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秦汉美术
秦汉美术思维导图,秦汉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展现出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秦汉美术
绘画
墓室壁画
西汉
洛阳卜千秋墓
东汉
中原、华北、西北、东北、河套地区
日常生活、历史、神话、传说、天象图
帛画
长沙马王堆汉墓T字形帛画(丞相墓)
主题思想:引魂升天
艺术特色
画像石
雕刻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
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
东汉时期,形成4个中心区
以单线勾勒为主,通常采用线雕与浮雕两种技法,图像风格质朴古拙,大气浑成
典型代表
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
徐州 汉 画像石《迎宾宴饮图》
画像砖
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时类似
鼎盛时期
艺术造诣最高: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
实心的方砖或长方砖,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生动
少量神话内容,绝大多数刻画现实生活,风格清新隽永,乡土气息浓郁
四川大邑《弋射收获画像砖》
书法
秦
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的小篆,成为秦代官方通行文字
《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汉
代表性书体:隶书
两汉之际,隶书成熟时期
东汉用笔技巧丰富,有“蚕头燕尾”之称
《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史晨碑》
多用于中级的官方文书和经籍的书写,东汉还多用于墓碑
新出现书体:草书
汉代为发展初期的章草阶段
初创是为了适应快速书写的需要,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书法兴起打下基础
西汉草书是古隶的简易,称为草隶/隶草
东汉时期草书速写法成熟,称为章草
史游《急就章》
崔杜:崔瑗、杜操
草圣:张芝(字字区别、笔画分离,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
供低级的官方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及民间日常书写使用
篆书主要用于刻石、刻符(柩铭、碑额)和官方重要文书仪典的书写
雕塑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艺术特点
汉代石刻与陶俑
西汉雕塑的艺术成就,突出在大型纪念石刻及园林、陵墓装饰雕刻上
西汉大型石刻代表作:霍去病墓石刻
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像等
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在一起,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马踏匈奴艺术特点
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又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陶俑
汉代厚葬之风中,大量的陪葬明器都是木俑、陶俑或同兵马俑
表现手法以象征和夸张为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出土四川成都、新都、乐山、重庆等地汉墓的说唱俑
东汉时期代表:《击鼓说唱俑》
出土四川成都汉墓
青铜铸像
1980年,秦始皇陵西侧,铜车马
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
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建筑
建筑装饰
秦汉时代的建筑装饰门类
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瓦当
秦统一后的瓦当装饰
流行云纹,葵瓣瓦纹
咸阳、西安等地出土,四鹿纹、四兽纹、子母凤纹、鹿鸟昆虫纹圆瓦当
开始出现吉祥文字瓦当
两汉
流行卷云纹瓦当和吉祥文字瓦当
西汉末年到新莽时期:出现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四神瓦当
形象矫健活泼,瓦当中间的半球形图案越来越显著
阿房宫
秦都咸阳与阿房宫前殿是秦代大型建筑代表
阿房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天下第一宫,由第1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修建(秦)
西汉长安遗址
西安龙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
汉三宫/长安城的三组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形制布局基本符合《周礼·考工记》“面朝后市”的规制
工艺美术
青铜工艺
秦汉青铜器失去了礼器的地位,朝着世俗日用品方向发展
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方面有出色表现
长信宫灯
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工艺美术的典范
博山炉
汉代贵族墓室内常用的熏炉
代表:河北满城刘胜与妻窦绾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
玉雕工艺
西汉杰出代表:
陕西咸阳北郊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羽人骑天马玉雕
寄寓:统治者祈求长生、幻想升仙
洁白润泽的羊脂玉,圆雕而成
仙人盗药、天马行空的情节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