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原理,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这些教育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体育
内涵
广义
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
狭义
1.体育课;2.早操和课间操;3.是以学生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4.各种形式的体育训练和比赛;5.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等
意义
1.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
2.为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奠定基础
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
过的体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参与体育过的态度和行为
2.身体健康目标
增进身体健康
3.心理健康目标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社会适应目标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品行
5.运动参与目标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活动,学会基本技能,野外生存能力
内容
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美育
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自然美等美的形态来提升审美素质、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表现美与创造美,陶冶情操
1.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新精神
2.有助于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
4.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形成劳动的观点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3.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美
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强调实现健全的人格,
社会美
社会美作为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科学美
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
自然美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唤起对生活的热爱,陶冶情操,培养道德品质
劳动教育
涵义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1.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
2.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3.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日常生活劳动
2.生产劳动
小学低年级
简单手工制作
中高年级
初步体验种植,养殖
3.服务性劳动
班级集体活动
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等
智育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2.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3.是对个体心智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一.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
文化艺术修养和初步的艺术创造技能
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二.发展智力
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或理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培养创新精神
就是指科学精神
1.语言课程
2.数学课程
3.科学课程
4.社会课程
德育
是指有社会目的地对其他成员在政治,思想,德育等方面施加影响。
主要是指使用学校教育的概念也包括了政治,思想,德育。
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2.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2.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思想信念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4.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
4.理想信念教育
5.道德教育
6.民主法制教育
7.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