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教育学
教资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笔记,包括教育概述、教育的起源和基本形态、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1-07-29 12:43:26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含义和属性
(一)教育的含义
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与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影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着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孟子:最早把“教”和“育”一起使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由教育本身职能决定。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而变化发展,不同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不同。
(3)继承性: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后接续,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有的继承与发展。
(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指无论是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个体的教有生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
(5)民族性:教育的内容方法提现了民族特色
(6)阶级性
(7)生产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虽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严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即当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改变,某些教育思想、内容、方法还能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催生作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
(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话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是教育实毀活动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它既包括了教育内容,也包括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1.按照作用的对象可以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本体)个体发展功能和(派生)社会发展功能
2.按照作用的性质可以将教育的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照作用呈现的形式可以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主要标志:无计划性或非预期性
主要标志:计划性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
一、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有起说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二)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有学家沛西·能。该学说以庸俗进化论的观:蟹释教育的起源,认为教育是由生物进化而来,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三)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教宜家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四)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又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认可的/唯一正确的
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二、教育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古代教育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教育没有阶级性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二)古代学校教育
共同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 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商、周“设痒、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规模最大,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宋代四书五经,明代以后八股文,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
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古希腊
古雅典: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斯巴达: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
西欧中世纪
僧院学校
大主教学校
主要培养僧侣和统治阶级接班人 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教区学校
主要对普通贫民子弟进行宗教教育
二、现代教育
(一)现代学校教育: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咱文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纷纷从教会手中争得教育的领导权,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国民教育体系。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自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德国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三、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教育终身化
(二)教育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教育民主化
(四)教育多元化
(五)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四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古代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语:(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目的:培养君子 (3)教学内容:六艺,六经 (4)师生关系:尊师爱幼 (5)教学方法:不愤不发,不悱不发
学记:(1)教育作用: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教学原则:①教学相长,②豫(预防)时(及时)孙(顺序)摩(切磋研磨)。③启发性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④长善救失⑤师严道尊⑥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提出“知识即回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教育遵循自然,和谐教育主张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类专著。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独立
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被看做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贡献:①提出教育适应自然思想②“泛智”思想。③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金科玉律原则)④学年制思想。
英国洛克:①提出“白板说”。②主张绅士教育《教育漫画》
卢俊:《爱弥儿》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①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②最早“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
裴斯泰洛齐:①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②提出要素教育论③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出实践的教育家。
(二)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影响最大的是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①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②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③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④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
2.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①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②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提出教育过程的五个阶段:(1)创设疑难情境。(2)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3)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5)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主要流派
(一)实验教育学
1.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2.基本观点
3.评价
(二)文化教育学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世界第一位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凯洛夫《教育学》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特点:①重视智育。②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③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
(五)批判教育学
四、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
(一)教育科学体系逐渐形成
(二)教育理论异彩纷呈
①布鲁纳《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早起学习和发现学习理论》 ②赞可夫《教育与发展》以一般发展为观点,提出“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③布鲁姆 ④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活的教育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论述了全面和谐教育的思想。 ⑤巴班斯基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遵循教学规律,考虑条件,选择方案,调控活动,获得效果。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
五、中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
(一)蔡元培
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发表《对于教育之意见》首次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不可偏废”
(二)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
(三)晏阳初
(四)陈鹤琴
(五)梁漱溟
单选
单选简答
单选
单选辨析
单选辨析
单选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现代教育学之父
卢的爱儿很自然
教育学之父
教师藏豫名救
中国古代、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浮动主题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相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这一时期的世俗教育主要是通过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进行的。
骑士教育:结合宗教精神与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宫廷学校: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
米凯爱运动
心理仿梦露
本能生利息
教育媒介
主导地位
教育超前
教育滞后
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