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
教育学知识点概括归纳,大学期末考试必备
编辑于2019-07-26 06:53:57(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教育”一次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 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 的产生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学习者)
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三)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具有历史性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所以教育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有目的的培养人地社会活动
质的规定性的三方面特点
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在在教育活动中,存在者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类型
作用的对象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教育个体功能表现为: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
两者关系: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
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作用的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五)教育的起源学说
神话起源说
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代表人物:朱熹
生物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法国)
桑代克(美国)
沛西·能(英国)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 梦露
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者
劳动起源说被认为是科学的起源说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
从教育有史以来,除原始教育以外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下列选项中表述原始社会教育特点的是
教育融合与生产劳动中
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教育形式、方法简单
教育是平等普及的
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从奴隶社会开始)
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封建社会教育的特征
等级性,专制性,保守性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的特点是?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教育
夏朝: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商朝: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代 。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西周:“学在官府”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直接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 两汉:设立太学,为当时最高教育机构。 东汉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隋唐:建立起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朝:国学:程朱理学 四书五经:四书为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五经是 诗 书 礼 易 春秋。 著名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崇阳书院 。茅山书院 明:八股文—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科举制被废除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三大类型的学校教育,他们是?官学私学书院。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私学
古代西方的教育
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育
《吠陀》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佛教教育
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广设庙宇,佛教面向更多的群众
特征: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古代埃及
宫廷学校
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文士学校(书吏):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希腊
古代雅典教育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古代斯巴达教育
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的灌输。
古代罗马
共和早期
农民—军人的教育
主要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
古罗马以他的“家长制”出名
共和末期
希腊式学校: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
拉丁语学校: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三个阶段。高等教育:修辞学校,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主要目的。中等教育:文法学校
中世纪的欧洲
教会教育 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 教育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 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国家化
初等教育义务化
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教育的法制化
我国近代教育
清朝末年:洋务教育。
民国时期
蔡元培:五育并举。改革北大。教育独立论。(多选) 最早提出美育概念。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单选)
蔡元培名言: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晏阳初: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主张平民教育。
针对当时农民存在的愚 ,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晏阳初。
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中国幼教之父。 中国学前教育之父。
黄炎培:主张职业教育
梁漱溟:主张乡村教育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比考察。)
陶行知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乃是教学生学。我们生活中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位是老百姓,一位是孩子。
西方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新教教育
天主教教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进步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
现代社会的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特征
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现在欧美教育思潮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巴格莱等人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流派,其理论主张与进步教育相对立,这一教育思想流派是,要素主义教育。
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法国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发,共享,交互,协作。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