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处理微生物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这张思维导图只包含了,关于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的相关内容。后续会继续更新剩下的内容。
编辑于2024-09-29 16:42:39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特征
细胞核具有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类别
真菌
霉菌
丝状真菌
危害
致病、污泥膨胀
结构
多细胞(菌丝内有横膈膜)
单细胞(无横膈膜)
繁殖
无性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
子囊孢子
担孢子
菌丝经过特殊的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的有性孢子即为担孢子
卵孢子
菌丝分化成形状不同的雄器和藏卵器,它们结合后形成的有性孢子叫卵孢子
接合孢子
有菌丝分化成两个形状相同,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叫接合孢子
菌落特征
大、疏松、形状结构色彩各异
常见属
毛霉属(逐级分枝状)
腐乳豆豉
根霉属(假根处分枝)
根霉加酵母菌合作为酒曲
镰刀霉属
处理含氰废水
对氰化物的分解能力强
交链孢霉属
孢子囊链式相连,单个孢子呈纺锤形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微生物
发酵
厌氧发酵(个体型)
好氧氧化(假丝型)
油品脱蜡
脱蜡对于油品的好处:降低油品的凝固点 热带假丝酵母和阴沟假丝酵母
繁殖
无性生殖
芽殖
二分裂
有性生殖
有丝分裂(营养充分)(酿造业)
减数分裂(营养贫乏)(环保业)
培养
菌落特征
表面湿润而粘滑、白色或红色
液体培养
生成二氧化碳使培养基表面充满泡沫like啤酒
培养基液面上形成薄膜或沉淀于瓶底
覃菌
大型真菌
藻类
绿藻
单细胞或多细胞绿色植物 包括:团藻、小球藻、衣藻......
硅藻
含有大量硅质、形成由两片细胞壁合成的硅藻壳体。在水中会产生香气或鱼腥味
金藻
黄群藻,发出强烈臭味使水变苦
原生动物
动物界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常见的原生动物
鞭毛虫纲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鞭毛
植物性鞭毛虫
动物性鞭毛虫
肉足虫纲
无固定形态
纤毛虫纲
表面有纤毛作为运动或摄食工具
游泳型
草履虫
固着型
钟虫
孢子虫纲
营寄生生活、寄主专一性
污水处理
胞器
排泄胞器
伸缩泡
消化和营养胞器
胞口
胞咽
运动胞器
伪足
鞭毛和纤毛
感觉胞器
眼点
微型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
轮虫
多细胞动物中比较简单的一种、以细菌、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等为食,在污水处理中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可作为指示生物。但在水源中大量繁殖时,有可能阻塞水厂的砂滤池。
甲壳类动物
水蚤和剑水蚤。以细菌和藻类为食,大量繁殖也会影响水厂滤池的正常运行。
其他
线虫、摇蚊幼虫、蜂蝇幼虫、颤蚯蚓
污泥减量化
摄食剩余污泥
初步认识微生物
分类
(病毒)非细胞生物
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
真细菌
支原体,立克次氏支原体,衣原体
蓝细菌
放线菌
古生菌
真核生物
真菌
藻类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轮虫,水蚤,线虫)
(必考)特点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速
适应性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基本特征
基本形态
球状
eg.金黄色葡萄球菌
杆状
螺旋状
弧菌
eg.霍乱弧菌
螺旋菌
螺旋体菌
大小50nm(病毒)-0.75mm(肉眼可见)
细胞结构
特殊构造
鞭毛’菌毛、性毛、芽孢、糖被(微荚膜、荚膜、粘液层)
一般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半透膜)
磷脂(甘油、磷酸、脂肪酸)
蛋白质
丝状细菌
放线菌G+
土腥味
多核单细胞
铁细菌
自养型
加速钢管和铸铁管腐蚀
硫磺细菌
自养型
腐蚀
不固着,能进行匍匐运动,含有大量硫磺颗粒
发硫细菌
固着
球衣细菌
由许多球杆装细菌通过衣鞘彼此紧靠
有假分支——好像是分支,实际上与旁边的菌丝体无关
支原体
介于一般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
无细胞壁,细胞形态多变
”油煎荷包蛋“形状
特点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对青霉素不敏感
二分裂法生殖
立克次氏体G+
横分裂
不能独立生活,专门寄生与真核细胞
代谢系统、酶系统不完全、细胞膜通透性大
细菌与病毒之间
螺旋体
细菌与原虫之间
衣原体G-
仅在脊椎动物细胞内专营能量寄生的小型G-细菌
病毒
特点
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大分子结构
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没有酶或酶系统不完善,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活细胞内寄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个体微小只有在电镜下才能看见
对大多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壳体结构
螺旋对称壳体
二十面体对称壳体结构
双对称结构
包膜结构
核壳
病毒的蛋白质壳体核病毒核酸(核心)构成的复合物,又称核衣壳
包膜
病毒颗粒
是病毒的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形式
化学组成
核酸
蛋白质
基本化学组成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病毒的增殖
一步生长曲线
复制周期
吸附
侵入
注射
脱壳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
装配与释放
培养
噬菌体培养
二元培养法
噬菌斑
动物病毒培养
实验动物
鸡胚培养
细胞培养
致细胞病变效应,蚀斑空斑
植物病毒
检测
分为
结构蛋白(在毒粒中)
壳体蛋白
包膜蛋白
糖蛋白
表面抗原,多为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启动病毒感染发生
基质蛋白
支撑包膜,维持病毒结构,介导核壳与胞膜蛋白之间的识别
毒粒中的酶
非结构蛋白(不在毒粒中)
检测
斑点试验法
噬菌斑数正比于试验中噬菌体数
液体稀释管法
双层平板法
快速玻片法
病毒颗粒在化学上表现为核蛋白
没有鞭毛的细菌(不运动):菌落较小、较厚、边缘齐整;有鞭毛的细菌(运动):大而扁平,边缘波状、锯齿状;有荚膜:表面光滑;无荚膜:表面粗糙;有芽孢:有褶皱、不透明。
性丝
参与细菌的有性生殖时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
菌毛
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
鞭毛
主要化学成分:蛋白质
菌落
菌落的形态(当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相同时,不同种类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特征时固定的)
丝状
卷发状
菌丝状
念珠状
圆形
不规则状
阿米巴状
假根状
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
小、湿润、粘稠、与基质结合松散、易被剥离、质地均匀、各部位颜色一致
菌落的描述
隆起特征描述
边缘特征描述
表面特征描述
硫细菌(多种)、硫磺细菌、发硫细菌(利用硫化合物)、化能硫细菌(氧化硫化合物)
当杆菌呈链条状形态大量存在时
+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污泥膨胀
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男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
丝状细菌有利于污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但是数量过大(特别是球衣细菌)会导致污泥膨胀
水处理最适宜的条件
溶解氧0.1mg/L
pH 6~8
温度 30℃
缺壁细菌
L型细菌(自发突变)
原生质体与球状体(人为)
支原体()
细菌染色法
死菌
正染色
简单染色
鉴别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
负染色
荚膜染色
活菌
革兰氏染色(必考)
染色步骤
子主题
(1)初染(结晶紫染液)
(2)媒染(卢氏碘液)
(3)脱色(乙醇)
(4)复染(番红染液)
染色原理
阳紫阴红
碘液,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复合物,使染料较易保留在细胞内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主要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是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的网状结构,肽聚糖层厚,交联度高,在染色中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作用引起网状结构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中不易脱色,因此呈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低,脂类物质多,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后被染上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而呈红色。
革兰氏阴性与阳性
G+阳性:放线菌(棒杆菌属,双岐杆菌属)、立克次氏体、芽孢杆菌属、梭菌属 G-阴性: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