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归纳出中国古代史中不同时期的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更好的辅助我们了解历史,会做历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中国古代史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经济
秦:统一度量衡,货币
西汉:耧车,曲猿犁
政治:
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内外朝制,“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发展
思想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时期(220年—589年)
政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大分裂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均田制,曹魏翻车,南北朝灌钢法,南方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儒教,佛教,道教三教融合,儒学地位受佛教挑战
北魏《齐民要术》,书法
隋唐时期(589年 —907年)
大运河,曲猿黎
广州市舶司,坊市制,工商业繁荣,外贸发达,城市发展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制度完善,政治稳定,民族交融
三教合一,火药,唐诗,唐代楷书、草书
宋元时期(960年—1368)
江南成为经济重心,打破坊市制,早市,夜市,街市,草市,鱼市繁荣
纸币“交子”
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参与知政事为副宰相
元朝:中央一省,地方行省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民族进一步交融
《四书章句集注》,北宋活字印刷术
科技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化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农业: (2)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3)权力继承; 禅让制,“天下为公 ” 1.生产工具:a.铁犁牛耕,冶铁技术出现 b.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 c.经营方式:由集体工作向小农经济转变 (2)手工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致 (3)商业: a.货币流通广泛 b.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c.“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 d.货币借贷出现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商鞅变法) ,宗法分封瓦解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百家争鸣
①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胜”②墨家: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③儒家:孟子,主张人性善,“仁政”;荀子:“隆礼重法”④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⑤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夏商周(前2070年—公元前770年)
(1)农业:a.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b.耕作工具:木石等 c. 集体劳动
(2)手工业:青铜铸造主要部门,商周遗址中大量打碎的范,何尊等,夏商周进入青铜时代
(3)商业:货币(夏:海币,商:铜铸币)信贷(借贷纠纷)商业贸易(契约,商人,工商食官)
城市:商初具规模,宫殿宗庙中心;营造城市形成制度:王城都邑采邑
1.权力继承,世官,王位世袭制,带有贵族政治色彩,血缘与政治结合,家国同构
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还有一定程度的遗存
4.禹汤九表明早期国家可能有了法律,但法律尚未健全
1.从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到敬天保民的提出,民本思想发展
2.礼乐文化与宗教思想
3.文字成熟(甲骨文)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1)总体:早期生产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晚期,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产生
(2)原始农业产生: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 3.产业结构:种植业为主(水稻,粟)家畜饲养为辅(猪,狗) 手工业:新石器时代陶器大量产生( 坯车)丝织业产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陶纺轮,骨针)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 商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 形式:南巢北穴 交通:家马的驯化,原始船的出现
(1)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2)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3)权力继承; 禅让制,“天下为公 ”
文化
(1)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明清时期(1368年—1840)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长途运发展快,货币作用大,两大商帮市民阶级进一步壮大,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国家闭塞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制度走向僵化衰落,对外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科举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