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毛概导论,学习把握背后的思想,思想之中的战略,以及战略之中蕴含的智慧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战略的启蒙和智慧的启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探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出现了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想
开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思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党对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的过程。
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意蕴。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内在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洞察时代、引领时代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体现其科学性
客观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增强问题意识,站稳人民立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使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初产生于欧洲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4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2012至今)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四、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跨世纪发展
科学发展观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成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关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五、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1.掌握基本理论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世界意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思想精髓、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培养理论思维
学习把握背后的思想,思想之中的战略,以及战略之中蕴含的智慧,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战略的启蒙和智慧的启示。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联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紧密结合进行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