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同喜第4课:佛教与哲学文学艺术人生幸福空的智慧思维导图,包括佛教与哲学、佛教与文学艺术、佛教与民俗道德等内容。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何为暇满人身,知识内容涵盖了人中四无暇、非人四种无暇、认识价值、心行调整、提醒自己、自圆满、他圆满,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与哲学
佛教在中国哲学史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魏晋玄学:深受般若思想影响
隋唐哲学:内涵主要是佛学
宋明理学:研究心性,内涵是佛学
清末民初:维新人士慈悲济世,他们的哲学思想有相当部分源于佛学
佛教源于印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传入中国后:祖师大德依不同修学体系建立了
华严哲学
唯识哲学
天台哲学
子主题
近代以来:尤以唯识哲学在学界影响最大
哲学思想丰富,对精神现象和潜意识分析尤为深入
主要思想:
其一: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
其二: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自己规定的
体系严谨:立足于世界观和本体论,其理论根据因明规则建立,结构更严密
佛教与文学艺术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十分广泛
佛教许多经典,堪称传世力作
佛教展示的时空观,拓展了国人的思维
佛教典籍体裁丰富,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作品:或取材于佛教,或反映佛因果思想,蕴含佛理禅意
佛教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
如果不了解佛教,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佛教与民俗道德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佛教节日逐渐成为民俗节日,如:
腊八节
盂兰盆节
道德观念深受佛教影响
佛教五戒等信条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
永久性:针对人性弱点建立
普遍性:自觉约束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三世因果论。
佛教道德可行性更强:立足现实人生且具有包容性,结合利益界定道德行为
自利利他相一致
现实和长远利益相统一
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的一致
善行的真正利益,在于完善人格和提升生命素质
人生的幸福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
现实中人们的差异,是因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张扬了不同的层面。
幸福的根本在于良好心态
良好心理素质
简单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空的智慧
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
空,是对存在的智慧诠释,存在的当下就是空
空,是缘起性空,诸法因缘生,没有独存不变的事物
空,是空掉我们赋予事物的诸多内涵,帮助我们透视事物的真相,因缘的假相
从修行上说,空主要是破除我执,使有限回归无限
学佛,就是要粉碎我执建立的城堡,将生命宝藏开发出来。 修行就是破除我执的过程
结说
所有知识中,最根本的是做人的知识,认识自我的知识
因为
我们不能不做人,不能请假,也不能退休
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
所以,了解佛法,有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心态,才能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