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外教育史 第一章
大一中外教育史第一章思维导图,包含远古时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中华文化早期的教育、古代东方国家和早期希腊的教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章 教育历史的缘起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本源起源学说(生物学角度)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为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
教育的模仿起源学说(心理学角度)
主要代表人物:孟禄(美)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古代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把教育看做一种本能,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哲学和社会角度)
主要代表人物:苏联学者
主要观点
教育的需要起源说(即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代表人物:杨贤江
主要观点:教育方式通过言传和身教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
生产劳动的教育(地位突出,内容广泛)
1.首先需要吃穿住等生活资料——生产劳动
2.劳动工具的改进:骨针、石器
3.人工取火
4.农耕
5.渔猎
6.原始手工业
原始宗教的教育
1.自然崇拜
2.图腾崇拜
3.鬼魂崇拜
4.祖先崇拜
5.巫术占卜
原始艺术
1.歌唱
2.舞蹈
3.绘制和雕刻
三、学校萌芽
条件
1.生产力的较大发展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
3.文字的产生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类型:成均、庠
第二节 中华文化早期的教育
一、夏商时期的学校教育
夏商学校机构名称
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
二、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
主要特征(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全盛的时期)
经济上:实现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制
政治上: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度
思想意识上:由重鬼神逐渐变为重人事
“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惟官有器、惟官有学、惟官有师、惟官有书
官师合一
政教合一
西周的学校设置
1.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
乡学
2.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
大学
西周的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
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
乐:诗歌、音乐、舞蹈等
西周是家庭教育和女子教育
古代东方国家和早期希腊的教育
一、古代近东的教育
苏美尔
楔形文字
天文
数学
医学
建筑学
神庙——政治和文化核心机构(学校多于寺庙有关)
巴比伦
寺庙学校
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
文法
苏美尔文学
祈祷文
师徒传授式
天文学和数学
二、古埃及的教育
(一)学校类型
1.宫廷学校
2.职官学校
3.寺庙学校
4.书吏学校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灌输和体罚
三、早期的希腊文明和教育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
内容
军事知识为主,也注重演说能力的培养
道德教育:勇敢、正义、忠诚、智慧等
(二)古风时代的教育
雅典教师地位低的原因
斯巴达:7岁以后的儿童会被送到国家”教育场所,由 国家指定的官员负责他们的教育
雅典:1.雅典的教师是从奴隶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分 子,形成了自己特殊的阶层——教仆 2.突出的特征:民主制的公民集体及血缘关系为纽 带的宗教祭祀团体
1.斯巴达的教育
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宗 旨是培养合格的军人
尚武意识对女子也不例外,未婚 女子接受男子一样的教育
2.雅典的教育
即重视军事训练,更重视身心的协调发展
从身心和谐的观念出发,雅 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多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