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前三章
现代汉语前三章思维导图,现代汉语是汉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经历了多个阶段。
编辑于2024-12-03 14:59:40现代汉语
绪论
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自请 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发展:春秋时代叫“雅言”汉代叫“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现代辛 亥革命后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叫“普通话”
本史转折:“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仅 国语运动”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定义: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七大语言
1.北京方言(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内部分为:新湘语(长沙话) 4.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7.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
现代汉语特点
语音方面
没有复辅音 元音占优势 音节整齐简洁 有声调
词汇方面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同音节语素多
语法方面
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 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语音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物理属性
音高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形式不同
补充造成不同音色的原因
发音体不同
发音方法不同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生理属性
呼吸器官(动力器官) 呼吸器官是由肺,气管,胸腔,横膈膜构成的能呼出气流,气流是语音的动力
喉头和声带(嗓子)(声援器官)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 块勺状软骨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带状薄膜
咽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官),咽腔是腔和口腔都能起共鸣器 扩大声音的作用。调节成多种多样的语音,主要靠口腔内各器官起作 用。
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性质中最根本属性
用什么声音与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民族,地 方不同而不同,是由使用一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语音单位
音素 辅音与元音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 m、f、d、k、zh、s等。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素,又叫母音 如a、o、e、i、u等。
补充: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从受阻与否看(最主要的区别)
从气流强弱看
从紧张度看
从响亮度看
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目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儿化音是例外
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音义作用的音高类型
第二节 辅音和声母P29
辅音的发音
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按发 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辅音可以分成七类
1.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又称平 舌音 4.舌尖中音(d、t、n、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ch、sh、r)由舌尖卷起,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 流而形成,又称卷舌音或翘舌音 6.舌面前音(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 成,又称舌面音 7.舌面后音(g、k、ng、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
辅音的发音方法 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 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声母22个, 其中辅音南母21个,零声母1个
第三节元音与韵母P45
1.元音的发音普通话的元音分为单元音(10个)和复元音(13)个
单元音发音
定义: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型(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 元音 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舌面元音
舌尖元音
卷舌元音
补充:根据以下三方面观察元音
舌位的高低
舌位的前后
唇形的圆展
2.韵母三十九个
按结构分
单元意韵母(10个
复元音韵母(13个)
带鼻音韵母(16个)
按口型分
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u、u(加点)的韵母属于开口呼(15个)
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的属于齐齿呼(9个)
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属于合口呼(10个)
撮口呼,韵母开头是u(加点)属于撮口呼(5个)
按韵尾分
无韵尾韵母(15个),没有韵尾的
元首韵尾韵母(8个),有元音i、u作韵尾的叫元音韵尾韵母
鼻音韵尾韵母(16个),有鼻音n、ng做韵尾的叫鼻音韵尾韵母
3.韵母的结构
韵头,只有i、u、u(加点)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
韵尾,只限于韵腹喉头的n,ng,i,u四个
第四节声调p64
什么是声调?
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成分,主要分为音高变化构成,声调具有区分意义
调值和调类
调值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 调的实际读音。
调值的特点
调值是由音高决定的
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补充:描写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即低、半低、中、半高、高, 依次用1.2.3.4.5表示
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
普通话的声调P65
阴平(第一声)调值55 调型:高平调
阳平(第二声)调值35调型:中升调
上声(第三声) 调值214调型:降升调
去声(第四声)调值51调型:全降调
第五节音节P73
音节的结构和特点
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最多四个)如:强
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如“我,外,语,啊”)
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但有零声母),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
补充:韵腹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
第六节 音变
变调
定义: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作变调。
两个上声相连:214+214——〉35+214 例:水果
三个上声相连(双单格):(214+214)+214——〉35+35+214 例:展览馆 三个上声相连(单双格):214+(214+214)——〉21+35+214 例:纸老虎
去声变调:51+51——〉53+51 例:上课
“一不变调”:“一,不”+去声(51)——〉阳平(35)+去声(51) 例:一定 “一不变调”:“一,不”+非去声——〉去声(51)+非去声 例:一听
“七八”变调:“七八(55)”+去声(51)——〉阳平(35)+去声(51) 例:七岁
轻声
定义:把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统称为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不是四声之外独立的第五个声调变体
轻:就音节音强而言,音波振幅比原调小,听起来声音轻些
轻声的作用:主要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区别结构、增强节奏感
1.助词:“的、地、得、着、了”和语气词:“吧、嘛、呢”问:领路的,愉快的 2.部分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例:猩猩、饽饽 3.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ABAB 例:研究研究 4.后辍“子”、“头”和“们”读轻声 例:鸽子、燕子 “原子、男子、老子、窝窝头”的“子或头”是实语素,不读轻声
儿化
定义: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音变现象。
化时后缀“几”不能成音节,只代表一个卷舌动作。
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表示感情色彩
“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位于其他词后,根据发音前面的影响,产生“音变”
文字
文字概说
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的功能: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汉字的起源:汉字是记录汉语书写符号系统
最早的三大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
原始的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萌芽的原始文字是分散的,不成系统的
汉字的特点: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汉字有超时空性
汉字的作用:社会发展、国家统一、汉语发展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前身: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两种辅助字体
补充: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
今文字:隶书
现行汉字形体
手写体
常用于楷书、行书
印刷体
宋体
楷体
仿宋体
黑体
汉字形体的演变特点:结构声化、字形定型化、书写简化
汉字结构
结构单位
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形的最小单位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形,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
部件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是汉字的基本构字单位
现行汉字中的部件,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按照现在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
按照笔画的多少划分,可以分成单笔部件,多笔部件两类
按照能否再切分成小的部件划分,可以分成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
按照部件切分先后层次划分,可以分成一层部件,二层部件
整件
根据汉字部件的多少,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就是独体字
补充: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笔顺
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先横到竖等p152
造字法
象形
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薪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异体会意字 用不同的部件组成如:武
同体会意字
合形合音会意字 如:不用为“甭”氢和硫为“巯”
形声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形声字的形旁大都是象形字
形旁和声旁的有关问题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
左形右声 如:河
右形左声 如:都
上形下声 如:芳
下形上声如:勇
外形内声如:囤
内型外声 如:问,闻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性
形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适当运用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了解形旁在古时的形体和意义,有利于对字义的理解和辨析。
形旁的表意功能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变化,有些形旁的意义不好理解;其次由于字义的演变,假借字的存在,形旁也不好理解;另外由于字形变化和位置特殊,有的形旁不好辨认了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性
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
子主题声旁的表音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提示:形声旁作用和局限性结合P157
词汇
词汇概说p200
词汇
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内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单位
语素
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虚语素: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词
实语素:即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
词汇、语法意义
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
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确定语素的方法
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的语素替代有待确认的语言单位 注意:使用替代法时应注意保持语素意义的基本一致
词的分类
按音节分
单音节语素
双音节语素
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分
成词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
不成词语素
不能够独立成词的叫不成词语素,须跟别的语素结合成词
分类
词根
表示基本意义,位置一般是自由的。如:民、语
词缀
表示附加意义,在此中位置固定。如:老、子
分类
前缀
在词根前的词
后缀
在词根后的词
按语素分
定位语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
不定位语素
词根都是不定位语素
词
词由语素构成。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要注意词跟短语的区别。短语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剩余法
区别词和语法的方法
扩展法和插入法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能扩展的叫短语)(不能扩展的叫词)
离合词:洗澡、理发
固定短语
含义
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
与之相对的叫临时短语,临时短语是词跟词的临时组合如:看报
分类
专名
熟语
成语
歇后语
谚语
惯用语
缩略语
定义: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汇
分类
简称
数字略语
词的结构类型
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
多音节单纯词
联绵词
含义
联绵词指两个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有意义的词
分类
双声词
指两个男的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玲珑
叠韵词
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如:彷徨、荔枝
其他
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鹦鹉、芙蓉
叠声词
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 如:猩猩姥姥 惊哼
音译的外来词
葡萄、咖啡
拟声词
呼呼、哗啦啦
结合p206
合成词
复合式
含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分类
联合式
偏正式
补充式
动宾式
主谓式
附加式
前加式
后加式
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什么是词义
词义是词的意义,即词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的性质
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必须舍弃具体的个别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的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词义的民族性
同类事物,在不同民族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词义的构成
概念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概念义,又叫理性义或主要意义
概念义的作用就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凡是该词所指的事概念义的作用就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凡是该词所指的事
色差义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
语体色差
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差
形象色差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
词义演变的几种途径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义项和义素
义项
定义:义项是词的理性竟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可以有多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演不适用,因此它们在在一种互补关系
义项的分类
基本义
最常用的义叫作基本义
转义
定义;其他义项一般是用这个义项自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叫作转义
分类
引申义
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
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并被固定的新义是比喻义
本义
词最开始的意义,也叫原始义
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单义词。如:煤、菠萝、清凉
补充:交际时,单义祠不受语境的限制,也不会产生歧义
多义祠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如:他的担子不轻
补充:要结合语境去看,在一定的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多义词是 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音词
清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开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首坝象 如:公式 一攻势一公事
义素
定义: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义素分析(非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