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20-40 年代,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终身教育》是世界上第一部冠名为“终身教育”的著作。美国教育家林德曼《成人教育的意义》和桑代克《成人学习》《成人的兴趣》开创了心理学和学习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激发了社会科学家研究成人学习的兴趣。
20 世纪20年代,德国哲学家尤根·罗森斯托克·胡塞将儿童教育、儿童教育学与真正的成人教育进行了区分。从“终身教育”概念到成人心理和学习理论再到“成人教育学”的复兴,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理念在全球的萌芽。
终身教育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后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终身教育已成为建立一个学习化社会的象征。
1965年,终身教育的代表人物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1ifelong educ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被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终身教育的任务是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不断变化的挑战。
终身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更美好的生活”,或者是“从中吸取一切有益的东西,使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具体来讲,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新人。终身教育不仅能够使人适应各种变化,特别是经济和职业方面的变化,而且能够培养人的丰富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充实、幸福地生活。二是实现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朗格朗主张,学校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为民主而教育人这一点上,终身教育是实现真正平等教育的手段。
终身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第一,要打破“教育即学校教育”的传统思维,充分认识成人与继续教育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时代的重要性,要把成人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广义教育和所有社会成员共同进步的视野来谋划我国教育现代化路径。
第二,“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问题。不论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还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了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失去对人的学习权利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怀,任何教育改革都会失去其本质意义。
第三,应切实重视教育的“稳定器”和“动力站”功能,提高教育在社会各部门领域的地位,将教育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发展位置”。
【参考文献】李国强.保罗·朗格朗与终身教育理论——兼论西方终身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7,38(06):146-150+158.
1968年,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发表《学习化社会》,提出学习化社会是在终身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赫钦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国家的繁荣,而是个人能力的最大发展和人格的日臻完美。为此,必须对人的价值观和学习观进行变革,这一变革的目标就是创建“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不光是对所有成人男女随时提供定制的成人教育,而且是以学习和完善人为目的,以所有的制度指向于该目的的实现而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转换的社会,即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化社会”变为“学习化社会”,构成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要提供学习资源、参与教育活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充分发挥学校以外的教育制度和机构的教育能力,自觉地进行学习。
自20世纪70年代始,教科文组织始终将发展终身教育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国际战略在全球提倡和实践。
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1908—1988)执笔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进一步确认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
20 世纪 80年代是终身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体系构建的重要时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终身教育。
·二是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审视终身教育。
·三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审视教育体系。
·四是北美“成人教育学”理论走向成熟。
·五是终身教育专业知识的初步总结。
20 世纪 90 年代终身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特别是终身学习逐渐取代终身教育为各国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
·一是终身教育与早期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争论。
·二是为了加强终身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英国进行的改革成为国际上的重要范例。
·三是学习社会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
·四是人类学习奥秘探索引人入胜。
·五是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受到重视。
1996年,时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雅克·德洛尔(1925—)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在报告中,德洛尔阐述了建立“学习社会”的必要性,认为“学习社会”建立在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三个基础上,而这也是教育过程应强调的三个方面;强调学习社会必须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
1997年7月,第五届世界成人教育大会在德国汉堡召开,其主题是“成人学习:通向21世纪的键钮”。大会的目标是进一步明确成人学习的重要性,并从终身学习的观点来提高国际社会对成人继续教育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