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这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这个法律的起源起源于夏,伴随国家的产生地域划分统治、王位世袭制起源的特点宗法等级制度,适用于22法硕非法学学生。
这是一篇关于清朝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清代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统治的开端。该思维导图就为我们归纳整理了清朝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夏商(习惯法)
法的起源
起源于夏,伴随国家的产生
地域划分统治(“州”“州牧”)
王位世袭制
起源的特点
宗法等级制度,家国一体
刑始于兵,礼源于祭祀,(礼是礼法,习惯法的含义)
自然经济结构,公法为主
立法概况
禹刑
王命、誓
昏(己恶而掠人之美)、墨(贪以败官)、贼(杀人不忌)、不孝罪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审慎用刑
汤刑
誓(发布军令、宣布军纪),诰(对臣子的命令、指示、训诫),命(对具体事情发布的命令)
执左道以乱政,疑众;三风(巫:玩乐、淫:美色财物、乱:亲小人)十愆——惩治官员犯罪
奴隶制五刑
墨,劓,剕(汉废止),宫(南北朝废止),大辟
司法制度
天罚神判
监狱
夏:圜土、(夏台,钧台)临时性
商:圜土、囹圄、羡里
西周
指导思想:明德慎罚
宗法制度
嫡长子
权利义务关系
等级秩序
法律形式
礼
亲亲(亲亲父为首),尊尊(尊尊君为首)
五礼:吉(祭祀)、凶(丧葬)、军(行兵打仗)、宾(迎宾待客)、嘉(冠婚)
礼刑关系
礼,积极,预防:刑,事后,制裁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事立法
法定刑
九刑
九篇刑书
五刑+流赎鞭扑
吕刑
周穆王(中后期)——司寇(法官)吕侯作
贯彻“明德慎罚”
明于刑之中(以德为本,刑罚适度)
上下比罪
刑罚世轻世重(灵活处断)
不确定时从轻不从重(五刑之疑有赦)
较为完整的收赎办法(赎刑开始制度化)
主要罪名
贼(毁礼者为贼),藏,盗,奸(偷国器宝物)
政治性犯罪
寇攘奸宄,寇,本是强盗,攘,是盗窃,二者合二为一,同称为盗贼。奸宄,内乱(通奸)为奸,外乱为宄。
渎职,五过之疵,惟官(仗势)、反(公报私仇)、内(唯亲是举)、货(贪污)、来(徇私枉法)
杀人越货
不孝不友
刑法原则
老幼犯罪减免
三赦
区分主观动机:三宥
过失,眚;故意,非眚;惯犯,惟终;偶犯,非终
案件存疑从轻
三刺(刺探):刺群臣,刺群吏,刺万民
宽严适中
因地,因时制宜
类推
同罪异罚:八辟丽邦法(后世八议渊源)
民事立法
契约立法,买卖质剂,借贷傅别;大质小剂
婚姻立法
一夫一妻,多妾
目的:延续后代、祭祀祖先
婚姻成立
父母命,媒妁言
同姓不婚
六礼
纳采(提亲)
问名(问姓名,定凶吉)
纳吉(得吉兆,订婚)
纳征(聘礼,正式成立)
请期(商议婚期)
亲迎(迎娶)
婚姻解除
七出,男方或公婆可单方面解除
七出内容: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窃盗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立嫡以长,立子以贵(宗祧继承,财产继承)
司法机构
司寇
刑狱,民讼
听讼,断狱;刑钧金,民束矢
五听(察言观色),辞色气耳目
春秋
成文法公布
郑“铸刑书于鼎”
反对公布:叔向,孔子
历史意义: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p372)
战国
指导思想
一断于法
刑无等级
轻罪重刑
法布于众(否定了法的秘密状态)
《法经》
制定
内容(6篇,总则第6篇,具法)
盗法,贼法,窃货为盗,害良为贼
网法,捕法(诉讼法)审判和追捕
杂法:淫狡城嬉徙金(六禁)
特点和历史意义
法经是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上,惩治盗贼为主,反对等级,重刑主义
体例上,先列罪名再定刑法的法定倾向;为后世成文法典奠定基础
商鞅变法
措施
改法为律
连坐法
分户令
历史意义:为秦开帝业;律从此成为中国主要法典,承上启下
唐 ,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 ; 明,断罪无正条
汉 ,三恤;唐,老幼废疾减刑
夏禹,商汤,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