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荧光分析法
这是一篇关于荧光分析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荧光分光光读计和荧光分析技术以及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思维导图总结了2025年高考报名本科专业,包括 13个学科门类(如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及其下设的专业大类和具体专业。通过层级结构清晰展示学科分类,并突出交叉学科和国家战略相关专业,帮助考生、教师快速了解专业布局变化,为志愿填报和学科规划提供参考。
总结主编钟赣生的《中药学》知识点,包含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21个章节的内容,由于考虑文件太大的缘故,只展示前两章药物的图片。希望对大家学习《中药学》这一课程有所帮助。
总结化学研究生必会技能,包含文献阅读、组会回报、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论文撰写,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和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十二章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P180
分子荧光
分子荧光的产生
分子的电子能级与激发过程
单重态
三重态
荧光的产生
振动弛豫
内部能量转换
荧光发射
外部能量转换
体系间跨越
磷光发射
荧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溶液荧光光谱通常的特征
斯托克斯位移
荧光发射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的现象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镜像关系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荧光寿命和荧光效率
荧光寿命
当除去激发光源后,分子的荧光强度降低到最大荧光强度的1/e所需的时间
荧光效率
又称荧光量子产率,是指激发态分子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之比,常用φf表示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长共轭结构
π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强度(荧光效率)越大,荧光的波长也长移
分子的刚性
在同样长的共轭分子中,分子的刚性越强,荧光效率越大,荧光的波长产生越长
取代基
第一类取代基
如:–NH₂、–OH、–OCH₃、–NHR、–NR₂、–CN等(常为给电子取代基)
能增加分子的π电子共轭程度
第二类取代基
如:–COOH、–NO₂、–C=O、–NO、–SH、–NHCOCH₃、–F、–Cl、–Br、–I等(常为吸电子取代基)
减弱分子的π电子共轭程度
第三类取代基
如:–R、–SO₃H等
对π电子共轭体系作用小,对荧光的影响也不明显
荧光试剂
荧光胺
荧光条件:λex = 275、390nm,λem = 480nm
荧光胺及其水解产物均不显荧光
能与脂肪族和芳香族伯胺形成高强度的荧光衍生物
邻苯二甲醛
荧光条件:λex = 340nm,λem = 455nm
在2–巯基乙醇存在下,pH 9~10的缓冲溶液中,OPA能与伯胺类,特别是半胱氨酸、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外的α–氨基酸生成灵敏的荧光产物
1–二甲氨基–5–氯化磺酰萘
荧光条件:λex = 365nm,λem = 500nm
能与伯、仲胺及酚基的生物碱反应生成荧光产物
测定无机离子的荧光试剂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温度
溶剂
酸度
荧光熄灭剂
荧光熄灭的原因
因荧光物质的分子与熄灭剂分子碰撞而损失能量
荧光物质的分子与熄灭剂分子作用生成了本身不发光的化合物
溶解氧的存在,使荧光物质氧化,或是由于氧分子的顺磁性,促进了体系间跨越,使激发单重态的荧光分子转变成三重态
浓度较大(超过1g/L)时,还会发生自熄灭现象
散射光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P187
溶液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F=2.3K'IoEcl=Kc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工作曲线法
比例法
联立方程式法
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技术P189
荧光分光光度计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激发光源、激发单色器(置于样品池前)和发射单色器(置于样品池后)、样品池及检测系统
仪器的校正
灵敏度校正
波长校正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校正
其他荧光分光技术简介
激光诱导荧光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同步荧光分析
胶束增敏荧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