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四大”文学艺术类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四大”文学艺术类的思维导图,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编辑于2024-04-23 18:20:33中国“四大”文学艺术类
文学艺术类
四大国粹
武术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医
四大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
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
成书最早,内容最多,是中国医学保护的经典
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
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被称为”医之始祖“
《难经》
原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战国时期扁鹊所撰
《伤寒杂病论》
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著作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
《神农本草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总结
历史典故
岐黄
中医的别称
悬壶
行医的代称
杏林
对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者的雅称
青囊
医术的代称
医中圣手
对医术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
形成时间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形成
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一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的民间曲调。
唱腔
板式变化体
二黄、西皮
文场
胡琴为主,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
武场
打击乐伴奏,鼓板、大锣、小锣
角色
生
男性角色
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
女性角色
四大名旦
梅兰芳
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
”没生秋云“
净(俗称花脸、花面)
男性角色
丑(小花脸、三花脸)
指扮相不俊美,分文丑、武丑
四大名丑
萧长华
马富禄
茹富蕙
朱斌仙
四种艺术手法
唱念做打
脸谱颜色
红脸
忠义勇武
东汉末年——关羽
黑脸
正直刚毅、粗鲁豪放的性格,代表猛智公正
北宋——包拯
东汉末年——张飞
绿色
鲁莽暴躁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
蓝脸
性格刚强、桀骜不驯、草莽
清朝的起义军领袖——窦尔敦
白脸
阴险狡诈、刚愎自用
三国时期——曹操
黄脸
骁勇彪悍、凶暴残忍
东汉末年名将——典韦
宇文成都
紫色
稳重、不媚权贵
春秋时期的刺客——专诸
粉色
正直的老人
东汉大将军——苏献
金色
神仙、佛祖
银色
有法力的妖怪
孙悟空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
揉脸
抹脸
勾脸
京剧十大名曲
霸王别姬
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项羽进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得四面楚歌,疑楚军尽降汉,在营中宇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至乌江,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
白蛇传
故事初见于明朝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定军山
根据《三国演义》第70回合71回改编。
区别:电影《定军山》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贵妃醉酒
又名《百花亭》
杨贵妃
借东风
三国草船借箭的故事
金玉奴•洞房
荀慧生代表曲目
取材于《古今小说》
空城计
又名《抚琴退兵》,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前接《失街亭》
中《空城计》
后接《斩马谡》
合称《失空斩》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苏三起解
让徐州
书法
演变
甲骨文
商朝
金文
西汉,铭文或钟鼎文, 铸刻在青铜器上
大篆
小篆
秦统一的文字,李斯 被称为”篆书鼻祖“
隶书
汉朝主要字体,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草书
形成于汉代
楷书
曹魏时期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行书
甲骨文
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汉字“六书”原则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也是书法激发的集大成期
楷书四大家
唐初欧阳询
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
《皇甫诞碑》
行书
《仲尼梦奠帖》
《行书千字文》
初唐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盛唐颜真卿
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劝学诗》
行书作品《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天下四大行书
第一: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第二: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第三:北宋苏轼《寒食帖》
第四:东晋王珣《伯远帖》
“兰祭寒伯”(记忆口诀) (有个叫兰的女人祭祀寒伯)
唐朝柳公权
楷书《玄秘塔碑》
行书《蒙诏帖》
元朝赵孟頫
《洛神赋》(行书楷书都有)
三国曹植创作辞赋——《洛神赋》
东晋顾恺之创作画作——《洛神赋图》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清——郎世宁
《百骏图》
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明代——仇英
《汉宫春晓图》
唐代——韩滉
《五牛图》
唐代张萱、周昉
《唐宫仕女图》
唐代——阎立本
《步辇图》
五代——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元代赵孟頫创作书法作品-《洛神赋》
书中四贤
张芝
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书鼻祖”,有“草圣”之誉
典故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代称书法为“临池”
作品
《冠军帖》
《二月八日帖》
《终年帖》
钟繇
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楷书鼻祖“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王羲之
王羲之——”书圣“
典故:
曲水流觞
入木三分
东床快婿
书换成鹅
巧补春联
竹扇题字
王献之
宋书法四家
米芾
”米点山水“
蔡襄
苏轼
黄庭坚
清朝乾隆
《三希堂法帖》
王羲之——《快雨晴时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小圣”
王珣——《伯远帖》
东晋时期
刘禹锡的诗词:旧时王谢堂前燕
王
王羲之、王献之
谢
东山再起的谢安
祖孙:谢玄、谢灵运
颠张醉素
唐朝,均为“草圣”
张旭
《肚痛帖》
《自言帖》
”吴中四士“之一
贺知章
张若虚
包融
张旭
“三绝”
张旭的草书
李白的诗歌
裴旻的剑舞
怀素
以”狂草“名世界
《自叙帖》
”天下第一草书“
《食鱼帖》
《苦笋帖》
《圣母帖》
《论书帖》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明朝
罗贯中
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灭亡时间顺序
蜀、魏、吴
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水浒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
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主要人物及典故
宋江:呼保义、及时雨
吴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巧破大名府
《西游记》
明朝
吴承恩
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长篇章回体(体裁)神话小说
《红楼梦》
清朝
曹雪芹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
写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
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
岳麓书院
湖南省长沙市南岳
白鹿洞书院
江西九江市
享有”中国第一书院“美称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权在都城以外的地方建立的国家官学
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
作者
关汉卿
内容
反应元代社会现实
窦娥、张驴儿
最早被翻译成日文流传国外的剧目
《汉宫秋》
作者
马致远
内容
写汉元帝受匈奴胁迫而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
汉元帝、王昭君(明妃)
《梧桐雨》
作者
白朴
内容
讲述唐明皇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
唐明皇、杨贵妃
《赵氏孤儿》
作者
纪君祥
内容
围绕赵氏孤儿展开的迫害和反迫害斗争
程婴、赵武
元曲四大喜剧
《拜月亭》
作者
关汉卿
主角
蒋世隆、王瑞兰
内容
描写两对青年男女在逃难中历经曲折最后结为夫妻的故事
《西厢记》
作者
王实甫
主角
张生、崔莺莺
内容
描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冲破封建束缚的重重阻扰,终成眷属的故事
《墙头马上》
作者
白朴
主角
裴少俊、李千金
内容
讲述李家千金与裴家少年裴少俊游园偶遇,相互爱慕,经历坎坷后圆满的故事
《倩女离魂》
作者
郑光祖
主角
王文举、倩女
内容
王文举应试途径张家,欲申旧约(王文举和倩女自小有婚约),张母不允许,后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魂灵悠然离体追赶王文举,一同赴京
四大名剧
《牡丹亭》
明朝
汤显祖
主角
柳梦梅、杜丽娘
《西厢记》
作者
王实甫
主角
张生、崔莺莺
《桃花扇》
清朝
孔尚任
主角
李香君
侯方域
传奇剧本、描写明代末年南京的社会现实
被黄梅戏、京剧、话剧多个剧种改变
《长生殿》
清朝 宏昇
主角
唐明皇和杨贵妃
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前卷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盟誓,马嵬之变,杨贵妃名运用黄沙,后卷大都采自也是传闻,两人在织女星帮助下,在月宫中团圆
四大名玉
新疆“和田玉”
四大名玉之首
河南安阳”独山玉“
辽宁岫岩“岫岩玉”
陕西西安“蓝田玉”
四大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最具有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中国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是在世界上生产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四大名绣
湘绣
地位
被国外誉为“超级绣品”
拥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起源
起源于春秋战国
湖南长沙
特点
吸收了苏绣和粤秀的特点,多以国画为题材,善于绣虎、狮
代表作
《饮虎》
《雄狮》
粤绣
起源
起源于唐朝
是广州刺绣和潮州刺绣的总称
特点
题材广泛,多为百鸟朝阳、龙凤图案,构图饱满,色彩浓郁鲜艳,装饰性强
代表作
《百鸟朝凤》
《九龙屏风》
蜀绣
起源
以四川为中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
特点
纯观赏作品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鱼虫、民间吉语、传统纹饰等
代表作
《芙蓉鲤鱼》
苏绣
地位
被誉为“东方明珠”,四大名绣之首
起源
江苏苏州
起源于三国
特点
善绣猫,图案多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题材
代表作品
《猫》
《熊猫》
《八仙上寿图》
四大名锦
云锦
起源
南京
历史上可追溯至东晋,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
特点
色彩光丽绚烂
传统织法,无法用机器代替
地位
四大名锦之首
蜀锦
起源
四川
源于上古时期,兴起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
壮锦
起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宋代
特点
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开朗的民族格调
宋锦
起源
苏州
宋代末年
特点
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实
四大发明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四大美人
西施
沉鱼
王昭君
落雁
貂蝉
闭月
杨玉环
羞花
四大神兽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四大名园
拙政园
颐和园
避暑山庄
留园
四大名楼
滕王阁
黄鹤楼
颧雀楼
岳阳楼
四大名亭
醉翁亭
陶然亭
爱晚亭
湖心亭
国家版本馆
文润阁
杭州分馆
文沁阁
广州分馆
文济阁
西安分馆
文瀚阁
北京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梅兰芳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