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的思维导图,包含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等。
编辑于2024-02-03 19:58:08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继承性
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功能
作用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作用性质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
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隐性功能
潜移默化影响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动物的生存本能
心理起源说
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点:⑴无阶级性、公平性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⑶教学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
夏商出现了中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庠)
封建社会
两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明清科举制,1905被废除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单选必考)
萌芽阶段p14
发展阶段p23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㈠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㈠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校本课程)
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我国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传播儒家文化。)
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故宫文创)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反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 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教育对人口的反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教育能够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和流动合理化。
第四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激励作用: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客观依据。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客观依据。 人们的教育思想主观依据。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体育增强学生体质。 美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 劳动技术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教育制度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学制具有阶级性。 学制的制定要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民族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学制
自上而下:大学到中学。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 自下而上:小学到职业学校。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 英国为典型代表。
单轨学制
小学到中学到大学。
美国为代表国家
分支型学制
基础性教育到普通教育 基础型学制到职业教育
苏联为代表国家
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壬寅学制: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 葵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以及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
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概述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延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复杂性:多 创造性:变 创造性:因材施教 教育机智:教育机制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续性:时间 广延性:空间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道德修养
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
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会说会教会管,会反思。)
心理素养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教师专业的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境阶段。
会把关注的焦点头像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关爱小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小学生坚持实践反思。 学生为本。 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
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模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要了解和研究学生。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发扬教育民主。 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要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要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
第六节小学教育科研(必考)
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
加强组织建设,选配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 提倡学习,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鼓励写作,努力扩大教研成果。
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一,确立研究课题
二,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文献分类
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又称为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又称为检索性文献。是将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题目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又称为参考性文献。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百科全书,专题报告研究等。
文献功能
事实性文献,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文物教育史学专著,各类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录。
工具性文献提供检索咨询的文献。工具书网上搜索查询学术动态综述。
理论性文献提供理性认识的文献。教育专著,论文,教育家评传方法论著作。
政策性文献提供政策依据的文献。规章制度,政府文件与统计资料。
经验性文献提供感性认识的文献。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教科书教学大纲。
文献资料查阅基本方法。
顺查法 逆查法 抽查法 追踪法
文献检索的要求。
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 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文献检索的作用。
帮助研究人员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文献资料的来源。书籍、报刊、学术会议、非文字资料、互联网(书籍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年间是会及年内重要实施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
三,提出研究假设。
四,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六,得出结论。
七、撰写成文。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最早采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类型。
子主题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训练观察人员 获准进入现场。 实施观察 做好观察记录。
问卷法
问卷法的类型。
结构型问卷又称为封闭型问卷。(单选) 非结构型问卷又称为开放型问卷。(没固定) 综合型问卷(半固定单选)又称为半封闭型问卷。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
编制问卷 问卷的发放 问卷的回收与审查,问卷的回收率应在70%以上。 问卷的分析与整理 归纳总结,撰写报告。
问卷设计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保持价值中立 目的性原则 必须性原则 对象性原则 自愿性原则 具体性原则 单一性原则
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正面肯定提问。 问题的内容要符合该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 问题的数量要适度。 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 问题的排列顺序及分类要清楚,层次要分明。 客观谨慎 要注意问题的范围。 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
访谈法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有目的的谈话。
访谈法的优点。
灵活性强。 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 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缺点
样本小。 某些问题不易进行访谈。 无法控制各种影响。
访谈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融洽关系 提问要通俗。 诱导深入 耐心倾听。
教育实验法(探讨教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
子主题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自变量:研究条件 因变量:研究结果 无关变量:干扰变量
教育实验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实验目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拟定实验计划。 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 进行实验。 处理实验结果,核对结论。
教育叙事研究法(讲故事又称为故事研究。)
子主题
行动研究法是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是指老师进行的,目的在于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
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确立课题 查阅文献 拟定行动计划。 实施行动 总结反思 评价效果
个案研究法(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
比较研究法
经验研究法(写论文)
历史法
作品分析法
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
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述。
教育随笔特征:随手,随便,随心。 短小精悍。 及时迅速 取材广泛。
教育随笔的内容。:成功的喜悦。 失败的教训。 教学中的闪光点。 教学机智
教育随笔的撰写: 选择具体典型新鲜的素材以小见大。 锤炼题材 撰写教育随笔。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最常用的表述形式。
实证性研究报告: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报告在撰写时主要包括的部分。
观察报告
题目,引言,正文,观察结果,附录
调查报告
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附录。
实验报告
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附录。
经验总结报告
题目,前言,正文,结尾
文献性研究报告
教育科学研究论文
基本结构
题目(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正文(主体部分)、结论、参考文献
第七节小学课程
课程一词最早源于斯宾塞。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课程即知识
课程的类型。
子主题
按课程的层次,古德莱德
理想的课程:专家 正式的课程:官方 领悟的课程:备课 运作的课程:教师 经验的课程:学生 核心课程:也称问题中心课程。 相关课程又称为联络课程: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整合在一门学科中。 融合课程: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 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形成范围更广的课程。
六艺属于学科课程。
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观点
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课程结构
合成结构的属性。
客观性 有序性 可转换性 可度量性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学科目的设置是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材
编排形式
纵向组织又称为垂直组织:语文 横向组织又称为水平组织:综合 直线式: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 螺旋式:重复出现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心理顺序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编写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突出基础教育的特点,处理好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形式符合心理学,卫生学、美学要求。
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和学科因素。
课程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分类
来源: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 存在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功能特点:素材性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条件性课程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 性质:自然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载体: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进行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活动 开发实施条件 研究学生情况。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建立资源数据库。
课程开发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影响课程开发。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有影响。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课程开发的模式。
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经验 评价结果
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忠实的执行计划。 相互调适取向:相互调整,改变和适应。 课程缔造取向:产生新的经验、创造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 输入评价 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内容。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性质: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内容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
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因素。
课程目标 教师方面:教师的观念,习惯,教学能力 学生方面: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 学校的教育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确定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具体实施。 总结交流。 活动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观念。
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课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评价观
评价了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 评价内容综合化 评价标准分层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注发展过程。
第八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注意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选择功能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无意注意。:没有目的,不自主,不自觉,不需要一直努力。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性,新异物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影响因素
间接兴趣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
直接兴趣。 活动自动化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一目十行。 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时间(注意稳定的相反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配。一边一边 可注意的转移。先干嘛再干嘛。 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生理现象
小学小儿注意的培养
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避免与控制分心。
感觉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
暗适应:从亮到暗的环境。 明适应:从暗到亮的环境。
嗅觉的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皮肤觉的适应
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鹤立鸡群、月明星稀、黑人牙白、红花绿叶
继时对比:吃过糖之后吃橘子,觉得橘子特别酸。
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
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盲人的视觉很灵敏
相互作用—联觉:红橙黄等颜色往往引起温暖的感觉。
知觉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直觉: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知觉的基本特性
选择性:鹤立鸡群,红笔勾画重点。 整体性:部分与整体 理解性:已有的知识经验。 恒常性: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
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记忆
类型
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形象记忆:桂林山水优美。 逻辑记忆:勾股定理 情绪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害怕情绪 动作记忆:体操动作,舞蹈动作
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瞬时记忆(看电影时呈现一幅幅静止的图像,这些图像看成是连续的。) 短时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同声传译 长时记忆
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分为陈述性记忆(三角形内角和定律)和程序性记忆(打篮球,织毛衣,游泳)
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有意识的控制。 内隐记忆:无法意识的情况下,
过程
识记
有无目的性: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识记方法:机械记忆(不理解材料意思)、意义记忆(理解意思)
保持与遗忘
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不复习 干扰抑制说:相互干扰 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提取失败说:缺线索 同化说:高级替代低级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对,后来学习的产生干扰。 后摄抑制:后来学习的对前面学习的产生干扰。
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先快后慢
回忆或再认
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捷性:快慢 持久性:保持长短 准确性 准备性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适当过度学习及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过度学习50%。
思维
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是衡量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
思维的广阔性:思路广泛 思维的深刻性:善于透过表面现象把握问题本质。 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是根据客观标准进行的。 思维的灵活性,随机应变。 思维的敏捷性,反应速度 思维逻辑性,反映条理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演绎推理:一般到具体或特殊 归纳推理: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
思维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基本环节 比较和分类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和系统化
小学生思维发散的特点。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差。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不平衡。 思维缺乏批判性。 思维缺乏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流畅性:数量多少
变通性:灵活性,随机应变
独创性:独一无二新奇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智力: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个性:创造性和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创造性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想象
根据是否具有目的性分类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读小说,看图纸 创造想象:写作构思 幻想 依据事实发生的客观规律:理想 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空想
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 补充功能 替代功能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情绪过程
心境:心情(弥散性和长期性)
激情
应激
情感过程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别人。 理智感:智力活动,维护真理。 美感:审美标准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需要与人的社会需要有关。 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情绪产生早,情感产生晚。 情绪具有情景性和动摇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情绪多有外显性和冲动性,情感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意志过程
意志的基本特征。
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 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性。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
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既想又想。 双避式冲突:既不想又不想。 趋避式冲突:既想又不想。 多重趋避式冲突:既想又不想,既想又不想。
意志品质
自觉性—反:暗示性,独断性 果断性—反:优柔寡断,草率决定 坚持性—反优柔寡断,草率决定。 坚持性—顽固执拗,见异思迁。 自制性—任性,怯懦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 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 发挥集体模范作用。 促进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求知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个体倾向性—动机
个体倾向性—兴趣
个体倾向性——能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分类: 一般能力:智力 特殊能力:从事某项专业活动必备的能力综合
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发展趋势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岁达到高峰,30岁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一直在发展。25岁以后趋于平缓。
智力理论:二因素论 智力形态论 多元智能理论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先天素质。 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 主观努力
小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尊重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增强小学生能力培养中的趣味性。 处理好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个性心理特征—人格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整体性,整合性) 功能性 社会性 复杂性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层次: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 学校教育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性格
良好性格的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气质类型
胆汁质:热情,暴躁易怒 多血质:热爱交际,见异思迁。 粘液质:稳重,踏实,死板。 抑郁质:多愁善感
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 对粘液质的学生耐心的进行教育。 对抑郁症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照顾。 对多血质的学生交给他们更多任务。
人格结构—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一到三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社会心理
自我防御功能
升华 补偿 转移 共情
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最近发现朋友骗了你,于是以前之前错的事都是骗你的。 投射效应:将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继承性
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功能
作用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作用性质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
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隐性功能
潜移默化影响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动物的生存本能
心理起源说
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点:⑴无阶级性、公平性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⑶教学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
夏商出现了中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庠)
封建社会
两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明清科举制,1905被废除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单选必考)
萌芽阶段p14
发展阶段p23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㈠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㈠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校本课程)
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我国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传播儒家文化。)
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故宫文创)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反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 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教育对人口的反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教育能够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和流动合理化。
第四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激励作用: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客观依据。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客观依据。 人们的教育思想主观依据。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体育增强学生体质。 美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 劳动技术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教育制度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学制具有阶级性。 学制的制定要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民族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学制
自上而下:大学到中学。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 自下而上:小学到职业学校。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 英国为典型代表。
单轨学制
小学到中学到大学。
美国为代表国家
分支型学制
基础性教育到普通教育 基础型学制到职业教育
苏联为代表国家
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壬寅学制: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 葵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以及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
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概述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延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复杂性:多 创造性:变 创造性:因材施教 教育机智:教育机制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续性:时间 广延性:空间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道德修养
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
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会说会教会管,会反思。)
心理素养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教师专业的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境阶段。
会把关注的焦点头像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关爱小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小学生坚持实践反思。 学生为本。 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
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模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要了解和研究学生。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发扬教育民主。 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要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要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
第六节小学教育科研(必考)
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
加强组织建设,选配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 提倡学习,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鼓励写作,努力扩大教研成果。
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一,确立研究课题
二,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文献分类
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又称为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又称为检索性文献。是将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题目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又称为参考性文献。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百科全书,专题报告研究等。
文献功能
事实性文献,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文物教育史学专著,各类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录。
工具性文献提供检索咨询的文献。工具书网上搜索查询学术动态综述。
理论性文献提供理性认识的文献。教育专著,论文,教育家评传方法论著作。
政策性文献提供政策依据的文献。规章制度,政府文件与统计资料。
经验性文献提供感性认识的文献。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教科书教学大纲。
文献资料查阅基本方法。
顺查法 逆查法 抽查法 追踪法
文献检索的要求。
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 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文献检索的作用。
帮助研究人员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文献资料的来源。书籍、报刊、学术会议、非文字资料、互联网(书籍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年间是会及年内重要实施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
三,提出研究假设。
四,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六,得出结论。
七、撰写成文。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最早采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类型。
子主题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训练观察人员 获准进入现场。 实施观察 做好观察记录。
问卷法
问卷法的类型。
结构型问卷又称为封闭型问卷。(单选) 非结构型问卷又称为开放型问卷。(没固定) 综合型问卷(半固定单选)又称为半封闭型问卷。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
编制问卷 问卷的发放 问卷的回收与审查,问卷的回收率应在70%以上。 问卷的分析与整理 归纳总结,撰写报告。
问卷设计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保持价值中立 目的性原则 必须性原则 对象性原则 自愿性原则 具体性原则 单一性原则
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正面肯定提问。 问题的内容要符合该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 问题的数量要适度。 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 问题的排列顺序及分类要清楚,层次要分明。 客观谨慎 要注意问题的范围。 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
访谈法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有目的的谈话。
访谈法的优点。
灵活性强。 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 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缺点
样本小。 某些问题不易进行访谈。 无法控制各种影响。
访谈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融洽关系 提问要通俗。 诱导深入 耐心倾听。
教育实验法(探讨教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
子主题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自变量:研究条件 因变量:研究结果 无关变量:干扰变量
教育实验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实验目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拟定实验计划。 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 进行实验。 处理实验结果,核对结论。
教育叙事研究法(讲故事又称为故事研究。)
子主题
行动研究法是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是指老师进行的,目的在于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
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确立课题 查阅文献 拟定行动计划。 实施行动 总结反思 评价效果
个案研究法(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
比较研究法
经验研究法(写论文)
历史法
作品分析法
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
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述。
教育随笔特征:随手,随便,随心。 短小精悍。 及时迅速 取材广泛。
教育随笔的内容。:成功的喜悦。 失败的教训。 教学中的闪光点。 教学机智
教育随笔的撰写: 选择具体典型新鲜的素材以小见大。 锤炼题材 撰写教育随笔。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最常用的表述形式。
实证性研究报告: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报告在撰写时主要包括的部分。
观察报告
题目,引言,正文,观察结果,附录
调查报告
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附录。
实验报告
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附录。
经验总结报告
题目,前言,正文,结尾
文献性研究报告
教育科学研究论文
基本结构
题目(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正文(主体部分)、结论、参考文献
第七节小学课程
课程一词最早源于斯宾塞。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课程即知识
课程的类型。
子主题
按课程的层次,古德莱德
理想的课程:专家 正式的课程:官方 领悟的课程:备课 运作的课程:教师 经验的课程:学生 核心课程:也称问题中心课程。 相关课程又称为联络课程: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整合在一门学科中。 融合课程: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 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形成范围更广的课程。
六艺属于学科课程。
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观点
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课程结构
合成结构的属性。
客观性 有序性 可转换性 可度量性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学科目的设置是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材
编排形式
纵向组织又称为垂直组织:语文 横向组织又称为水平组织:综合 直线式: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 螺旋式:重复出现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心理顺序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编写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突出基础教育的特点,处理好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形式符合心理学,卫生学、美学要求。
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和学科因素。
课程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分类
来源: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 存在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功能特点:素材性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条件性课程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 性质:自然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载体: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进行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活动 开发实施条件 研究学生情况。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建立资源数据库。
课程开发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影响课程开发。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有影响。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课程开发的模式。
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经验 评价结果
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忠实的执行计划。 相互调适取向:相互调整,改变和适应。 课程缔造取向:产生新的经验、创造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 输入评价 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内容。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性质: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内容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
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因素。
课程目标 教师方面:教师的观念,习惯,教学能力 学生方面: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 学校的教育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确定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具体实施。 总结交流。 活动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观念。
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课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评价观
评价了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 评价内容综合化 评价标准分层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注发展过程。
第八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注意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选择功能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无意注意。:没有目的,不自主,不自觉,不需要一直努力。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性,新异物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影响因素
间接兴趣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
直接兴趣。 活动自动化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一目十行。 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时间(注意稳定的相反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配。一边一边 可注意的转移。先干嘛再干嘛。 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生理现象
小学小儿注意的培养
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避免与控制分心。
感觉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
暗适应:从亮到暗的环境。 明适应:从暗到亮的环境。
嗅觉的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皮肤觉的适应
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鹤立鸡群、月明星稀、黑人牙白、红花绿叶
继时对比:吃过糖之后吃橘子,觉得橘子特别酸。
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
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盲人的视觉很灵敏
相互作用—联觉:红橙黄等颜色往往引起温暖的感觉。
知觉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直觉: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知觉的基本特性
选择性:鹤立鸡群,红笔勾画重点。 整体性:部分与整体 理解性:已有的知识经验。 恒常性: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
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记忆
类型
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形象记忆:桂林山水优美。 逻辑记忆:勾股定理 情绪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害怕情绪 动作记忆:体操动作,舞蹈动作
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瞬时记忆(看电影时呈现一幅幅静止的图像,这些图像看成是连续的。) 短时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同声传译 长时记忆
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分为陈述性记忆(三角形内角和定律)和程序性记忆(打篮球,织毛衣,游泳)
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有意识的控制。 内隐记忆:无法意识的情况下,
过程
识记
有无目的性: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识记方法:机械记忆(不理解材料意思)、意义记忆(理解意思)
保持与遗忘
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不复习 干扰抑制说:相互干扰 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提取失败说:缺线索 同化说:高级替代低级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对,后来学习的产生干扰。 后摄抑制:后来学习的对前面学习的产生干扰。
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先快后慢
回忆或再认
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捷性:快慢 持久性:保持长短 准确性 准备性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适当过度学习及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过度学习50%。
思维
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是衡量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
思维的广阔性:思路广泛 思维的深刻性:善于透过表面现象把握问题本质。 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是根据客观标准进行的。 思维的灵活性,随机应变。 思维的敏捷性,反应速度 思维逻辑性,反映条理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演绎推理:一般到具体或特殊 归纳推理: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
思维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基本环节 比较和分类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和系统化
小学生思维发散的特点。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差。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不平衡。 思维缺乏批判性。 思维缺乏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流畅性:数量多少
变通性:灵活性,随机应变
独创性:独一无二新奇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智力: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个性:创造性和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创造性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想象
根据是否具有目的性分类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读小说,看图纸 创造想象:写作构思 幻想 依据事实发生的客观规律:理想 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空想
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 补充功能 替代功能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情绪过程
心境:心情(弥散性和长期性)
激情
应激
情感过程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别人。 理智感:智力活动,维护真理。 美感:审美标准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需要与人的社会需要有关。 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情绪产生早,情感产生晚。 情绪具有情景性和动摇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情绪多有外显性和冲动性,情感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意志过程
意志的基本特征。
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 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性。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
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既想又想。 双避式冲突:既不想又不想。 趋避式冲突:既想又不想。 多重趋避式冲突:既想又不想,既想又不想。
意志品质
自觉性—反:暗示性,独断性 果断性—反:优柔寡断,草率决定 坚持性—反优柔寡断,草率决定。 坚持性—顽固执拗,见异思迁。 自制性—任性,怯懦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 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 发挥集体模范作用。 促进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求知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个体倾向性—动机
个体倾向性—兴趣
个体倾向性——能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分类: 一般能力:智力 特殊能力:从事某项专业活动必备的能力综合
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发展趋势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岁达到高峰,30岁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一直在发展。25岁以后趋于平缓。
智力理论:二因素论 智力形态论 多元智能理论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先天素质。 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 主观努力
小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尊重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增强小学生能力培养中的趣味性。 处理好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个性心理特征—人格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整体性,整合性) 功能性 社会性 复杂性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层次: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 学校教育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性格
良好性格的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气质类型
胆汁质:热情,暴躁易怒 多血质:热爱交际,见异思迁。 粘液质:稳重,踏实,死板。 抑郁质:多愁善感
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 对粘液质的学生耐心的进行教育。 对抑郁症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照顾。 对多血质的学生交给他们更多任务。
人格结构—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一到三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社会心理
自我防御功能
升华 补偿 转移 共情
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最近发现朋友骗了你,于是以前之前错的事都是骗你的。 投射效应:将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