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上古埃及
上古时期的埃及,上古埃及(根据埃及地形的变化。在行政上,古代埃及被分成两个部分,尼罗河谷地被称为上埃及,三角洲被称为下埃及。在行政区划上,上埃及共分22个州或称诺姆,下埃及在发展中形成20个州。从上埃及中还可以划分出一个中埃及,在人种上,古代埃及当属地中海人种。古代埃及语言也是在亚洲的塞姆语和非洲的哈姆语基础上发展,属非亚语系,即原来的闪含语系。)
编辑于2024-09-18 11:41:01上古时期的埃及,上古埃及(根据埃及地形的变化。在行政上,古代埃及被分成两个部分,尼罗河谷地被称为上埃及,三角洲被称为下埃及。在行政区划上,上埃及共分22个州或称诺姆,下埃及在发展中形成20个州。从上埃及中还可以划分出一个中埃及,在人种上,古代埃及当属地中海人种。古代埃及语言也是在亚洲的塞姆语和非洲的哈姆语基础上发展,属非亚语系,即原来的闪含语系。)
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产生,概述了黄河流域文明在史前时期至早期文明阶段的一些关键特征和发展情况。
希腊是欧洲最早出现的文明,文明被罗马所继承,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可上溯到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发展至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希腊城邦鼎盛时期。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帝国。 后成为拜占庭帝国的核心部分,以希腊语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上古时期的埃及,上古埃及(根据埃及地形的变化。在行政上,古代埃及被分成两个部分,尼罗河谷地被称为上埃及,三角洲被称为下埃及。在行政区划上,上埃及共分22个州或称诺姆,下埃及在发展中形成20个州。从上埃及中还可以划分出一个中埃及,在人种上,古代埃及当属地中海人种。古代埃及语言也是在亚洲的塞姆语和非洲的哈姆语基础上发展,属非亚语系,即原来的闪含语系。)
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产生,概述了黄河流域文明在史前时期至早期文明阶段的一些关键特征和发展情况。
希腊是欧洲最早出现的文明,文明被罗马所继承,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可上溯到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发展至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希腊城邦鼎盛时期。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帝国。 后成为拜占庭帝国的核心部分,以希腊语及...
上古埃及(根据埃及地形的变化。在行政上,古代埃及被分成两个部分,尼罗河谷地被称为上埃及,三角洲被称为下埃及。在行政区划上,上埃及共分22个州或称诺姆,下埃及在发展中形成20个州。从上埃及中还可以划分出一个中埃及,在人种上,古代埃及当属地中海人种。古代埃及语言也是在亚洲的塞姆语和非洲的哈姆语基础上发展,属非亚语系,即原来的闪含语系。)
全盛时期的埃及
帝国的创立: 新王国时期(前1550年到前1069年),是埃及国家的全盛时期和帝国时期,包括第18王朝至第20王朝。公元前1060年,在第17王朝的国王统治时期,埃及开始了驱逐希克索斯人的战争。阿赫摩斯驱逐希克索斯出埃及标志着埃及历史进入第十八王朝统治时期,从此埃及的帝国时代来临了,埃及第十八王朝建立后,埃及积极致力于对外战争,图特摩斯三世统治的第23年,哈特普苏特去世图特摩斯三世开始独立执政,对亚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里格都战役,这是通过上述的17次战役,埃及确立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一个横跨亚非两洲的帝国出现在西亚北非的。政治舞台上。并在涅帕塔城建立了统治中心埃及,一方面让他们通过宣誓的形式向埃及国王表示效忠并交纳贡赋,另一方面,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统治机构。
新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确立于古王朝时期,发展于中王朝时期到新王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日臻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王权的神话加剧,新王朝时期的国王开始采用“法老”的尊称,。二中央政府管制权限的削弱。维吉尔、库什总督(努比亚)和阿蒙第一先知(底比斯)。 2、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埃及,社会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家畜饲养业发展,采矿业发展,手工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长足发展,国内外商业贸易的繁荣是这一时期埃及社会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奴隶常用于出租或买卖,新王朝时期的贸易,促进了东地中海世界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新国王时期土地可分为4种类型,第1种是王室土地,第2种是贵族官僚集团占有或支配的土地,第3种是农民耕种的土地,第4种是神庙占有或支配的土地。新王朝时期持续不断且规模宏大的对外战争,为埃及带来了大量的战利品和劳动力。神庙约占有全国1/3的土地,神庙也赈济灾民。平衡物价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起到了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埃及社会内部形成了两大新兴的政治势力,一个是军事贵族,一个是僧侣集团。这种集团是有一些靠军功起家的新型军事贵族组成。'涅木虎"由于神庙经济成为埃及社会的主要经济类型,掌控神庙经济的祭司的社会地位迅速上升,加上神庙数量的增多,而是继私人数据增,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阶层——祭司集团。
阿玛纳时代和埃赫那吞改革 1、阿玛那时代:阿玛纳时代是指从公元前1361年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到公元前1321年图坦卡蒙死亡之间的时期,阿玛纳时代是大国势力均衡时期,是政治体系构建过程中,两个动态阶段之间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这种势力彼此均衡的交往体系之下,阿卡德语成为当地东地中海世界的通用语言。 2、埃赫那吞改革:埃赫那吞改革肇始于宗教改革,图特摩斯三世在把埃及带到帝国时代的同时,也把世界主义的观念带给了埃及。埃及的传统宗教是多神教。阿蒙·拉神。由于不断的征战,不断的赏赐,导致阿蒙神庙祭司阶级政治经济地位不断膨胀,并对完全产生了威胁,导致王权和神权之间矛盾斗争不断升级,公元前1352年,阿蒙霍特普斯是把都城迁到埃赫塔吞。并把名字从阿蒙霍特普改为埃赫那吞。自此。埃赫那吞改革开始,废除阿蒙崇拜和其他一切神明崇拜。提倡阿吞崇拜则是这次改革运动的核心内容。阿吞是以太阳圆盘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太阳光芒,光芒所及之地皆为它的统治疆域,这一点完全符合埃及世界性帝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要求,埃赫那吞在统治的第九年下令关闭崇拜其他神明的所有神庙。至此,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宣告完成。埃赫那吞死后,其子图坦卡蒙即位,改革被废止。失败的原因。第一,传统宗教思想根深蒂固,第二,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势力过于强大,第三埃赫那吞致力于国内事务致使他完全丧失了对国际事务的兴趣,导致国际地位的下降,引起统治阶级内部及广大平民百姓的不满。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虽已失败告终,但他因其独尊一神阿吞的宗教信仰,而在古代埃及乃至于世界宗教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引发了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改革。
新王国的衰落: 1、埃及对外战争频繁,第19王朝,埃及的对外战争进入以失败的进攻为特征的第二阶段,著名战役卡代什战役,利比亚人对埃及的入侵发生于第十九和第二十王朝,第二十王朝国王拉美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利比亚人再次大规模入侵埃及。但被成功阻止利比亚和埃及的冲突,一是因为利比亚和埃及领土的接壤,二是因为利比亚人的生活方式并非永久性的定居,三是气候的变化以及移民和人口的自然增长,四是利比亚人的团结和骁勇善战,新王国时期危及埃及安全的另一支力量是海上民族。由于饥荒导致海上民族把地中海沿岸富裕的国家作为他们进攻和移民的主要目标 2、新王国末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新王国末期,在遭受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双重入侵的情况下,埃及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饥荒蔓延,物价上涨加剧等。中央行政管理体系也处于瘫痪状态,社会混乱,盗墓猖獗,在内外交困下,第20王朝走到了尽头,其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新王国宣告终结。
晚期埃及
第三中间期(前1069-前664年)第二十一到第二十五王朝 1、利比亚时代(前1069-前715)斯蒙德斯在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塔尼斯创建第21王朝。第22王朝的创建者沙桑克一世,之后埃及内战不断。 2、努比亚王朝(前747年到前656年),公元前8世纪末第24王朝(前727到前715年)兴起于三角洲西部城市塞易斯,公元前663年,阿淑尔巴尼拔重新征服埃及,至此,努比亚王朝推出埃及。
后王朝时期(前664-前332年) 第二十六至三十一王朝 1、塞易斯王朝(前664-前525)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政治的建立使塞易斯王朝的经济繁荣。从赛易斯王朝开始,埃及完全融入东地中海世界,这一王朝的对外政策,表现在与势力较弱的国家联手对抗势力强国。 2、波斯入侵及公元前525年,波斯国王甘比西斯在为在征服埃及,又称第1次征服埃及。到公元前343年,波斯再一次征服埃及。
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前305-前30年) 1、建立: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了埃及,并修建了亚历山大城,将其作为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323年,部将托勒密为埃及总督,宣布为自己为埃及国王,埃及开始了希腊马其顿统治的时代。即托勒密王朝。 2、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埃及成为东地中海世界的强国,托勒密王朝的国王们保留了埃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系和原有的行政区划,公元前二世纪是托勒密王朝政治和经济的衰退时期,王室内部政变迭起,公元前一世纪托勒密王朝衰弱加剧。 3、社会经济生活托勒密王朝土地的使用情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王室土地,另一类是可转让的土地。埃及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繁荣。 4、文化:托勒密王朝是埃及文化和希腊文化的融合期,并集中表现在宗教上,一个新神——萨拉皮斯神诞生,尊重埃及的文明。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的官方语言有三种,即铭刻体埃及语、世俗体埃及语和希腊语。
文化
1、法国学者商博良发现罗塞达石碑,破译埃及文字,自此埃及学诞生。 2、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发展阶段:古代埃及语、中埃及语,新埃及语和科普特语。 3、文学教育文学由格言和规则构成,以与道德规范相关的说教为主要内容。如《阿蒙迈斯一世教谕》 4、纸莎草纸的演变,埃及的纸莎草纸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纸质书写材料,几乎与埃及文明同步产生。 5、宗教:奥西里斯的传说与来世观 特点:多神崇拜 6、艺术:坟墓是古代埃及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一是矩形墓,二是金字塔。另一个代表性建筑是神庙 ,如卡尔纳克阿蒙神庙建筑群等 7、雕刻、绘画、医学、数学和天文学等。
埃及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
前王朝时期(约前5300年到前3000年) 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的埃及人主要居住在上埃及临近河谷的沙漠地区,使用粗糙的燧石工具,以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埃及人开始农耕生活的可靠依据始于新石器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8800年到约前公元前4700年)新石器时代,埃及人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种植谷物和亚麻编织亚麻布和篮子,制作粗糙的陶器并使用各种石质工具。1 大约公元前5300年。前王朝文化在两个区域同时发展起来。下埃及文化和上埃及文化,下埃及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法尤姆a文化(公元前5450年到公元前4400)迈瑞姆达文化(约前5000年到前4100年)奥玛瑞文化(约前4600年到前4350年)马尔迪文化(约前4000年,到约前3200年),下埃及的社会经济以种植谷物的农业为主,同时也饲养家畜。并开始使用从西亚进口的青铜器。 2 上埃及文化则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塔斯亚文化-巴达里文化(约前4400年到前4000年)涅伽大文化一期或阿姆拉特文化(约前4000年到前3500年)涅伽大文化二期或格泽文化(约前3500年到前3200)涅伽大文化三期或零王朝(约前3200年到前3000年)。其社会经济也以种植谷物为主,经营畜牧业,人工制品代表有红陶或黑陶。前王朝时期上埃及的对外贸易繁荣,上埃及的涅伽大文化直接促使了第一王朝的产生。
埃及国家的形成: 前王朝时期。埃及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并且发展了铜石并用的文化,埃及人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生活转变为以畜牧和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活,从而保障了他们的食物供给,也形成了私有制形成的物质基础。埃及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剥削社会。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埃及文字是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在两河流域苏美尔文字的影响下,在涅伽大文化2期发展而来,进而形成了埃及象形文字体系。 在埃及王权产生的标志是王冠和王衔。在涅伽大1546号坟墓出土的陶片上出现了埃及最早的王衔,即鹰神荷鲁斯王衔。城市的产生是国家形成的标志之一,涅伽大城和赫拉康波里斯城,产生于涅伽大文化时期。埃及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对两河文明有所借鉴,在社会分工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王权的形成和城市的产生等诸多自身发展和两河文明的共同作用下,在涅伽大文化时期,国家首先在上埃及形成,埃及统一国家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第一王朝的第1位国王完成,即美尼斯。关于埃及国家统一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以武力统一。但新理论认为,统一国家的出现是小规模的,渐进的文化融合的结果,即涅伽大文化的向北扩展。
早王朝时期(约前3000-前2686年) 早王朝时期也称古风时代,包括第一王朝(约前3000年到前2890年)和第二王朝(前2890年到前2686年),早王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雏形期,早王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基本确立,神化王权和君权神授思想基本形成。第一王朝时期,国王主持下的塞德节庆典已经出现,象征着国王权力的强大和再生,反映了整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早王朝时期中央政府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国王直接控制地“王之屋“,这一时期最高官员是财政大臣,负责税收,第二王朝国王派瑞布森统治时期,埃及国家分裂。早王朝为古王国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第二王朝末期,在艺术风格上已经摆脱了两河文明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发展
古王国时期(前2686-前2125)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古王国时期也称古典时代。包括第三至第八王朝,古王国是古代埃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形成期,古王国时期神化王权思想得到进一步加强,国王人格的神话和完全的神话使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为了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国王还设立了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有财政部门,农业部门,司法部门。但古王国时期没有绝对独立的军事机构。地方行政组织被称为州或诺姆。埃及的水利灌溉工程,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组织完成。 2、社会经济生活。古王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为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他通过赏赐把土地分配给官员和神庙,埃及是一个农业国家,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和有利的气候条件,为埃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形成了典型的田野农业,同时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都孟文斯成为全国的手工业中心,开始出现明确的分工,尽管埃及的贸易形势以物物交换为主,但这并没有阻碍埃及国内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3、金字塔的建造。古王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空前强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中央政府组织和支配全国人力和物力的能力,这集中体现在金字塔的建造上,最早的金字塔形坟墓建筑是由第三王朝的第2位国王佐塞和他的建筑师伊普霍特普设计建造的梯形金字塔,第四王朝统治时期,金字塔的建造达到了顶峰。金字塔中最著名的一座是第四王朝第2位国王胡夫在吉萨建造的大金字塔。金字塔的主要建造者是农民建造的,一般都在泛滥季节进行,基本上都是自愿的。哈夫拉,狮身人面像 。金子塔的建造,一方面显示了第四王朝时期中央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给国家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有的金字塔都位于尼罗河的西岸。 4、古王国的衰落和赫拉克里奥坡里王朝的统治。王国的繁荣稳定持续了500余年,到公元前22世纪末,埃及开始走向衰落,大饥荒的流行是古王国衰落的主要原因,尼罗河连续多年泛滥不够充分,造成了农业的欠收,地方贵族势力不断膨胀,埃及的对外贸易中断,也是埃及经济衰落的一个诱因。宫廷政变,严重削弱王权,在统治混乱和经济衰退中,古王国终结埃及进入第一中间期。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60年到前2055年),包括第九和第十王朝,以及第11王朝的前半部分,是古代埃及历史上的第1个分裂期。【在古代埃及及历史分期上,把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叫做顽固,把国家分裂,经济衰退和文化落后的时期叫做中间期。】公元前2186年,埃及行政中心转移到赫拉克里奥坡里城。埃及进入第九、十王朝,也是赫拉克里奥坡里王朝,早期统治稳定,中后期进入内战时期,底比斯王朝即第11王朝,兴起于埃及南部的底比斯城,由泰普家族创建,经过30余年的征战,在蒙图霍特普二世统治的第46年,埃及从重获统一第一中间期自此宣告结束,埃及进入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前2009年到前1650年)。中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成熟期,包括第十一王朝后半期,第十二和第13王朝。 1、第11王朝末期,内战不断统治不稳定和第12王朝初期统治。 2、第12王朝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贵族势力斗争不断。 3、中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法尤姆地区进行垦殖,通过大力修建排水渠道,使大片沼泽变成良田,建筑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中王国时期,因红海商路的畅通,埃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更加频繁。中王国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涅捷斯逐渐形成。即”平民“。这一时期,因对外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大量战俘进入埃及社会,成为奴隶,债务能奴隶开始增多。 4 、中王国的衰落和希克索斯王朝的建立,塞索斯特里斯三世(前1870-前1831)统治时期是第12王朝的强盛期。第13王朝(前1773-前1650)是一个政权极不稳定的王朝。中王国灭亡后,埃及开始了历史上的第2个混乱时期,第二中间期(前1650年到前1550年),包括第十四至第17王朝,第15王朝即希克索斯王国。阿摩利人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埃及,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第十三王朝,仍然存在于底比斯并顺延成为第十七王朝。希克索斯王朝是埃及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时期,据可查的埃及与爱琴文明的交往也是始于此。大量的移民融入,为埃及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同时埃及的文化又被传播到国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为以后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新王国的诞生创造了坚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