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总思维导图
马原的思维导图,总结了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等。
编辑于2024-02-14 05:56:01马原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时代产物
三大工人运动
1931年,法国里昂起义(揭开工人运动第一页)
1936年英国人民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运动
时间
19世纪40年代(1840年)
背景/产生原因
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时代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
核心地位,提供了方向和道路
直接理论来源
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哲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科学社会主义
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里叶
欧文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公开问世(标志)
1847年马克思《贫困的哲学》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了《共产党宣言》
进苏联:
列宁
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
斯大林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定义)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继续发展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特点)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性
科学性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经受了实践考验
革命性
彻底的批判精神(突出表现/集中表现)
鲜明的政治立场,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 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
2.二者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优点)
与时俱进
含义
与时俱进要求人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新的时代特点,研究和探索新的问题。
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 ,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
意义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目标)
共同理想(必经阶段/必要基础)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
最高理想(根本方向)
共产主义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的派别划分
基本问题
第一方面
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 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
物质本原 物质第一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本原 意识第一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
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有同一性吗?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人类能认识世界吗?
承认同一性 思维能认识存在 可以认识世界
可知论
不承认同一性 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不可以认识世界
不可知论
其他问题
世界是否有统一性?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本原是一个
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的本原是两个
二元论
世界是如何存在? 世界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互相联系,运动发展,承认矛盾
辩证法
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
形而上学
世界统一性
物质观
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定义的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运动观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可分割
1.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否定形而上学 2. 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否定唯心主义 3.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否定诡辩论
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
一维性:朝着一个方向不可逆
空间
三维性:长宽高确定空间
实践观
本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基本特点
自觉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
社会历史性:受到历史条件制约
客观性: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两大特征
普遍联系的观点
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特性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永恒发展的观点
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根本标准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四组关系
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联系、相互吸引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二者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方法论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普遍性和特殊性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者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政策指导(方法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普遍性)同中国具体实际(特殊性)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矛盾的不平衡性
二者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不同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同一矛盾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政策指导(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二者不可偏颇,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在研究复杂事物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者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
内部矛盾
外因
外部矛盾
政策指导(方法论):
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内因)以及对外开放(外因)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 点和根本分歧。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质量度的含义
质——内在规定主
量——数量表示
度——保持质的数量限度
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辩证的否定观
内容
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方法论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借鉴和吸收
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
原因
子主题
结果
引起,被引起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
偶然性
趋势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
现实性
已发生、未发生
内容和形式
内容
形式
要素总和、表现形式 (内容是多变的,形式是稳定的)
本质和现象
本质
现象
根本性质、表面特征 真相(真象):本质=现象 假象:本质≠现象(假象也是客观存在)
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
第三节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
含义
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分类
自然规律
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形成和实现的
社会规律
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特点
客观性
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普遍性
规律在很大范围和领域中起作用
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最突出的表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实际情况 求:探求 是:内部联系、规律性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认识
认识的主体
含义
认识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特点
自然属性、社会性、历史性、能动性——突出特点
认识的客体
含义
认识的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构成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特点
客观性、对象性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前提和基础关系
认识关系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相互作用
不是独立进行的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真理的性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含义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
含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辩证关系
区别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间接的、全体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现实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经验论和唯理论,坚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
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
含义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条件
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必须合于实际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属性
真理与谬误
真理
正确反映客体的认识
谬误
歪曲反映客体的认识
真理的属性
客观性
唯物论
绝对性和相对性
辩证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原因
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现实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避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实践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区别)
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价值是指客体对人需要的满足(有用性)
统一(联系)
真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满足需要。(真理有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真理的功能
指导实践的功能
再认识的功能
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真理在手,所向披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个人层面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社会实践
党的思想路线
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精髓和核心
实事求是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含义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组成
地理环境
加速或延缓、制约社会发展
人口因素
加速或延缓、制约社会发展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
含义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分类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社会心理
低级层次
思想体系
高级层次
从是否具有阶级性
意识形态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非意识形态
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个体意识
群体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区分历史唯物和历史唯心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含义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系统
实体性因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运筹性因素
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
渗透性因素
自然科学
准备性因素
教育
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含义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内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决定作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极其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矛盾运动
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经济基础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含义
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分类
政治上层建筑
实体性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矛盾运动
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社会形态的划分
经济社会形态
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发展状况
人的依赖性社会
物的依赖性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
渔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承认二者的统一,这是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两对矛盾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二者相互制约,前者起主导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性质和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作用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
阶级产生前提
生产力发展,有了剩余产品
阶级划分标准
经济标准
阶级斗争作用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根源
物质利益的对立
革命和改革
革命和改革的关系
区别
含义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是基本形式;社会改革的基本形式是非暴力
方向
社会革命是由下到上;社会改革是由上到下
联系
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都要解决基本矛盾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当前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
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结合点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
人的属性
自然属性
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
社会属性
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
决定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人的区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民群众
历史观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英雄史观(历史唯心)
群众史观(历史唯物)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按历史作用的大小分
杰出人物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主义原则
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阶级分析
必须对他们做阶级分析
必然性和偶然性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全面的分析
对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要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的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
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经济
含义
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内容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条件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条件
分类
简单商品经济(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自然属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社会属性(最本质)
商品与生产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各种性质和形式不同的具体行为
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无差别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创造价值
商品价值的构成
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交换按照社会价值进行交换
个别>社会
亏本
个别<社会
盈利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身价值
① 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忽视或否定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就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
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①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② 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
地位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条件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二因素
价值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重要特点
历史和道德因素
使用价值
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的本质
两种形式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准确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方法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
方法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条件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比其他资本家更多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
资本家通过组织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不断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地位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作用
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资本积累
源泉
剩余价值
实质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物质形态看
技术构成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价值数量看
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综合来看
有机构成
由技术构成决定,反映技术构 成的价值构成,叫做有机构成
表示为c/v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循环
购买阶段
货币资本
准备条件
生产阶段
生产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
决定性
销售阶段
商品资本
价值实现
周转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分类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
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生产资本的构成
分类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影响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周转速度就越慢。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本身周转速度越快,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
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价值补偿
物质补偿
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
利润的分配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是特殊资本形式,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银行利润
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农业资本和农业利润及地租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现象和特征
商品生产过剩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危机(决定性)——萧条——复苏——高涨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 (核心)
国体
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政党制度
一党、两党、多党
三权分立
议会掌立法权
政府掌行政权
法院掌司法权
民主制度
核心
议会制
本质
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
意识形态
特点
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核心
利己主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由竞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
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二战前)
国家垄断(二战后)
垄断的形成
物质条件和基础
生产力发展
原因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垄断的特点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垄断组织
早期
简单、不固定
20世纪上半期
卡特尔
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垄断企业
辛迪加
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垄断
托拉斯
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康采恩
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一大批企业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
20世纪后半期
混合联合企业
二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的表现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金融寡头
含义
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
地位
金融寡头成为实际统治者
统治方式
经济上
参与制
政治上
个人联合
垄断和竞争
垄断后竞争更加激烈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含义
垄断资本获得的高额利润
实现形式
垄断价格
垄断高价(销售产品时)
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时)
本质来源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
产生原因
私人垄断无法跟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介入
大发展的原因
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
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不愿进行建设
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基本形式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宏观调控
总任务
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主要目标
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调控方式
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间接调节与控制
调控手段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政策
财政政策
内容
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作用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货币政策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 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内容
对利率的调节、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作用
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促进发展、调控经济。
实质
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资本输出
含义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
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
实质
新殖民主义(“援助”旗号)
国际垄断组织
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
原因
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内容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本质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影响
双刃剑
积极影响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
调整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增加国内的就业,促进国内的消费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
消极影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扩大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原因
生产力
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调整所有制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上层建筑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表现
生产力
劳动生产率提高
生产关系
所有制关系
资本社会化
劳资关系
劳资共决、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分配关系
社会福利政策等
上层建筑
政治制度
民主形式扩大
意识形态
多元化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实质
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马克思: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
过渡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和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进程
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
早期
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19世纪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
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公开面世
无产阶级革命
特点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消灭一切剥削
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
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不同观点
马克思 恩格斯
同时胜利论
列宁
在一国或多国首先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依据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结果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从理想到现实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
取消货币关系
新经济政策
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斯大林
苏联模式
真正的社会主义
从一国到多国
时间
二战后开始
历史贡献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经验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各国实践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的调节,实行按劳分配。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这些原则的错误倾向
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的原因
物质基础
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
历史条件
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不同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工人阶级先锋队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阶级划分
低级
社会主义
高级
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
远大理想、最终归宿
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
关系
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有机联系和统一
远大理想是奋斗目标
共同理想是坚实基础
特点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物质基础、根本条件
完全的公有制、按需分配
显著特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国家统一调节管理、进行买卖的商品经济消失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物质条件
社会化大生产
社会条件
现代无产阶级
精神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
共同点
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都要消灭剥削制度
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不同点
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较低,共产主义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但同时存在其他所有制,共产主义是单一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