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对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的评价
萨伊定律
总需求总是且必定是等于总供给,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并不否认局部的供求失衡,他只是否定全面生产过剩的失衡
凯恩斯
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偏好规律
经济可能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以至于充分就业均衡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特例
评价
萨伊定律
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
认为依靠自然经济秩序,
所有问题可以得到完善解决
论述乘数原理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形成过程
定义
自发总支出中投资、政府支出等增加分别对应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
说明
某一部门需求增加,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收入支出增加,
使国民收入增加数倍于最初增加的倍数
分析
第一部门最初增加需求A,由这种支出引起的收入增量A,
边际消费倾向b,使消费需求增加bA。
第二部门收入增加bA,消费bbA....
由收入增加带动的消费增加逐轮连续,
经济再次均衡时,增加的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为....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为什么?
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
投资总是恒等于储蓄,
而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
投资可能不等于储蓄,
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国民收入核算
由投资储蓄定义得出,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
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储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不一致,引起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经济扩张或收缩
总结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投资可能不等于储蓄,所以出现失业、危机和波动的现象
试比较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
莫迪利安尼
人的一生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
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
第一阶段的储蓄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
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 (低)的
永久收入
弗里德曼
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联系
政府减税增税若是临时的,消费者不会受大影响,只有永久性才有明显效果
什么是有效需求,在市场经济中,
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滞涨的出现是否证明了凯恩斯的
有效需求理论是不正确的
并不能,经济环境改变,理论随之改变
基本共识: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
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假设消费函数为𝐶 = 𝑎 + 𝑏𝑌,则储蓄函数为𝑆 = −𝑎 + (1 − 𝑏)
节俭悖论
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
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人转移
给穷人会提高总收入水平
能使整个社会消费倾向增加,提高社会总消费支出水平,总收入水平提高
为什么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
政府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就递减,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