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
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生真谛与人生方向、理想信念与崇高信念、优良传统与中国精神、价值要求与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与道德品格以及法治思想与法治素养等方面。
编辑于2024-11-19 10:10:59思想道德与法治
绪论: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
中国梦
是什么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怎么做
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
法治素养
关系(异同)、重要性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现实的 具体的
社会关系决定的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最根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
是什么
人生目的
关于自身行为 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为什么活着”
决定
道路
态度
价值选择
人生态度
对人生问题 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
生命及其实践活动 作用和意义
自我价值
个体生存发展必要条件 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社会价值
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 个体自我完善发展的保障
两者关系
相互区别 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简单了解)
概念
正确的人生观
高尚的人生追求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要性
怎么做
认真
务实
乐观
进取
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正确评价(根本尺度)
符合客观规律
促进历史进步
奉献(最根本)
能力有大小&贡献需尽力
物质贡献&精神贡献
(取决于)社会贡献&自身完善
实现条件
社会客观条件
改革开放历史机遇,中国社会发展实际
个体自身条件
客观认识自己(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素质)
什么是正确的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正确看待xx与xx)
得失
苦乐
顺逆
生死
荣辱
反对错误人生观
拜金
享乐
极端个人
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
发展大势
历史选择,人民选择
重要战略机遇期
民族自信心,时代责任感
与祖国同行
复兴时期,文化强国
责任使命,自觉
与人民同在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
学习
道路
怎么做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
超越性
科学的理想(人的主观性&社会发展客观趋势)
实践性
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时代性
特点历史时代烙印,受xx制约,随xx发展而发展
「分类」 个人&社会 近期&远期 生活,职业,道德,政治
信念
执着性
支撑性
多样性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缺钙(书上无,仅了解)
政治变质
经济贪婪
道德堕落
生活腐化
意义
昭示奋斗目标
催生前进动力
提供精神支柱
提高精神境界
概念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xxx的理论)
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民,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体系
实践,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开放,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最高奋斗目标
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立足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事业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科学社会主义
党带领人民找到的、实现中国梦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观点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辩证对待矛盾
存在对立面:理想高于现实
两者又是统一的
现实包含理想因素,孕育理想发展
一定条件下,理想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艰苦奋斗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中国梦
怎么做
立志当高远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立志做大事
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
立志须躬行
自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
实践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表现
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对品格养成的重视上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伟大xxx(创造、奋斗、团结、梦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精神谱系丰富中国精神内涵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作用
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作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不需要全背)
树立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从不合实际、不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错误和教条式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简答题四点/论述题加上后面)
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的本质)
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的特点
历史的、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选择题)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促进民族团结
多民族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
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怎么做)
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
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对党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自己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发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开放式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非课本)
勇于创新创作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非课本)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为什么,重要性)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工业革命,美英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国际竞争新优势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弯道超车。 人才:发展的第一资源 创新: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重大战略
做改革开放的创新生力军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夯实创新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改革创新实践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
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
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蕴含特定的阶级立场
核心价值观
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
精神纽带
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核与社核体系
关系
社观是社核体系的精神内核
体现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核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核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制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是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观的基本内容
(看书104~111)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社观集中体现了马义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增进理解,扩大影响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竞争力,打破西方话语垄断
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价值共识)
精神纽带,凝聚力,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所坚持和追求的价值理念
社观遵循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中国走社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观的重要源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怎么做
从xx中汲取丰富营养,充分继承和弘扬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推动xx创造性转化xxxx,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
弘扬跨越时空和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有一堆修饰词,书118)
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社观在吸收人类优秀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民主xxx等价值理念赋予社会主义性质,代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和价值理念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人民性:社观的根本特征
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站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为宗旨,竭尽全力为人民求福利、谋福利
马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当家做主 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现
经济
高质量发展
政治
人民当家做主
文化
人民是文化事业的主体
社会发展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
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理论
实践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扣好人生的扣子
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加强价值观养成,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成才成长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把社观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并推广到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
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强调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其性质、基本原则和规范 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阶级性、普遍性
相对独立性
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的 能动的反作用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的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功能
认识功能
规范功能
调节功能
道德的作用
认识
规范
调节
激励
导向
......
社会主义道德是崭新类型的道德
先进性
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
是对人类优秀道德资源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
坚持—— 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真实而强大的道义力量)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遵守社会公德
恪守职业道德
弘扬家庭美德
锤炼个人品德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含义
法律
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强制性
合法:肯定保护
违法:否定制裁
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
法定程序xxx
赋予xxx
保证法律实施
法律意识
纪律观念
道德意识
价值观念
法律的历史发展
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阶级性
人民性
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法律执行
广义
狭义
行政司法
原则
合法合理
信赖保护
效率
法律适用
司法机关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检察机关
司法基本要求
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司法原则
司法公正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法律遵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依国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意义
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 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 法制理论体系
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 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向
战略定位
工作布局
主要任务
重大关系
重要保障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什么
是历史的必然结论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最本质特征
最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充分显示优越性,增强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对掌握公权力的人形成制约,有利于预防特权思想和潜规则侵蚀
反对法律适用上的各种歧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xx以法律xx”的司法原则
依法享有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全面依法治国
违法必究&非歧视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把道德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良法善治、崇德向善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总抓手)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全面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书203~206)
维护宪法权威
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宪法的形成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
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地位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人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xx原则)(书213~215)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
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会主义法治
民主集中制
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
加强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执政
坚持依法立法
坚持严格执法
完善宪法监督
健全人大工作机制
健全宪法解释机制健全备案审查机制
健全合宪性审查机制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法治思维
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普遍适用性
优先适用性
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
权力由法定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责
权利保障
宪法保障
立法保障
行政保障
司法保障
公平正义
权利公平
主体平等
享有权利平等
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
救济公平
司法救济平等
行政救济平等
社会救济平等
程序正当
合法性
中立性
参与性
公开性
时限性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
定义
特征
法律义务
定义
特征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政治权利
选举权
表达权
民主管理权
监督权
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住宅安全权
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
休息权
社会保障权
物质帮助权
财产权利
私有财产权
继承权
宗教信仰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
教育
文化活动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目的正当性
必要限度
方式法定性
正当程序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怎么做)
尊重宪法权威
信仰法律
遵守法律
服从法律
维护法律
学习法律知识
参与法治实践(学习xxx有效途径)
养成守法习惯
增强规则意识
守住法律底线
提高用法能力
维护自身权利
维护社会利益
“径直目动”
“正道升职”
“多支持”
“超时代”
“任务乐趣”
“倒汰渍”
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