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噬菌体思维导图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增殖,是--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该导图纤细阐述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内容丰富,描述详细
严格按照课本归纳,内容详细,重点突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医学微生物 第三章 噬菌体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化学组成:核酸酶和蛋白质
抗原性: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抵抗力:一般比细菌体繁殖体强
第二节毒性噬菌体
1. 定义: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
2. 增殖过程
I. 吸附

II. 穿入
III. 生物合成
IV. 成熟与释放
3. 噬菌斑:在液体培养基中,噬菌体裂解宿主菌可使混浊菌液变澄清,而在固体培养基上将适量的噬菌体与宿主菌液混合接种培养后,培养基表面可出现透亮的溶菌空班,每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繁殖并裂解宿主菌后形成的,称为噬菌斑。不同是噬菌斑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通过噬菌斑计数可测,一定体积内的是斑形成单位数目及噬菌体的数目。
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
1. 感染敏感细菌后不增殖,噬菌体基因组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中, 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不引起宿主菌的裂解,称为温和噬菌体
2. 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3.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4.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b-棒状杆菌噬菌体感染白喉棒状杆菌后产生白喉毒素)
5.
6. 存在状态
I. 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II. 宿主菌细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
III. 前噬菌体。温和噬菌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噬菌体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体
第四节 噬菌体的应用
1. 鉴定细菌分型
2. 检测基因 产物的活性
3. 筛选目的基因
4. 新型抗生素
5. 检测病原菌
6. 作为食品添加剂
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 分布广,有细菌的场所就有相应的噬菌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