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总则使用版
这是一个关于刑法总则使用版的思维导图,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二章 法治的思维导图,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刑法论(定罪量刑的指导理念)
犯罪论(分析定罪标准)
什么是犯罪(两个统一,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实质)
第二章 犯罪概念
定罪标准(犯罪构成)
第三章 犯罪构成
第四章 犯罪客体
第五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六章 犯罪主体
第七章 犯罪主观方面
关联问题
第八章正当化事由
时间推进(犯罪形态)既遂、预备、未遂、中止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空间分布(共同犯罪)
第十章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构成特征(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一)主体要件: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
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拟制的人一一单位
(二) 客观要件: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
(三) 主观要件: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犯罪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构成。共同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的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各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持性质相同的故意心态
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已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以及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
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以及共同犯罪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
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
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共同犯罪故意,可以表现为共同的直接故意、共同的间接故意,以及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
成立共同犯罪,只要求各共犯人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不要求有共同的犯罪目的。
2、各共同犯罪人相互之间有意思联络,对互相协作犯罪持故意心态。(如果缺乏“性质相同的故意犯罪”,即使共同作案也不成立共犯)
共同犯罪成立的学说
犯罪共同说
完全犯罪共同说
成立共同犯罪要求 3 项指标完全相同。也即,只有行为完全相同、故意完全相同、罪名完全相同时,才能成立共同犯罪。
部分犯罪共同说(采)
成立共同犯罪,只要求部分指标相同。也即,客观行为和主观故意有部分相同时,在相同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不要求触犯的罪名相同。
行为共同说
成立共同犯罪,只要求客观行为相互协作,主观上有意思联络即可 (故意、过失均可),不要求触犯的罪名相同
共同犯罪的认定
理论上通常以主观上有无共同犯罪故意作为标准认定共犯
下列情形貌似是共同犯罪,但因缺乏共同故意或故意内容不一致,不认为是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形式
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共犯人的分类标准
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胁从犯
教唆犯
共同犯罪与犯罪的停止形态
共同犯罪与犯罪既遂、预备、未遂
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
犯罪数量(罪数问题)
第十一章 罪数形态
罪数形态概述
罪数形态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罪数,指犯罪的单复或个数,在刑法理论上指一罪与数罪。罪数形态指表现为一罪或数罪的各种类型化的犯罪形态。
意义
正确确定犯罪的个数,是正确定罪的基本要求
正确确定犯罪的个数,是正确适用刑罚的重要条件
关系到我国刑法中一些重要的制度适用
子主题
实质的一罪
法定的一罪
处断的一罪
罪数问题的解题思路
刑事责任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刑事责任
刑罚论(解决量刑问题
第十三章 刑罚概述
第十四章 量刑
第十五章 刑罚执行制度
第十六章 刑罚消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