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儒家
儒家的思想核心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儒家
儒学
仁
内涵
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价值原则
情感的凝聚和情感的沟通
侧重情感的沟通和情感的凝聚,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理性关联
礼
现实的社会规范和现实的社会体制
社会规范
引导社会生活及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
理性的秩序和理性的引导
社会体制
各种社会的形式组织
侧重制约忍一忍之间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这一面
区别
墨家
肯定人道价值方面,与儒家"仁"具有相通 对"礼"在总体上持批评态度
法家
倾化“礼”与“法”
道家
对“礼”与“仁”的疏离
精神世界
宗教性的维度
以“极高明”为精神取向
伦理的维度
德行完善和理性自觉之间的统一
具有综合意义的精神境界
宗教性
伦理
理想意识和使命意识的统一
人的存在
涉及人和自我的关系
具体内涵
社会领域
家国天下
政治
对仁政、王道、德治的追求
确定度量界限,建立包含自卑等级的社会秩序
对政治实践运行过程的思考往往会引向对政治规范、政治体制的注重
政治实践
注重政治实践主体的内在人格和德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治哲学
对政治主体及其内在品格德行的注重属于政治实践中实质的方面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包括建立在情感之上的人际关联,来达到社会成员彼此和谐相处
以度量分界建构社会秩序,同时又关乎社会主义
区分界限,即为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的等级和地位,使之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
形式
伦理关系
伦理实践
通过人的具体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实际行为而展现
表现在观念层面
日常生活
人的日常存在
多样的人伦关系
关乎规矩、涉及情感
日常用行
政治领域
通过确立度量分界,以担保社会秩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伦理之维
成就什么?如何成就?
人格的完善、品格的培养为目标
德行伦理
注重道德主体的完善
内在理论
旨趣在于通过人的成就,达到道德主体的完美,并进一步以道德主体的完美担保道德行为的完善
做什么,如何做?
表现为行为的关切
规范伦理
指向人的行为
与行为关系有关
把成就性、完善人格提到重要地位
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伦理规范
形而上
天人关系
强调人为天地之心
仁为天地之心
人为自然确立价值目标和价值的方向
赞天地之化育
人具有参与现实世界的生成之能力
人生活于其间的世界并不是本然的洪荒之世,而是与人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
体现了人对世界的责任意识,而且渗入了人对世界的关切意识
天人之际
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与人自身的存在形态相关
文野之别
文
文明化或具有人文意义的存在形态
野
属自然或前文明的存在状态
基本价值取向
仁者爱人,有理者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