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考研史纲 2022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详细的介绍了我党成立的背景,我党成立的历史必然、历史特点、伟大意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及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编辑于2021-08-02 19:07:29陕师大902《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整合,涵盖了三本书的内容,以333课程与教学两章为主线进行补充,所有333有的内容都以333为主,902为辅,避免重复记忆。
关于中国教育史脉络梳理,帮助梳理思路,提供线索。在社会形态上主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半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与教原知识相结合,教育经历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奴隶社会)→形式化教育(夏-鸦前清)→制度化教育(清末)三个阶段,教育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如分裂的时候思想争鸣(如春秋战国),统一的时候以一个思想为主(如秦汉)。导图开头提供五个线索用于记忆。(导图来源于@婷磊老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包括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中共在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土地革命战争的曲折发展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陕师大902《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整合,涵盖了三本书的内容,以333课程与教学两章为主线进行补充,所有333有的内容都以333为主,902为辅,避免重复记忆。
关于中国教育史脉络梳理,帮助梳理思路,提供线索。在社会形态上主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半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与教原知识相结合,教育经历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奴隶社会)→形式化教育(夏-鸦前清)→制度化教育(清末)三个阶段,教育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如分裂的时候思想争鸣(如春秋战国),统一的时候以一个思想为主(如秦汉)。导图开头提供五个线索用于记忆。(导图来源于@婷磊老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包括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中共在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土地革命战争的曲折发展等内容。
U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我党成立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1921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
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反封建思想,学西方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准备了条件
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认为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单选
标志和阵地
1915年9月陈独秀《新青年》
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大
了解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资产阶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白话文
多选
基本口号
民主和科学
提出“打倒孔家店”
对孔学的批判是充满理性的
没有否定中国全部的传统文化和孔学的历史作用,没有彻底否定“中学”
目的是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
多选
单选/多选
历史意义
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的和文化的条件
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多选
局限性
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认识中国,有效的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离开革命实践来改造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问题很片面,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多选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多数人的
民主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题的民主,科学主要指马克思主义
反对封建思想,提出必须反对封建思想的的社会制度=认为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同时进行
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
思想批判、革命实践
五四运动以前没有革命实践
多选
十月革命
1917
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党成立做了思想基础
对中国的影响
推动着中国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昭示着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
给予中国人的第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的的启示,中国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多选
李大钊及四篇文章
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毛泽东
单选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第一次正确的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
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地介绍
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多选
个别人物传播
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是个别人物,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单选
五四运动
1919.5.4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我党成立做了阶级基础和干部条件
兴起背景
新的社会力量的壮大、成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
直接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单选
多选
运动过程
5月4日
北京学生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6月5日
上海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爱国运动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重大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亲日派官僚
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多选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新特点
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多选
地位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单选
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100年讲话
历史意义(历史地位)
具有划时代意义
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多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我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实现了第一次“全民觉醒”
单选/多选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单选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我党应运而生
时间:五四运动后
单选
早期(建党前)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李大钊、陈独秀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积极进步的)骨干
毛泽东、周恩来
单选
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
去年考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重视对毛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前年考
我党成立 1921
历史的必然
近代以来,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改良主义(戊戌维新),旧式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等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为什么说我党是应运而生的?)
上+历史背景
分析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
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多选
党的一大
《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的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
单选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实际上是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单选
多选
成立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
是一个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所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它是在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多选
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它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多选
分析:夸党模板之一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及工农运动1921-1923
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路线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最低纲领
第二个最低纲领
1953年,一化三改同时并举
第三个最低纲领
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多选
群众路线
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前年考
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香港海员罢工到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我党第一次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运动
第一个农民协会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单选
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合作的原因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孙中山陷入空前的窘境。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苏俄都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孙中山的思想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我党积极倡导国共合作
多选
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单选
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
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没有实行)的主张)
节制资本:防止资本主义过度发展,目的还是为了避免贫富差距、社会危机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大革命的过程
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吴孙张)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大革命最终失败(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单选
被称作大革命的原因
群众的动员成都更为广泛
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
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
多选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
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敌强我弱
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老将叛变
主观
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领导权
最主要的原因
单选
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不善于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左”右倾的共同原因
多选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最主要的教训),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
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单选/多选
大革命的意义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
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展开奠定了群众基础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多选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我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的提出者
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不是领导者
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起着先锋和表率的作用
多选
为什么说我党是应运而生的?
近代以来,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改良主义(戊戌维新),旧式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等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的和文化的条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党成立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我党成立做了阶级基础和干部条件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我党应运而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