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学—方剂、中药、针灸、穴位
中医学重难点,概述了中医中关于“方剂、中药、针灸、穴位”的详细概述和相关知识。内容涵盖了从药物的组成原则(如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到具体的药物名称(如半菱贝笈攻乌、藻戟荒遂俱甘草等),再到针灸和穴位治疗的相关内容。
人感染禽流感重点内容,人感染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且临床表现会随感染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轻症类似普通感冒,重症可出现肺出血、脓毒症、休克、瑞氏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牙拔除术重点内容,内容涵盖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拔牙创的愈合以及牙拔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口腔卫生保健重点内容,内容涵盖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两大部分,刷牙注意事项:刷牙顺序一从一侧、刷牙时间一至少2min、刷牙次数一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方剂、中药、针灸、穴位
方剂
组分原则
君药
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药力次于君药
佐药
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
逍遥散
组成(扶持白白湖波神回归)
柴胡、白芍药、白术、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功能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
辩证
头痛目眩,两胁作痛
神疲食少,口干舌燥
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脉弦而虚
分析
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胁痛
肝郁清阳不升或者化热→头痛目眩
肝经循行经过胸,涉及乳房,肝郁气滞→乳房胀痛
中药
十八反
半蒌贝蔹笈攻乌
半夏、瓜蒌、贝母、白蔹(lian3)、白芨(ji1)——乌头(川乌、草乌、附子)
藻戟芫遂俱甘草
海藻、大戟、芫(yuan2)花、甘遂——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参)、细辛、芍(赤芍、白芍)——藜芦
针灸
晕针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或停止留针,将已刺之针迅速拔起
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
轻者给予热水饮之,静卧片刻即可恢复
重者可点刺或指压水沟、合谷、足三里
晕厥进行急救
预防
对患者做好解释
初次就诊者—尽量采用平卧位,取穴不宜过多,刺激勿重
饥饿、过度疲劳者—进食、体力恢复后再针刺
行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若有晕针征兆(面色有变,额角微见汗)→立即点刺水沟,嘱其平卧
穴位
五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心胸内关谋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合穴)
定位
主治—口齿部、咽部病症
天枢(足阳明胃经,大肠经募穴)
妇科、脾胃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妇脾胃栓)
定位—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
主治—妇科,脾胃病症
太溪(足少阴肾经,原穴、输穴)(二少烟台)
定位—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二阴、少腹、咽部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