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总则:犯罪概念1
超级超级详细!超级超级干货!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帮助法考的小伙伴快速掌握刑法的考点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犯罪概念
定义
犯罪的形式定义
是刑法规定以刑罚惩罚的行为的,即刑法规定的犯罪的行为
犯罪的实质定义
强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
既强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又要求法律明文规定犯罪行为
犯罪定义的意义
不同的定义反映不同的犯罪观
伦理规范违反说
犯罪的本质是行为违反了基本的社会论理规范
法益侵害说
犯罪的本质是行为侵害了国家、社会或者个人的法益
二元说
犯罪的本质既违反了社会论理规范又侵害了特定的法益。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定义
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危害社会、依法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实质特征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必须是人的具体行为
因为人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对法益造成侵害,单纯的思想不构成犯罪,不能主观入罪。
犯罪必须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指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重要利益的侵害,如果某行为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构成犯罪。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
国家之所以要禁止、惩罚犯罪行为,就是因为它违反了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侵犯了国家、社会或个人的法益,破坏了公共秩序,妨害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形式特征
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有同时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时,才是犯罪。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因为某种行为之所以被刑法用刑罚禁止,就在于它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具有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则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法律后果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刑法,就应承担刑法处罚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惩罚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
犯罪是形式和实质的统一
但书规定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性质
构成犯罪不能情节显著轻微
程度
构成犯罪不能危害不大
但书规定的意义
但书规定要求认定犯罪不仅要正确定性,还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
但书规定的基本理念是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相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利。
但书规定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被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
与《刑法》第13条犯罪定义的定量要求相一致,分则条文对有些犯罪规定了程度方面的限制要求。
注意
因为符合但书规定,所以无罪,不是先构成犯罪,再适用但书规定。一旦犯罪就不会情节轻微
我国刑法的犯罪分类
根据犯罪行为是否明显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为标准
自然犯
明显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
例如:杀人、放火、强奸
特征
凭借一般经验即可得知是否犯罪
构成要件较为稳定
法定犯
以违反行政管理法规为主要特征的犯罪
例如:走私,交通肇事,洗钱
一般具备二次违法性特征
构成要件经常变动
根据犯罪行为是否危害国家安全
国事犯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附加没收财产
普通犯
危害国家安全以外的犯罪
根据是否需要被害人亲自告诉为标准
亲告罪
被害人要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原则亲告
侮辱罪
诽谤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例外: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包括自杀)转为非亲告罪
虐待罪
例外: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包括自杀)转为非亲告罪
全部亲告
侵占罪
无例外
非亲告罪
亲告罪以外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