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导论思维导图
下图梳理了马原导论的知识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马原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基础、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政经是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群众路线法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48,共产党宣言
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斗争中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实践基础、现实需求
只提供了可能性
思想渊源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
主观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自然科学前提
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补充历年考点
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
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1844年8月底《德意志意识形态》
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发表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867年《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工人阶级的圣经。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1871年《法兰西内战》和几年后写的《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1876~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并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2、3卷,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革命性
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重要
发展开放性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三个第一
世界上第1个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由正义者同盟改组)
世界上第1个国际工人组织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世界上第1个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巴黎公社革命
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