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这是一个关于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3的思维导图,探讨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描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以及201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事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冷战
原因
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根本原因)
美国和苏联社会制度不同
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
开始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两极格局
确立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特点
不对称不完全
表现
发展
多极的成长力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日本经济“起飞”和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原因: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主义
结果: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的振兴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两弹一星,尼克松访华,改革开放
第三世界的兴起
1955年,不结盟运动
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国家的宏观调控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主要措施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 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 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 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黄金时代”) 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
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 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建立
一中心
美国
两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三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国家;短期;救急组织)
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长期;救贫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科学技术新发展
量子力学的发展
四大论
相对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社会结构新变化
背景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不同产业从业人口变化
”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含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评价:1.积极: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2.局限: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社会运动: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发展,改革,解体
爆炸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改革没有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树立个人迷信,没有坚持社会主义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剧变
人民生活水平,教育水平提高,恢复战争所破坏的经济
波兰一五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人民消费水平提高,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
因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东欧执政的共产党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954年,全国一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两弹一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形成
拉丁美洲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884年11月15日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
实行有效占领原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开放与扩张性。
崩溃与瓦解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历经四年,战场遍布欧洲及全球各地。战后国际秩序得到重塑,民族意识觉醒,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年8月15日,是一场全球性的冲突,涉及众多国家,对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国际关系的重塑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20世纪90年代,彻底崩溃。
影响
在经济层面,殖民体系的瓦解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原本被剥削的国家能够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促进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和经济剥削。
在文化上,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这些国家开始强烈地恢复和保护自己的文化、语言和自我身份,它们的文化形式开始向外界展开,以满足更广泛的观众。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
历史背景
内因
殖民统治激化矛盾
民族意识觉醒
拉丁美洲经济得到发展
外因
启蒙思想的传播
受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
过程
第一阶段:民族独立
1804,海地独立
玻利瓦尔,圣马丁引导独立运动
1826,基本实现独立
亚洲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代表运动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辛亥革命
非洲
形式
武装斗争,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埃及抗英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