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从此刻开始幸福 阿德勒的心理哲学课 2024.9.6
1、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一个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是坏人,他就变成了坏人;反之,他也不会因别人说他是好人,他就真能变好。2、不要费尽心思把自己包装得比实际上光鲜亮丽。就算你不这样做,也会有人接受你现在最真实的样子。3、当然了,如果你希望自由地生活,不受父母等其他人的束缚,那么或许你将遭到别人的厌恶,与别人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但是,被别人厌恶是为了自由生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反过来说,倘若某个人讨厌你,那更加证明了你正在自由自在地活着。4、在我看来,她之所以患上暴食症,是因为她想表明一个态度——其他方面暂且不论,就算你是我妈,你也别想控制我的体重。5、我很理解她,但我认为她不必用这种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直接告诉母亲“我不去”就行了。“做个好孩子”,对于母亲的这种期待或者说命令,她没必要理会。6、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到底有没有学到本领才是最重要的,别人对你的看法无伤大雅。7、不迎合他人——不强求自己才是最真实的你
编辑于2024-09-07 11:24:57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1、推动故事往前发展的正是这些角色的反应,而非你的情节安排。一个角色决定冲进一幢着火的大楼,并不是因为你的情节设置他要这么做——而是因为他的性格促使他这么做。 2、心有所感时,手只管不停地写。我在写我最杰出的作品时,心往往是碎的。 3、你将慢慢体会到自己的节奏——何时需要写、何时需要休息。这会让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更加深刻,而不是盲目地依循规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1、推动故事往前发展的正是这些角色的反应,而非你的情节安排。一个角色决定冲进一幢着火的大楼,并不是因为你的情节设置他要这么做——而是因为他的性格促使他这么做。 2、心有所感时,手只管不停地写。我在写我最杰出的作品时,心往往是碎的。 3、你将慢慢体会到自己的节奏——何时需要写、何时需要休息。这会让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更加深刻,而不是盲目地依循规则。
书名:从此刻开始幸福:阿德勒的心理哲学课 作者:[日]岸见一郎 译者:刘会祯 马奈 出品时间:2024-06-03 联合策划:人民邮电出版社
1
整体论
比如,一个平时非常冷静的人严厉训斥了孩子或打伤了别人,“他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发脾气的”,阿德勒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在阿德勒看来,某人作为一个整体选择了某种行为,那么他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能以“内心的矛盾”或“感情用事”为理由,淡化自己的责任
假如你对世界和自我的定义发生改变,那么你与世界的相处方式和自身行为也一定会发生变化
生活风格也可以解释为,我们倾向于在面临选择时如何应对、如何判断利弊的处事方式。在其影响下,即便自己需要应对的环境和对象发生改变,人们也相信一贯坚持的做法对自己最有利,和往常一样的选择能够带来幸福
自己所处的环境其实就是人际关系。那么,置身于人际关系之中,如何待人接物,人们会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我把它叫做生活风格
阿德勒说过:“重要的不是我们被给予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即使讨厌现在的自己,也必须继续忍受”,而是说:“我们如果不能改变如今的自己,那就给自己赋予不同于以往的意义,使自己焕然一新。”这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喜欢上自己的方法
不过必须说明一点,所谓“无法喜欢上自己”,其实是因为“自己已经决定不去喜欢自己”,而非“我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所以做不到喜欢自己”
试想一下你喜欢或讨厌其他人,你就能明白上述道理。如何看待某个人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假如你讨厌他,你就能轻而易举地列出种种理由。比如面对同一个人,你之前觉得他很温和,从不咄咄逼人,但现在厌烦他的优柔寡断;你一直很欣赏他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但后来认为他在细节问题上纠缠不休、唠唠叨叨;你之前喜欢他的大大咧咧,但越来越觉得他脑子缺根筋
某个人现在看上去和当初不一样了,实际上是因为你已经决定从另外的角度观察他,他本人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看待他的眼光。而改变看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特定的目的,你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无缘无故地认为他不再是以前那个他了,你的真实意图在于结束和他的关系。对于一个你一直很喜欢的人,你不想承认自己一转眼就不喜欢他了;可假如你觉得对方发生了变化,你便能理所当然地下定决心和他一刀两断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自己。你一开始就决定不去喜欢自己,因此,你根本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点,看自己浑身都是缺点;或者说为了不喜欢自己,你无视自身的长处,反而专挑自己的毛病。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打定主意不去喜欢自己呢?以如何看待他人为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因为想要断绝人际交往。 哪怕你希望和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你也有可能遭到对方厌烦。你心想“与其这样,还不如最初就不要产生联系”,于是找出自身各种各样的缺点,“我这里不好,没有一个人会认可我吧?”“我那里不好,怎能向喜欢的人袒露心迹?”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或喜欢是一件痛苦的事,你感觉自己是不幸的,但其实是你自己选择了不幸
当你暗恋某人却觉得对方对你视而不见时,你觉得他在躲避你。实际上,你不是因为他躲开你而放弃向他表明心意,而是为了不去发展两人的关系而主观认为他是在躲着你,你为自己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平添了路障
竭力回避与他人交往的人坚信“我不能喜欢自己”,所以对他们来说,扭转观念、获得幸福绝非易事。譬如你现在背对着别人,若不完全转过身来,那么即使把你的缺点都变成优点也无法让别人充分了解你。只有彻底打破不与他人产生联系的执念,才能学会积极地、正面地看待当下的自我
即便一个人起初认为自己的人生基调是阴郁的,他也有可能改变对于自身的看法。上小学的时候,周围有人对我恶语相向,我经常产生自我厌恶之情。但某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最起码我本人从来没有一次故意说出伤害别人的话语。这是因为我讨厌自己,我很清楚什么样的话语能让别人也自我厌恶。 我注意到,身边的一些所谓“阳光开朗”的人会理直气壮地出口伤人,可我却总是照顾别人的心情,在意对方如何理解我说的话。这样看来,我并非“阴郁”,反而称得上“善良”吧?说自己善良这件事需要勇气,但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我时常向曾经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们讲述这个故事。我想,你一定会喜欢上善良的自己吧?
2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一个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是坏人,他就变成了坏人;反之,他也不会因别人说他是好人,他就真能变好
在意他人的评价意味着试图维持自己的形象,这种做法恰恰等同于在生活中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置之不理,反而一味地迎合他人的期望,并且不只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满足多数人的期待,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异常艰辛,不得不一天到晚看着别人的脸色活着
不仅如此,我们即使付出了种种努力,最终也得不到别人的完全信任。因为我们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个劲儿地迎合别人,他们很可能发现我们同时也对与其意见相左的人或相互敌视的人表达了忠诚
做最真实的自己
不要费尽心思把自己包装得比实际上光鲜亮丽。就算你不这样做,也会有人接受你现在最真实的样子
假如这种努力的目的仍然是因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曲意逢迎,那么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自己都将不再是真正的自己
一个努力使自己符合外界评价的人根本没有自己的人生
为自己照亮另一束光
曾经有一天,我的朋友说:“我很聪明,口才也不错。”听了他的话,我大吃一惊,我们竟然可以如此淡定地表明自己的长处啊!哪怕有人指责你,你觉得你自己很好就行了;哪怕别人认为你不应该凸显自己的优点,你也无需放在心上
我们不是没有恒心,而是行事果断。翻开一本书读一读,如果觉得它对于现在的你没有用,那就不看了,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浪费时间。因此,就算身边的人说你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你相信自己是雷厉风行即可。此外,认为自己胆小的人其实是慎重,认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其实是思维活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
我上高中时,母亲担心我没什么朋友,就去找我的班主任聊了这件事,班主任说:“在他看来朋友不是必需品。”这让母亲颇为放心。从她那里得知此事后,我也非常惊讶,原来我的想法没有问题呀。对于我没有朋友的事,班主任为我照亮了另一束光
我曾经因身材矮小而感到苦恼,去找朋友倾诉,却被对方付之一笑。假如当时朋友说一句“你真是不容易啊”之类的话,我应该会接着吐槽一直以来因身高问题遭遇了多少烦心事吧。然而朋友的回答却不是这样的,我一度认为他不理解我,但仔细想想,外表丝毫不会降低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于是我明白了,由于过度关注身高问题,我总是在回避与他人的交往。 朋友轻描淡写地把我的倾诉堵了回去,但同时他告诉我“你能让别人感到放松”。当然了,这也仅仅是就外表而论,不过我的确觉得自己很少给别人带来压迫感。他的话让我意识到我并非一无是处,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我学会用不同的目光看待自己后,身高的烦恼渐渐地从我的脑海中消失了
人们否定自我是为了避免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我们只有为自己照亮另一束光,懂得自身存在价值,才能勇于面对人际关系
不必接受“属性赋予”
我小的时候,祖父经常对我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一类的话虽然不会让人产生厌恶自己的情绪,但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比如家长给孩子定性,“你是个某某类型的孩子”——精神病学家莱恩称之为“属性赋予”——实际上这将成为一种“命令”。当家长说出“你是个好孩子”时,这句话就是在命令“你必须做个好孩子”
我们不必接受来自父母等其他人的属性赋予。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活着的。设想一种情景,你的父母反对你和恋人结婚。他们没有意料到你想和这样一个人结为夫妻,因为他们对你抱有期待,“我家孩子应该如何如何”,换言之,父母试图把自己期望中的属性强加到孩子身上。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必要满足父母的期待,拒绝他们想要赋予你的属性也没有关系。或许父母会为此唉声叹气、伤心不已,但这种情绪必须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孩子无能为力
不过也有人为了不让父母伤心,选择听他们的话,断了与父母不认可的恋人结婚的念头,因为他们希望接受“乖孩子”的属性赋予,不管父母说什么,他们都会照办。可就算遵从父母的意见,放弃自己追寻的姻缘,与父母推荐的人结婚,他们将来也很有可能会后悔。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决定这样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愿承担自己决定的事情所带来的责任。假如听从父母,那么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遭遇挫折时,就可以把责任转嫁给父母
当然了,如果你希望自由地生活,不受父母等其他人的束缚,那么或许你将遭到别人的厌恶,与别人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但是,被别人厌恶是为了自由生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反过来说,倘若某个人讨厌你,那更加证明了你正在自由自在地活着
暴食症
在我看来,她之所以患上暴食症,是因为她想表明一个态度——其他方面暂且不论,就算你是我妈,你也别想控制我的体重
暴食症等神经症的症状都有其指向的“对象”,以这名女大学生为例,她的症状的对象就是她母亲,也就是说她希望通过症状引发母亲的某种回应
我很理解她,但我认为她不必用这种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直接告诉母亲“我不去”就行了。“做个好孩子”,对于母亲的这种期待或者说命令,她没必要理会
内在的自我提醒
“不要让父母失望,做个好孩子”,这种声音最初的确是从她母亲那里,即外部传来的,但不知何时变成了她内在的自我提醒。换言之,那个声音变成了“我要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一开始她只是希望达到父母的要求,不知不觉中,她却用“我必须做个好孩子”的规则把自己束缚起来了。 当孩子做出违背家长期望的行为时,或许家长会认为孩子在进行反抗,其实这不是反抗,而是主张。小孩子不擅长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只能通过成年人眼中的问题行为或神经症来表达,这往往会把他们置于不利的境地
3
来自社会的压力
我们不是独自一人活在这个世上,而是生存于社会之中,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假如有人问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到底好不好”,我会回答“我不知道好不好,但这是我的人生”,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的
即使别人——哪怕是父母——不断地粗暴干涉我们的人生,我们也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说“不”。我年轻时教过一名高中生,某一天,他对想要替他决定前途的父亲说:“这是我的人生,请让我自己来决定。”时至今日,我仍然时不时地想起他的话
保持你本来的样子
当你慢慢地不再介意别人如何看待你,觉得做真实的自己挺好的时候,你就已经完成了蜕变
再仔细想想,或许他人并未对你有什么期待。有的人很讨厌自己过斑马线时被车里的人盯着看。车里的人确实会看过马路的行人,但他们并非死死地盯着,而且绿灯亮起、车辆行驶过路口时,他们大概已经忘了刚才的行人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不必在意他人目光,也不必为之修饰自己。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到底有没有学到本领才是最重要的,别人对你的看法无伤大雅。假如别人先给你贴上了学习好、工作能力强等标签,要想符合这种形象,你就会很辛苦。有的人害怕因考不好而遭人非议,为了拿出成果而不择手段;相反,还有人为了避免被别人评价,干脆不去考试。这些做法都无聊至极
重新审视自我
阿德勒说过:“我只有在感到自己有价值时,才能鼓起勇气。”这里的“勇气”指的是直面人际关系的勇气
与之相对,讨厌自己的人为了回避人际关系,则会认定自己没有价值,所以他们拒绝喜欢上自己。因此,我们需要从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人们认为自己有价值,同时促使他们积极面对人际关系。倘若只命令他们“勇敢一点儿”,他们就会很难接受这种精神层面的鞭策
保持你现在的样子意味着停止过度修饰自己和迎合他人期待。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迎合他人——不强求自己才是最真实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后,下一步就要踏上新的旅程了。保持本真的自我并非终点,而是起点
通过对他人的贡献获取自我价值
如果你认为自己帮不上任何人的忙,甚至会成为别人的累赘,只要自己消失了,别人就能其乐融融地生活,那么你一定无法喜欢上自己
如果知道自己以某种形式为他人做出了贡献,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有价值,就能够逐渐喜欢上自己
这些事情既不是我们被迫去做的,也不是说我们明明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却要压抑内心的想法,转而去为他人做贡献,它是我们自发的行为,并且我们不期待自己的行为能获得某种回报
换个角度想一想,吃完饭后自己收拾、洗刷,不正是为家人提供了轻松一刻吗?如果能感到自己为家人做了贡献,我们还会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吗?“只有对家人有所帮助,才值得开心”,抱着这样的想法,轻轻地哼着歌,体会着贡献的滋味,愉快地做家务,看到此情此景,家人们也会来帮忙吧?
贡献意味着自我实现
他人的认可不是接受自己、喜欢自己的必要条件。即使你为了得到夸奖或感谢而去做一些事情,别人也有可能不会注意到你的付出——假如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你会很开心,反之,你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你同样无法把别人的一举一动全部收入眼底并加以赞扬,可一旦别人没有留心你的付出,你就很生气,决定再也不帮别人做任何事了,这种逻辑非常荒谬
对不寻求认可的人来说,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自我的实现,所以他们不在乎别人是否给予肯定或谢意,哪怕无人肯定或道谢,他们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极具价值和意义
无论别人关注与否,只要产生了贡献感,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了容身之处,进而喜欢上自己。我们既不是为了让别人说声“谢谢”,也不是有意识地专门去为别人做些什么,我们只不过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这些事恰好对别人有所帮助。即便是自愿做的,只要动了一丝借此获得他人认可的念头,这种行为也只能看作是自我满足罢了。比如你的朋友突发疾病、入院治疗,你急忙赶去看望他,是因为你非常担心他的状况,而不是为了去给他做点儿什么。假如是你住院了,你的朋友说怕你无聊,过来看看,这时你不会感到高兴吧?
答应别人的请求并积极地提供帮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你也不希望影响自己本来的计划。但某一天,当你决定接受别人的请求时,你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心情变得很愉快,因为你不求他人有所回报,只是觉得自己是个有益于他人的人,你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这样的自己
4
不必特意做些什么
即使不刻意寻求认可,只要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关联之中,我们就已经处于被认可的状态了。没有一个人是脱离所有人的认可而孤立生存的
一方面,“没必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无需一直受人关注”,这属于“行为”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只要生活在与他人的关联之中,哪怕什么都不做,我们也已经得到了认可”,这属于“存在”层面的问题
对自身来说,我们就算没有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也已经为他人做出了贡献。过度强调贡献的重要性会引发另一个问题:无法做出贡献的人该如何自处?或许孩子不明白,但在家长看来,孩子只要在这里就是一种贡献。哪怕他们与家长的理想相去甚远,哪怕他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哪怕他们身患疾病,孩子的存在便是贡献
把孩子换成自己心爱的人应该更好理解。只要他(她)在这里就足够了,我们不是因为他(她)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才喜欢他(她)的。同理,我们有理由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但也已经为他人做出了贡献”。话虽如此,能让自身产生这种想法也是需要勇气的
如何看待他人
要做到喜欢自己,我们就需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一些缺点,找到其中的闪光点,而且也必须学会发掘自身为他人所创造的价值,然后以此让自己产生“我在这里很好”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必须以自己在这里的生存、生活为出发点,通过他人给自己的馈赠,以及自己为他人的付出来获得
如果人们认为他人很可怕、一有机会就会陷害自己,且到处都是这种可怕的人,人们就不会想去帮助他人,因此也就做不到喜欢自己,归属感就更无从谈起了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如果自己因为紧张而磕磕巴巴,我们可能觉得对方会嘲笑自己。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当我们在听他人说话时,如果对方说得不好,我们会嘲笑他吗?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仅不会嘲笑对方,反而想要支持和鼓励对方
如果你能够想到这一层,那么你在说话的时候,不管是哑口无言还是口若悬河,就都不会产生“他人会因此而看低自己”的错觉
很多人并不是害怕某一个人,而是不管见了谁都会感到害怕。对这样的人来说,他们不会想去接近他人,也不会尝试做一些对他人有所帮助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是不是真的可怕并不重要,这些人为了逃避与他人相处,无论如何都会把他人看作是可怕的。这些逃避与他人交往的人,也必然会找到合理的解释来证实他人确实是可怕的,从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人生的课题
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什么都不用做也可以好好地生活。但孩子不可能永远依赖父母,总有一天需要通过工作养活自己。如果不工作,我们就无法获取生存必需的各种资源
与自卑感无关
此人之所以解决不了工作的课题,交友方面也一塌糊涂,并非是因为他有自卑感,也不是因为他把他人和新事物认定为不友好的
为什么他不愿意往前走呢?还是因为害怕失败。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这名男性所认为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挑战困难
这名男子在工作和交友中都会紧张并不是因为有自卑感,而是因为他把自卑感当成了回避工作和交友困难的理由
并不是因为他对朋友持强烈的怀疑态度才交友不顺利,而是他把朋友带来的麻烦当成了交友不顺的理由,把腼腆、对人说话会脸红当成了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理由
自卑情结
他对接近异性犹豫不决,本来很想谈恋爱、结婚,但由于强烈的自卑感以及恐惧,他无法将该计划付诸实施
实际上,他并不是因为有自卑感而回避了爱的课题,而是以有强烈的自卑感为理由逃避了爱的课题
5
回避人生课题的人的过去
他们并不是因为人生很困难所以什么都不做,而是先下定了决心什么都不做,然后为了让自己的这种决心正当化,才搬出了人生困难这个理由
表面上的因果论
我曾在电视中看到过这样一位女士,她提到自己之所以与丈夫的关系不睦,是因为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虐待。虽然不能说父女关系对她之后人生中的人际交往一点儿影响都没有,但这并不是她与丈夫关系不睦的主要原因。她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善夫妻关系,却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两人不和的原因,这种做法是很奇怪的
对那位女士来说,不管她过去有过什么经历都与婚后的夫妻关系无关。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可以靠现在的努力培养出来的
想要逃避人生课题的人经常会使用“表面上的因果论”。对每个人来说,人生的三大课题同等重要。但对“工作狂”来说,他们有时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而忽略了家庭。这样的人必然是工作课题优先,而且把这当成了不能努力应对人生其他课题的理由。例如有人会把忙于工作当成婚姻失败的理由。在他们看来,因为工作很忙,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家庭的温馨时光
把恋爱当作生活全部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会把恋爱当作无法应对其他人生课题的借口。他们会说自己无论是在睡梦中还是清醒时,满脑子都是自己喜欢的人,时时沉浸在被爱的喜悦中(我觉得很少有人会把“爱”的喜悦挂在嘴边),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虽然我完全不打算冒犯这种梦中才会出现的神圣的爱,但即使你真的拥有了这样的爱情,生活也还是要继续的
明明还有很多其他的人际交往关系,但在这些人眼中,只有与自己喜欢的人的关系才重要,其他的人际交往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其他人注意到他们这种轻视的态度,也会对他们敬而远之
我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对自己有信心,那么即使喜欢自己的人也喜欢他人,甚至喜欢他人胜过喜欢自己,我们也不会把这当作有威胁的大事
不想付出只想索取,在这种关系中,两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阿德勒说过:“爱情和婚姻中的问题,只有在双方完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对等的关系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该是对等的,即使是大人和孩子的关系也应该是对等的。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阿德勒的意思并不是说大人和孩子是一样的,无论是从知识和经验的角度还是从能够承担责任的角度看,大人和孩子都不可能相同。但即使大人和孩子不一样,在交往关系上也应该是对等的
有些男性会对恋人或妻子说,每周都会带她去某个地方约会,或是缺钱了尽管说等。他们如此想,也如此说。说出这些“豪言壮语”的男性可能没有注意到,他的言语表达把女性摆在了比自己低的地位上
在收入方面相对逊色并不意味着整个人都不如对方,家务活跟外边的工作同等重要。很多人因为白天在外忙工作,晚上下班回到家之前无法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有些人会想“对方白天忙工作没法做家务,晚上回到家可以做了吧”,于是让白天上班的家人晚上回到家后分担一部分家务,这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阿德勒说过:“不管男方还是女方,在结婚后想要压倒对方的想法对婚姻来说都是致命的。”
脱离了娱乐的恋爱阶段,进入了生活的婚姻阶段后,人们就不能总是带着这种自我优越感处理夫妻关系了
我们注意到,经常会有人认为,男性的保护欲能够让女性感到幸福。而我认为,只有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变得幸福,如果两人认为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就不会出现“让对方幸福”这种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做好结婚的准备呢?其实这种准备需要从恋爱阶段就开始着手。阿德勒认为其中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共同体感觉。所谓的训练共同体感觉,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上文已经提到的“学会关心他人”。像之前例子中的那名男性,为了捡眼镜差点儿撞倒自己的未婚妻,显然就是只关心自己而没有学会关心他人
选择伴侣
阿德勒提出,每个人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在心中勾勒理想的异性形象了。对男性来说,母亲就是理想的异性,因此他们在选择结婚对象时经常寻找与母亲类型相似的人
如果某位男性不幸在小时候和母亲的关系紧张,他在寻找结婚对象时就会找和母亲类型相反的女性。如果某位男性的母亲特别强势,他一直在母亲的压迫下成长,就会一直保持对女性的恐惧,完全避开与女性的交往,更不用说恋爱和结婚了。对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男性来说,其理想的伴侣则是与母亲类型完全相反的软弱顺从的女性。这种男性把经常怒吼、责备自己的母亲看成是无能的教育者,并试图逃避亲近之人给予自己的这种压力
还有些男性受母亲的影响,觉得自己很差(也就是所谓的有“自卑感”)。这种男性希望从女方那里得到支持,其理想的恋人类型应该是有母性的女性。但在恋爱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却是相反的,极具支配性和攻击性。这种男性最终可能会选择同样具有攻击性的女性做自己的另一半,因为他们认为在激烈的战斗中胜出并成为支配者的一方才是优秀的
6
准备结婚
阿德勒指出,经济稳定并不代表做好了结婚准备。比经济稳定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努力的态度
阿德勒指出,对情侣来说,双方中的一方总想教育对方、批评对方,这也是没有做好结婚准备的标志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平等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有一方总想教育对方并不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取的
双方保持平等的关系,一边试错,一边熟悉彼此的生活风格,努力应对婚姻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可以适当地解决婚姻这项课题
克服自卑感
从个人来看,人们不工作就无法生存;而从整体来看,要延续整个人类的生存,所有人都必须通过工作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阿德勒说:“有人在制作鞋子的过程中,能够感到自己对他人是有帮助的,对社会是有用的。人只有感受到这一点,才能缓解自己的自卑感。”
家务也是一种工作,而且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如果我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觉到了自己为这个家所做的贡献,那么即使没有人对自己表示感谢,我们心里也会舒服很多
尽管有人认为某项工作只有自己才能胜任,但事实上,在任何工作中都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不用把所有的事情都一力承担。但同时,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必须要有一种自己无法被取代的工作自豪感。要拥有这种自豪感,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能够感受到自己做这份工作可以为他人带来帮助
对护士来说,某位患者可能只是自己接触的众多患者中的一员;但对这名患者来说,住院并不是常态,他在这期间接触到的一名护士,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每名护士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带着这种自豪感去努力工作的话,就不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痛苦的了
信心决定成败
阿德勒:“那你还记得当初学游泳时的辛苦吗?现在游得这么好,你一定学习了很长时间吧。不管做什么,一开始都会很辛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就会做得很好。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受得住辛苦,不要总是期待妈妈来帮助自己。我相信你能做到的,不要因为他人做得比你好而动摇。”
在这段对话中,阿德勒提到了“不要总是期待妈妈来帮助自己”,以此来告诉这名少年,自己的问题基本上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当然,就像前面提到的,有些情况下我们也需要向他人求助
不要竞争
和那些总想着为他人付出的人不同,有些人努力是为了炫耀自己比他人优秀,有些人则期望通过竞争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些人不关心他人,只关心自己。另外,站在整个社会角度来看,人们在竞争中有输有赢,正负抵消,对社会整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无论何种人际关系,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一方必然会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从而影响到精神健康。那么在竞争中获胜的一方是不是就能获得精神上的稳定呢?其实并不是。竞争中获胜的一方也会背负必须一直赢下去的压力,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他们也无法安心
真正优秀的人不需要证明自己很优秀,而那些认为必须证明自己的人,正是觉得自己现在不够优秀。对任何事情来说,当其需要做出证明,就代表着其离目标相距甚远
用阿德勒的话来说,金钱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为了满足追求个人优越感的野心而去花钱的行为
做喜欢的事情不需要强迫
只要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为之努力就不会觉得痛苦
从学习角度来说,为了能够考出好成绩,学生被父母、老师反复鞭策,所以有些学生可能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但我认为,学习自己未掌握的事物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情,确实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
无论是钢琴家还是学生,抑或是每天努力工作的人,他们存在的意义各不相同,但正因为他们都拥有为他人做出贡献的目标,所以才能如此努力。如果一个人的目光只放在与他人的竞争上,觉得学习和工作都很辛苦,那就放弃好了
职业这个单词在英语和德语中分别写作“calling”和“beruf”,意思是受到神的召唤或受到某种召唤的意思。不管发出召唤的是不是神,我认为我们会从事某种职业并不是受外界强制的,也不是与他人竞争的行为,而是一种谁都无法阻止的发自内心的渴望
著名诗人里尔克曾在信中问一名年轻诗人:“请在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自己非写(诗)不行吗?”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能有力而干脆地回答“我非写不可”,那么你就根据这种需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吧。对里尔克来说,为了功名利禄写诗是他无法接受的
7
愤怒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恋爱这种感情与其他感情不同。与其说是某一天的突然心动促使双方走到一起,不如说是两人在保持良好沟通的过程中,某一瞬间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爱意。但当两人之间被愤怒的感情充斥时,爱情就已经不存在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对父亲大声吼叫的一次经历。这件事发生的起因是父亲干预了我的人生课题,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对父亲大声说话。话说出口后我自己都感觉很震惊,也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拥有贡献感的意义
工作是带有生产性的,但并不是只有生产性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我曾经从事过精神科的日间护理工作。那时,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患者们一起去买东西,做午饭。我也曾和健康的人们一起出去买菜做饭。当食材买回来后,大部分的人都因身体不太舒服而躺下休息了,并没有帮忙做饭。但是那些做饭的人并不介意这种事情,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努力展现自己的厨艺
不久之后饭准备好了,帮忙做饭的人和没有帮忙的人都凑在一起享用美食,没有人会因为不帮忙而没饭吃。人们知道,自己总会有状态不好无法帮忙的时候,健康的时候努力伸出援手,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免于工作,这是人们所默许的。我觉得,从一个社会整体来说,有这样不工作的人也不是一件坏事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娱乐也是很重要且很必要的一件事。如果说工作是人生的生产部分,那么娱乐就是人生的非生产部分
再谈归属感
即使有的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一说,但如果发觉自身能力下降,人们也必然会改变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强度。虽然每个人做出这一改变的时间不同,但都是迟早的事
老年人的问题并不在于能力衰退本身。阿德勒曾提到,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其工作能力的价值几乎是决定性的。在一个工作能力强弱决定地位高低的社会中,离开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丧失了人生价值。因此,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会度过一段失意的日子
不同于年轻时的贡献感
而古罗马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老年人不要想着再拥有年轻时候的力气,就像年轻人也不要想着拥有能与牛和大象比肩的力气一样,这些都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无论做什么都量力而行。”
如何看待衰老取决于生活风格
凯帕洛接着说:“亲爱的苏格拉底,造成这些不幸的真正原因不是年老,而是人的品格。假如一个人是明智谦恭的、随和知足的,那么即使变成老人,他也只是略有不便而已。而如果他不是,那么,亲爱的苏格拉底,无论垂垂老矣还是青春年少,对于这样的人都是难堪的。”
“活着”就是在做贡献
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生病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这样是在给他人添麻烦。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信任他人的表现,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把他人当作“伙伴”
我懂得了即使自己失去一切,这个世界上也还有这么一群人深深地关心着我,这也是我从生病经历中得到的宝贵经验
留给下一代的东西
我们不能因为胎儿没有自我意识就单纯地认为胎儿不是人。感受到胎动的母亲认为胎儿肯定是一个人,另外,因为脑梗死丧失意识的我的母亲肯定也是一个人。同理,一个人就算死了,对还在世的人来说,他也仍然一直作为原来的那个人存在着
西塞罗《论老年》一书中的叙述者名叫加图。对于自己所敬爱的人,他写道:“如果这个人去世了,就没有人可以从他那里接受教导了。”确实,我们不能从去世的人那里直接学到什么。但是,假如那个人留下了一些文字,我们就可以阅读他的思想。而且,如果我们在那个人生前曾与他有过交谈,我们也会记得他说过的话
我们的主要着眼点并不是人,而是人所说的话。哪怕是在几十年前去世的人,只要他说过的话能够强烈地触动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生存下去的力量,那么在我们心中他就永远未曾离去。而对死者来说,这也是他实现不死不灭的一种形式
8
兼顾两种生活方式
人们既要着眼未来,又要集中精力过好当下,两种生活方式需要兼顾。换言之,不管现实如何,人们都要做到“不丧失理想”和“过好此时此地的生活”的平衡兼顾
即使人生中遇到了举步维艰的情况,从长远看,或者过后回过头来看,这也仅仅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大的插曲,不是什么致命的事情
在人生路上,确实有时候会发生迷失方向的状况,我认为此时我们可以把理想当作阿德勒所说的“指引之星”,由它指引我们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进。如此一来,所有事情都发生在我们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即使遇到了暂时的挫折,我们也不会感到绝望。 如果人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执着于那些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他们可以选择暂时绕开这些障碍去做另一件事情。最终能够达成理想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一定是“幸福”
聚焦于目标
只要聚焦于终极目标,人们就任何时候都不会在一条路上走到黑,必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转向另一条可行的路。不过如果在此前的道路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那么改走另一条路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实际上,改变初心的事情时有发生。哲学家鹤见俊辅曾帮助过一名越南战争中的逃兵。有一次,一个逃兵住在了鹤见俊辅家的二楼。逃兵说,自己如果参加越战,学费会被免除,父母也会得到很好的照顾,而经过检查,他的身体很好,所以他决定立即动身前往越南。但是,在越南等待他的是要么杀人、要么被杀的残酷现实
鹤见俊辅说:“假如你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你在不断的杀人与被杀过程中思考,会得出什么结果呢?你还会遵从‘半途而废真差劲’等所谓的日本的昂扬的正义感吗?我觉得还是按照武士的正义感行动,稍微自由一点儿比较好。”
当然,人们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选择换一条路走。但是,当我们做出决定要改弦更张时,如果我们能牢牢聚焦于终极目标,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会有任何动摇。因为我们始终瞄准的是最终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做无用的事或看起来徒劳无功的事,也可以绕道而行,无论做什么,我们最终都是在朝着最终目标前进。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一直睡觉的话确实很无聊,所以不如好好享受途中的景色
我认为只做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事也是不对的。对学生来说,学习备考固然重要,但并不能牺牲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
说到目的性,机器比任何东西都要强,因为机器就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被制造出来的,所以机器只会为了实现目标而工作和运转。但人类的目的性并不是因为被不知名的力量推行向前,而是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主动朝着目标前进。在实现目标之前,我们不仅要做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事,偶尔也可以做一些无用的事,可以说这就是人与机器的区别。像机器这种纯粹追求效率的运行方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可相提并论
改变世界
不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不能把目光从自己所处的现实中移开,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时母亲因为脑梗死而半身不遂,躺在病床上,但她还是想学习德语。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一点——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自由的
让当下变得幸福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只要能感觉到自己对他人有贡献、有帮助,人就会变得幸福。幸福就是贡献感,这个意义上的幸福,我们不用等到人生结束时也可以获取
娱乐也是人生课题
手术当天早上,主刀的中岛医生对我说:“你可以不用强颜欢笑。”我回答说:“好的,我真的很害怕。”听闻此言,中岛医生开解道:“这种手术是有点儿吓人,但我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他的话一下子消除了我对手术的恐惧感
中岛医生作为一个主刀了六千多台手术的资深医生,不可能不知道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发生意外而带来生命危险,所以我不认为他真的那么自信。但是,在那个时候,我非常希望能听到这种自信的话语
我从护士那里听说,中岛医生平时都是“把医院当作游乐场”。听到这里,我的不解一下子消失了。通过与中岛医生交谈,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患者,虽然我现在面对的是生死攸关的事情,确实需要认真面对,但也没必要搞得过度紧张。尽管医生的工作十分繁重,而且给人做手术会导致他们经常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但中岛医生依然不忘苦中作乐,把医院当作游乐场享受生活。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对我影响很深
作为“现实”的生活确实需要我们重视生命中的每时每刻,但是我们没必要一直处于紧张到窒息的生活状态
旧约圣经《传道书》中写道:“万事有其定时,包括生死,人们即使劳碌辛苦也不能改变什么。”书中还写道:“对人类来说,最幸福的就是快乐地过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