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章节重难点,详细展示了这些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其相关脏腑、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这几种物质的生成、与相关脏腑的关系、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感染禽流感重点内容,人感染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且临床表现会随感染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轻症类似普通感冒,重症可出现肺出血、脓毒症、休克、瑞氏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牙拔除术重点内容,内容涵盖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拔牙创的愈合以及牙拔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口腔卫生保健重点内容,内容涵盖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两大部分,刷牙注意事项:刷牙顺序一从一侧、刷牙时间一至少2min、刷牙次数一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精气血津液
气
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生成
先天之气—元气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精气
后天之气—宗气
谷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清气
属于自然界
与相关脏腑的关系
肾—生气之根
先后天之精藏于肾中,相互促进,化生元气
脾胃—生气之源
脾胃相合,接受容纳饮食,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肺—生气之主
肺为清虚之脏(娇脏),主司呼吸,吸清呼浊
功能
推动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元气)
推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温煦
维持机体恒定的体温
有助于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有助于血液和津液的运行
防御
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
与邪相争,驱邪外出
固摄
固摄血液、津液、精液
气化
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
形式
水谷化为精微
精化为气
精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
津液的化生与化汗化尿
气化为能量、热量、生血、化精、化神
营养
气具有营养全身,为脏腑组织器官提供必需营养物质的作用
包括
水谷精微化生的营气和卫气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与汗、睡眠有关)
卫气→营养体表的肌肉皮毛组织→行于肌表
经络之气→输送营养,濡养组织气管→全身
营气→气化生血液,以营养全身→脉内
气机和气化
气机
气的运动
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人体之气的分类
元气(原气)
意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组成与分布
生理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
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
宗气(谷气+清气)
部位—胸中(“气海”,膻中)
走息道以司呼吸
贯心脉以行气血
血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脉管—血府
脾胃—气血化生之源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
营气和津液来自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
气能生血
精血同源
濡养和滋润
血能养神
运行
与气的关系
气的推动
推动减弱,行血无力→气虚血淤
气的固摄
固摄减弱,血逸脉外→气不摄血
与脏腑的关系
心气的推动作用
肺宣发、朝百脉
肝疏泄藏血
脾统血
脉道通利
津液
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
性质清稀,流动性较大
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血脉
液
性质稠厚,流动性较小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
滋润、濡养全身
化生血液,“津血同源”
代谢
与肺、脾、肾、三焦有关
与脾胃、小肠、大肠有关
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小肠主液
小肠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和大量水液吸收后,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大肠主津
大肠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促使糟粕形成粪便
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传输作用散布全身
输布
与肺、脾、肾、三焦、肝有关
脾气散精,上输于肺,散布全身
肺气宣发速降,通调水道
肾为水脏
肝气疏泄
三焦决渎
排泄
与肾(尿液)、肺(汗液)有关
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
肺的宣发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血同源)
津能载气,津能养气
血和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