四)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五)职业道德教育
第八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活教育”的目的论
现代中国人的五方面要求
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第四,要能够合作
第五,要服务。
三、“活教育”的课程论
四、“活教育”的教学论
第九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
(二)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三)小孩也能做大事
三、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二)生活即教育
(三)社会即学校
(四)教学做合一
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其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
其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一节 苏维埃根据地的教育
一、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一)在职干部教育
(二)干部学校教育
1.高等干部学校
(1)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2)苏维埃大学
(3)红军大学
2.中层干部学校
二、干部教育
三、成人教育
四、普通教育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一)抗战初期毛泽东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论述
(二)“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
(三)“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
(四)“民办公助”的政策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三、干部教育
(一)高级干部学校
1.中共中央党校
2.陕北公学
3.鲁迅艺术文学院
4.延安大学
5.华北联合大学
(二)中级干部学校
四、社会教育
五、普通教育
(一)发展历程
(二)办学形式
(三)教育内容
六、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一)抗大概况
(二)抗大的教育方针
(三)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
首先是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其次是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
其三是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
其四是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
最后是深入工农群众,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去,向工农学习,向实际学习。
(四)抗大的学风
(五)抗大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
2.研究式
3.实验式
4.“活”的考试
第三节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建设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
(一)扩大教育界的统一战线
(二)实施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
三、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其一,办抗大式训练班
其二,解放区原有的大学进一步正规化
其三,创办新大学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经验
第一,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第三,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三、依靠群众办学
具体表现
其一,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即在苏维埃政府支持下,以乡村为单位依靠群众办夜校、识字班等
其二,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即由政府出一部分经费,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由各乡村自行解决,通常是初小由乡办,高小由区办。
其三,干部教育不脱离群众,无论教学内容、学习时限和教学组织,都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第一节 明朝的文教政策
一、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二、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一)推崇程朱,删节《孟子》
(二)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
(三)屡兴文字狱
第二节 明朝的官学制度
一、中央官学
(一)国子监
第一,创立历事制度
第二,实行积分法
(二)其他中央官学
1.宗学
2.武学
二、地方官学
(一)儒学
(二)专门学校
(三)社学
第三节 明朝的书院
一、明朝书院的发展
二、东林书院
第四节 明朝的科举制度
一、建立科举定式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二、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
三、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道德教育
(一)静处体悟
(二)事上磨炼
(三)省察克治
(四)贵于改过
四、论儿童教育
(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
(二)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三)儿童教育的内容是“诗歌”、“习礼”和“读书”
(四)要“随人分限所及 ”,量力施教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一)重用科举,重用士人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二、教育制度
(一)中央官学
1.国子学、太学、辟雍、太学
2.四门学、广文馆
3.专科学校
4.贵胄学校
(二)地方官学
第二节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辽朝的教育制度
二、金朝的教育制度
(一)中央官学
1.国子监
2.太学
3.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女真太学
(二)地方官学
1.府、镇、州学
2.女真府、州学
3.地方医学
三、元朝的教育制度
(一)中央官学
1.国子学
2.蒙古国子学
3.回回国子学
(二)地方官学
1.路学
2.小学
3.社学
4.蒙古字学
5.医学
6.阴阳学
(三)教育管理机构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
一、书院的萌芽
原因
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其次,因为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再次,受佛学禅林的影响
二、宋朝的书院
著名书院
(一)白鹿洞书院
(二)岳麓书院
(三)应天府书院
(四)嵩阳书院
(五)石鼓书院
(六)茅山书院
特点
第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
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第三,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
三、元朝的书院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蒙学
一、蒙学教育的发展
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经验
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蒙学教材
①识字教学的教材
②伦理道德的教材
③历史教学的教材
④诗歌教学的教材
⑤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
一、宋朝的科举制度
(一)扩大科举名额
(二)确定“三年一 贡举”
(三)殿试成为定制
(四)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①建立锁院制
②实行别头制
③采用糊名法
④创立誊录制
二、元朝的科举制度
特点
(一)民族歧视明显
(二)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
(三)科举制度日趋严密
三、宋元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积极影响
适应了宋初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统治
消极影响
其一,学校教育受到冷落
其二,助长了士人名利之心
第六节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主持“熙宁兴学”
(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二)恢复和发展 州县地方学校
(三)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三、崇实尚用的教育
(一)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
(二)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1.经术
2.朝廷礼乐刑政之事
3.武事
四、系统的人才理论
(一)“教之之道"
(二)养之之道”
(三)”取之之道“
(四)“任之之道”
第七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三、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一)立志
(二)居敬
(三)存养
(四)审查
(五)力行
五、论读书法
(一)循序渐进
(二)熟读精思
(三)虚心涵泳
(四)切己体察
(五)着紧用力
(六)居敬持志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 教育
第一节 隋唐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兴学
二、兼用佛道
三、发展科举
四、任立私学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受政策影响而时有起伏
二、中央官学
(一)中央专设的 学校
1.隋代中央专设的学校
2.唐代中央专设的学校
3.中央专设学校的管理
(1)入学制度
(2)学礼制度
(3)教学制度
(4)考核制度
(5)惩罚 制度
(6)休假制度
(二)中央附设的学校
三、地方官学
四、私学
(一)初级私学
(二)高级私学
1.《三礼》学
2.《易》学
3.《春秋》学
4.《汉书》学
5.谱学
6.《文选》学
7.文学
8.科学技术
(三)书院的创立
五、 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
(二)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三)学校内部有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四)专业教育受重视
(五)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第三节 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一、隋唐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
二、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一)唐循隋制与恢复科举
(二)科目标准与贡举名额
(三)科目设置与适时变化
(四)考试内容与项目调整
三、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学校与科举的关系
(二)科举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科举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
(四)科举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第四节 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
一、隋唐与新罗的教育交流
(一)新罗派遣学术留唐的教育制度
(二)新罗仿唐官学制度的形成
1.新罗的国学制度
2.新罗实行的附属专科教育
3.新罗的地方官学
二、隋唐与日本的教育交流
(一)随同遣隋史遣唐史来中国的日本留学生
(二)唐朝的教育对日本奈良时期教育的影响
1.对官学的影响
2.对私学的影响
3.对文字的影响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第一,佛、老是社会祸乱的根源
第二,佛老是破坏仁义道德的罪人
第三,佛老求出世而破坏纲常
二、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三、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第一,用德礼而重学校
第二,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吏
第三,整顿国学
第四,恢复发展地方学校
四、论教学
第一,重视因材施教
第二,注意生动活泼
五、论师道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
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4.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
一、三国时期的官学教育
(一)魏的学校教育
1.太学
2.地方学校
3.律学
(二)蜀与吴的学校教育
二、两晋时期的官学教育
(一)西晋的中央官学
1.太学
2.国子学
(二)东晋的中央官学
(三)两晋的地方学校
(四)十六国的学校
三、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
特点
第一,私学设置范围延伸至边陲
第二,授业内容不限于五经,百家之言、文史之学皆在教授之列
第三,开办的私学多元化,道家、天文、占卜等均有私学
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
一、宋与齐的官学教育
二、梁与陈的官学教育
(一)梁朝学校教育
1.五馆
2.集雅馆
3.国子学
4.士林馆
5.律学
(二)陈朝的学校教育
三、南朝的私学教育
特点
第一,私学开办者成分较为复杂,既有隐逸之士,也有贵戚富豪子弟。
第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第三,特殊性质的家学得到较大发展。
第三节北朝的学校教育
一、北朝的中央官学
(一)北魏的中央官学
(二)北齐的中央官学
(三)北周的中央官学
二、北朝的地方官学
三、北朝的私学教育
特点
一是私学在学校规模和数量以及设置地域方面胜过南朝
二是私学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
三是北朝儒学教育较少受玄学影响。
第四节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一、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二、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三、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第五节 傅玄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三、论学校教育
四、论道德教育
第六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士大夫教育
(一)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二)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
(三)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论儿童教育
四、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一、统一文字
二、严禁私学
三、吏师制度
第二节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一)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二)允许开办私学
(三)废除“抉书律”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二)兴太学以养士
(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专立五经博士
开设太学
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太学
1.太学的设置与发展
2.太学的教师与学生
3.太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4.太学生的考试及太学生的出路
(二)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三)地方官学
(四)私学
1.书馆
2.经馆
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二)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
(三)经学会议与石经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著述
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道德教育
(一)德教是立政之本
(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三)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3.“必仁且智”
五、论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
1.勤勉努力
2.专心致志
3.精思要旨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思想特征
思想特征
1.“天道自然”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3.人死神灭
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二)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文吏
儒生
通人
文人
鸿儒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五、论学习
(一)学知与闻见
(二)思考与求是
(三)“问难”与“距师”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之风盛行
二、百家争鸣
三、私学发展
(一)儒家私学
(二)墨家私学
(三)道家私学
(四)法家私学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稷下学宫始末
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
1.稷下学宫是一所的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二)特点
1.学术自由
2.待遇优厚
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一)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二)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三)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
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三、论教育内容
(一)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科学和技术教育
(三)文史教育
(四)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四、论教育方法
(一)主动
(二)创造
(三)实践
(四)量力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生平
仁政主张
(一)“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
(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其次,”性善论“还包栝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之,”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
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故“。
三、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一)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二)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四、论理想人格
(一)持志养气
(二)动心忍性
(三)存心养性
(四)反求诸己
五、论教学
(一)”深造自得“
(二)”盈科而进“
(三)”教亦多术“
(四)”专心致志“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一)”性伪之分“
(二)性伪之合”
(三)”化性起伪“
三、论教育目的
四、论教育内容
五、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一)闻见
(二)知
(三)行
六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老庄及其道家学派
二、论教育的作用
三、论理想人格
四、论学习与求知
1.“涤除玄 览”与“虚以待物”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3.”闻之疑始“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从商鞅到韩非
二、绝对的“性恶论”
三、禁“二心私学”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一)“三纲领”
1.格物、致知
2.诚意、正心、修身
3.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中庸》
(一)性与教
(二)中庸
(三)“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学记》
地位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一)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2.视学与考试
(三)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教育教学原则
预防性原则
及时施教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观摩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
2.教学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练习法
四、《乐记》
乐的产生
乐的作用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
二、商代的教育
(一)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
(二)商代的学校
(三)商代教育的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
2.军事教育
3.礼乐教育
4.书数教育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一、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
(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二)惟民有器,而民无器
(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家庭教育
(二)小学教育
(三)大学教育
(四)乡学
(五)考核与奖惩
(六)官师合一
三、六艺教育
(一)礼乐
(二)射御
(三)书数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官学衰废
(一)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二)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三)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一)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二)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三、提倡“有教无类”
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一、《诗》
二、《书》
三、《礼》
四、《乐》
五、《易》
六、《春秋》
六、总结总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学、思、行结合
(二)启发诱导
(三)因材施教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七、主张自觉修行德行
(一)立志
(二)克己
(三)力行
(四)中庸
(五)内省
(六)改过
八、树立教师的典范
子主题
(一)学而不厌
(二)温故知新
(三)诲人不倦
(四)以身作则
(五)爱护学生
(六)教学相长
九、历史影响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五、体格和军事的训练
第三章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一)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二)”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三)强调礼乐之教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