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明变得越来越伟大,不会是因为它在道德上越来越洁白无瑕,而是因为它越来越有能力保护、尊重和发展更多的人。在中国科举制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文明光芒。
一个读书人,带着升官发财娶美人的想法,开始自己的科举之路,结果百炼成钢,最后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一代名臣,不正常吗?一个当兵的,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当兵吃粮,不至于饿死,结果百战功成,最后成了杀身成仁的民族英雄,不可能吗?
连锁反应
读书人的地位威胁
只要你是一个读书人,哪怕只有最初级的功名,只是一个秀才,在自己乡村里就可以受到非常的尊重
而科举一旦废除,乡村里最受尊重的读书人的声望,马上就矮了半截。要读书的人,也不待在乡村里了,而是要进城里的学堂。
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农村大规模出现土豪劣绅的其中一个原因
中国的基层教育崩溃了
四书五经,确实因循守旧,但是穷人家置办一套书的成本没有那么高啊
科举制度,其实是一个全民动员全民投资的教育普及运动
后来新式教育来了,办成一个科目齐全的学校,那可就贵了,不是乡村社会负担得起的了。
出现两个结果
第一,教育没法民间自己办了,必须国家来办。学校虽然更豪华了,但是全民总体的教育投入其实是下降了。
第二,国家要办好学校,也只能集中资源在城市里办,当时中国基层乡村的教育反而衰落了。
所以,废除科举的第一个连锁反应,不仅是老人没了希望,而是所有读书人都再也看不到那个可以稳步上升的台阶了,是所有人的人生希望之光都暗淡了一点。
当时人能想象到的,无非是原来参加科举的人,没有了出路
科举制度,哪里仅仅是什么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它还是中国古代皇权社会中维持最大程度社会共识的一个基本政治制度啊。
《劝学诗》,它哪里是什么对科举考试的庸俗理解呢?它是允许任何人带着自己的理解踏上全社会有共识的一条竞争之路啊。
2||| 持续的奖励、积分和荣誉系统
要给奖励,但是奖励最好是随机的。奖励是不确定的,玩家才容易上瘾。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决定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前四个都是玄学,而读书本身,只排第五位。正是因为这种命运无常的感觉,让一代代的读书人飞蛾扑火,前赴后继。
3||| 游戏设计必须给玩游戏的人以超强的掌控感
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成长路径是清楚的。更重要的是,考试内容也是非常非常确定。唐宋时候,还有一些变化,到了明清的时候,就是四书五经
朝廷用那么一点点的利益诱惑,就能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加入到这个游戏里来,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