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公常识第一章第一节:哲学概论
这是一篇关于考公常识第一章第一节:哲学概论的思维导图,详细的总结了哲学概论的知识点,公务员考公常识必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哲学概论
哲学与世界观
研究对象
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与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世界观)
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 根本观点,根本看法(观世界)
改造世界(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论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
自然科学(物、化、生等)
社会科学(政、史、经济等)
思维科学(心理、逻辑等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科学是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 并伴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 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对哲学基本问题 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恩格斯)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 不同回答区分
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马哲中只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 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定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原
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本原:从哪来
基本特征:把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 如:金、木、水、火、土、气 (题干中出现这些词一般可判断为古代朴素)
进步性:①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①这些观点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②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①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 物质结构的基本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②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有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
特点(局限性):①机械性 ②形而上学性 ③不彻底性 (不彻底性具体表现为:认为自然界里的人 是先有外在的客观存在,再有人的主观意识, 但在人类社会的认识上,却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 认为人类社会是根据人的主观意识发展起来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克服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 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唯心主义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
主张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 特定词汇:我、心、人、感觉、意志
代表人物及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万物与我唯一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礼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特定词汇:道、理、绝对观念、理念、上帝
老子: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朱熹: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黑格尔: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思维和存在有无第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
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 唯心主义哲学家承认世界可知 (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马哲中认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马哲中认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不可知论
认为世界不可知 或者思维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思维不可以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 代表故事有: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马克思注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
人物: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
影响:它否定了神创说
能量守恒定律
人物:德国物理学家迈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影响:它对运动、变化、发展观念的提出起到了推动作用
达尔文进化论
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
影响:马哲将达尔文研究自然界的相关内容转而研究人类社会, 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规律, 即: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①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黑格尔 ②是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是批判性的继承,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形成辩证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密斯、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剩余价值(劳动者创造的, 但被资本无偿剥削的那部分),即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 引导大家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阶段,并告诉人们 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引导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将空想变为现实
组成部分的意义(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学说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证明
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落脚点 而且居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顶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科学性:真理/ 革命性:批判/ 实践性:①是认识的来源②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展性:与时俱进/ 人民性:站在人民的立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是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变革
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
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