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文文学常识
这是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思维导图,内容是从国内外和时间顺序这两方面来进行总结,是根据已学习知识点进行整理的。
编辑于2021-08-11 21:11:00语文文学常识
外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法国
亚历山大·小仲马
《茶花女》
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诺曼底号”遇难记》
意大利
但丁·阿利盖利
《神曲》
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
中
原始社会
夏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
《诗经》又名《诗三百》,据传为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采薇》选自小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春秋战国
春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曾任鲁国史官
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又称《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标志着叙事散文成熟。
又作《国语》(国别体史书)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又称《春秋外传》,《左氏外传》
记载周鲁齐晋郑越楚吴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 479年。
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贤人72,被称为至圣先师,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微言大义,春秋笔法])
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孔子晚年弟子之一
著有《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
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5年
战国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作为收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
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被奉为《南华经》,内篇七篇(为庄子所做);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
代表作有《逍遥游》《秋水》等。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
主持编撰《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杂家著作,相关典故:奇货可居,一字千金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 278年
《楚辞》《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
《孔子》,《孟子》,《庄子》等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经》(国风出自诗经,与离骚合称“风骚”)《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两汉
西汉
“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长
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目录学鼻祖
编订《楚辞》,《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
《山海经》是古代保留神话故事最多的著作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
东汉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彪之子,班超之兄
修撰《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25年—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蜀汉
曹魏
孙吴
两晋
西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
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东晋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南北朝
南朝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
撰写《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
《世说新语》的作者
北朝
220年-581年
隋
581年-618年
唐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
主要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乾元殿颂》《王子安集》
卢照邻(636-695),字升之,号幽忧子
杨炯(650年-693年)字令明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
《咏鹅》
618-650
盛唐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
与王维并称“王孟,山水田园诗人”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边塞诗人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后人称为“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著有《行路难》
床前明月光的床前指井上的栅栏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山水田园诗人
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甫(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为“诗圣”,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等名作
650-755
中唐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孟郊(751—814),诗囚,贞曜先生
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
苦吟诗人代表,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长恨歌》(七言歌行)《卖炭翁》《琵琶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有《河东先生集》
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
755-835
晚唐
836-907
618年-907年,律诗体裁兴起
五代十国
907年-979年
宋
北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其创作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王安石(1021年 -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变法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一门父子三词客 or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轼,苏洵,苏辙)。千古文学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开创豪放诗派,与辛弃疾为豪放诗派代表人,合称“苏辛”,与欧阳修合称“苏欧”,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979年-1127年
南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1127年-1279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元曲
杂剧和散曲
1279年-1368年
明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
施耐庵(1296年—1370年)
《水浒传》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演义》
吴承恩(约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
《西游记》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
1368年-1644年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 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聊斋志异》的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
《红楼梦》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
《桃花扇》、《小忽雷传奇》(与顾彩合作)和杂剧《大忽雷》
1644年-1912年
近现代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的笔名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呐喊》:故乡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老舍(1899年—1966年),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文革沉湖自杀
1951年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曹禺(1910年—1996年)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
《倾城之恋》(讲述范柳原和白流苏因为战争而成就的婚恋故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红玫瑰与白玫瑰》
“垂髫:3、4岁至8、9的儿童,豆蔻:指女孩十三,四岁 ,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0-90岁,期颐:百岁。”
性别
男
弄璋之喜:指新生儿是男丁
女
弄瓦之喜:指新生儿是女丁
莫言,1955年
主要代表作品 短篇:《春夜雨霏霏》中篇:《透明的红萝卜》长篇:《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红高粱》《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待摩西》《红高粱家族》《晚熟的人》
伤痕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班主任》
文学研究会
老舍,冰心
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1912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