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畜共患病(zonosis)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动物源性细菌通常以家畜或野生动物作为储存宿主,人类因通过接触病畜及其污染物等途径感染而致病,主要包括有布鲁菌属、耶尔森菌属、芽胞杆菌属、柯克斯体属、巴通体属、弗朗西斯菌属和巴斯德菌属等。
编辑于2021-08-07 13:33:58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氏菌、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
布鲁菌属
布鲁菌属( Brucella)是- -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最早由英国医师David Bruce 首先分离出。本属使人致病的有羊布鲁菌( B. melitensis).牛布鲁菌( B. abortus)、猪布鲁菌(B.suis)和犬布鲁菌(B.canis),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鲁菌病,其次为牛布鲁菌病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 短小杆菌
无鞭毛,无芽孢,光滑型菌株有荚膜
培养特性
需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
初次分离需5-10%CO2, 48小时长出微小透明菌落 血琼脂平板不溶血,液体培养基中可形成轻度浑浊并有沉淀
生化反应
分解尿素(脲酶活性:猪>羊>牛)
产生H2S(产生能力:猪>牛>羊)
抗原
牛 A:M=20:1
羊 A:M=1:20
猪 A:M=2:1
A抗原和M抗原,不同菌含量不同可供鉴别
抵抗力
强强强强!!!!!!!!。(第七个强的
在土壤、皮毛、病畜的分泌物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对消毒剂和抗生素敏感。牛奶中的布鲁菌可用巴氏消毒法灭菌
补充:致病的有:羊布氏杆菌(主要)、牛布氏杆菌(次要)、猪布氏杆菌、犬布氏杆菌(少见)。
致病性
致病物质
内毒素:主要的
荚膜与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过氧化氢酶):增强侵袭力
所致疾病
感染家畜可引起母畜流产
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被污染的畜产品,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而感染——引起反复菌血症,病人热型呈波浪式,即波浪热,感染易转为慢性
免疫性
胞内寄生菌,以细胞免疫为主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标本采集:急性期采血,培养阳性率高达70%,也可取骨髓及病畜的分泌物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清学试验(凝集试验测IgM抗体,补体结合试验测IgG抗体)
皮肤试验(超敏反应):皮试阳性可诊断慢性感染或者既往感染
防治原则
控制和消灭家畜布鲁菌病,切断传播途径,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以畜群为主,疫区人群也应接种减毒活疫苗
治疗首选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联合使用
耶尔森菌属(鼠疫耶尔森菌)
耶尔森菌属(Yersinia)属于肠杆菌科,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现已知13个种和亚种。其中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亚种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假结核亚种对人类的致病性已明确。本属细菌通常先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物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而被感染。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两极浓染的卵圆形小杆菌
无鞭毛,无芽孢,有荚膜
陈旧培养物,高盐培养基上呈多形性,可见菌影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细小的、粘稠的粗糙型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于48小时可形成菌膜,轻摇可呈“钟乳石”状下沉,有诊断意义
生化反应
抗原
F1抗原:荚膜抗原—抗吞噬,与毒力有关。
V/W抗原:抗吞噬,与毒力有关
外膜抗原:突破防御
鼠毒素:对鼠类有剧毒
内毒素:与细菌内毒素相似,可致机体发热,产生休克和DIC
抵抗力
弱。。。 但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很长
补充: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俗称鼠疫杆菌,是我国法定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体 →历史: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目前:仍有散在及爆发(死亡率10-30%) →监控:是我国重点监控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国公共卫生先驱-伍连德)国际:检疫传染病(2-10万/ y) 我国:法定甲类烈性传染病(1/40)
致病性
致病物质
F1、V/W、外膜抗原、鼠毒素、内毒素等。 实质器官出血性炎症、组织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该菌毒力强,少量细菌即可致病
所致疾病
鼠疫(黑死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媒介:鼠蚤
贮存宿主:啮齿类动物(野鼠家鼠黄鼠)
传播途径:鼠蚤叮咬、呼吸道
临床类型
腺鼠疫—急性淋巴结炎,多在腹股沟和腋
②肺鼠疫—吸入染菌的尘埃,病人高热、胸部症状如咯血、呼吸困难。死亡患者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败血症鼠疫—主要是败血症的表现,如高热、休克、全身出血等,死亡率高
免疫性
获得牢固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标本的采集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清学实验
检测核酸
防治原则
灭鼠,灭蚤是根本措施
预防接种:无毒株EV活疫苗
腺鼠疫治疗首选链霉素加磺胺类药物
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选用链霉素或阿米卡星加四环素
芽孢杆菌属(炭疽芽胞杆菌 )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粗大杆菌
无鞭毛,有芽孢,有荚膜
致病菌中最大者,两端平齐,呈竹节状排列。有氧条件下形成椭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有荚膜——本菌特征(其它芽胞杆菌无荚膜)串珠试验(+)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典型菌落为R粗糙型——卷发样菌落。
青霉素串珠试验(+),在含微量青霉素培养基上,发生形态变异,为大而均匀圆球形,呈串珠状(以区别其它芽胞杆菌)
生化反应
抗原
荚膜多肽抗原
菌体多糖抗原
芽孢抗原。
炭疽毒素——三种不同成分蛋白质组成复合毒素 (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
抵抗力
强强强强!!!!!!!!。(第八个强的)
在干燥的土壤或皮毛中可存活数年至20年,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比较强,对青霉素敏感
补充:疽芽胞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为芽胞杆菌属主要致病菌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荚膜:荚膜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主要原因。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血液呈高凝状态、引起休克、DIC、死亡
均由质粒DNA控制产生
所致疾病
皮肤炭疽(95%以上)——微小伤口侵入,接触患病动物或毛发,皮肤黑色凝固样坏死、焦痂,故名,最多见
肠炭疽——经口感染,食入未煮熟的病畜的肉、奶等,呕吐、肠麻痹、血便
肺炭疽——吸入芽胞,血痰等
三种类型均可引起败血症,炭疽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
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动物尸体严禁室外解剖,避免形成芽胞,取少量组织送检检验
标本采集
皮肤炭疽——病灶渗出液
肠炭疽——粪便
肺炭疽——痰
炭疽为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范围,病原学诊断极为重要
直接涂片——G+竹节状大杆菌,有荚膜
分离培养——卷发样菌落,青霉素串珠试验阳性等
防治原则
异性预防使用炭疽减毒活疫苗 ——疫区农民,屠宰人员,兽医,皮革毛纺工人
治疗首选青霉素
家畜感染防治和牧场卫生防护(6h)
柯克斯体属(Coxiella)归属于柯克斯体科,其下只有一个种,即贝纳柯克斯体(C.buretii),亦称Q热柯克斯体,是Q热( query fever)的病原体。Q热,为疑问热,指原因不明的发热,Burnet等于1937年证明其病原体是--种立克次体,并命名为贝纳柯克斯体,以前将其归类于立克次体目的立克次体科:现归类于军团菌目中的柯克斯体科。
巴通体属(Baronella)归属于巴通体科,其中汉塞巴通体(B.henselae)为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 ,CSD)的主要病原体;五日热巴通体( B. quintana)为五日热的主要病原体。
弗朗西斯菌属( Francisella)是- -类呈多形性的革兰阴性小杆菌,有蜃楼弗朗西斯菌( Fran-cisella.philomiragia)和土拉弗朗西斯菌(F.tularesis)2个种,前者过去称蜃楼耶氏菌(Y.philomiragia),发现于水环境,仅对免疫抑制病人致病。土拉弗朗西斯菌(F. ulresis)包括4个亚种,其中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亚种为土拉热的病原体。
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为革兰阴性、球杆状的细菌,常寄生于哺乳动物和鸟类上呼吸道和肠道黏膜上。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多杀巴氏菌(P.multocida),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常呈两极浓染,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血的培养基上生长,在血平板上形成白色不溶血的半透明小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