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想道德
大学思想道德复习资料,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6-24 10:21:59思想道德
绪论
时代新人
立大志
明大德
成大才
担大任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为法制
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法制为道德
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人生观
主要内容
人生目的(核心)
人生态度(影响)
人生价值(制约)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两种属性
自然属性
本能
社会属性
本质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决定人本质属性的是社会性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对立统一
互相依存
互相制约
互相促进
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人只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及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
既要尊重物质的贡献,也要尊重精神的贡献
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条件)
客观
社会客观条件(客观认识自己)
社会条件充分
主观
发挥主观能动性(持之以恒)
能力和本领
创造精彩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正确看待得与失
正确看待苦与乐
正确看待顺与逆
正确看待生与死
正确看待荣与辱
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通过实践去创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与信念
理想的基本特征
超越性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与现实
实践性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 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 能得以实现
时代性
理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 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信念的基本特征
执着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支撑性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多样性
环境不同
理想的定义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 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的定义
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重大意义:精神之钙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信心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性
人民性
本质属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
“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统一
理想受到了现实的规定和约束,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实中又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个人理想基于当前社会
社会理想改造未来社会
当前社会发展为未来社会
有机结合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丰富内涵
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
团结精神
梦想精神
伟大的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的本质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如何做新时代爱国者
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决定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
富强名族文明和谐
社会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个人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正
社会进步的标尺
本质要求
友善
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进步的精神指引
整合我国社会意识
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聚合磅礴之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先进性
反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人民性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真实性
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度大的道义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发展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
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扣好人生的扣子
大学是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需要正确的价值观
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自觉地实际行动
道德
道德的功能·
教育
导向
激励
调节
规范
认识
道德的起源
劳动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主观条件
社会主义道德
以人民服务为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为人民服务
伟大又平凡
高尚又普通
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是社会主义有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统一
最高层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第二层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第三层次: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在我国,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中国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热情服务
奉献社会
志愿服务精神
奉献
精髓
友爱
互助
进步
法治思想
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肯定和保证合法行为
否定和制裁违法行为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就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法律的制定
法律的执行
法律的适用
司法机关
法律的遵守
***法制思想及其内容
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十一个坚持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在法制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为什么
是历史的必然结论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坚持全面推进
科学立法
前提
严格执法
关键
公正司法
重点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全民守法
基础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宪法的地位
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法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人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形成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法治思维
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辩证关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相互依存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
目的与手段
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也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
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就形同虚设
复合性
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一系列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
权利行使目的正当性
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度
权力行使方式的法定性
权力行使的正当程序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尊重法律权威
学习法律知识
养成守法习惯
提高用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