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范畴:1、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外在物质条件
2、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为的驱动机制
3、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元素,并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用户主观满意度: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
效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之间的比率
有效性: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
含义:“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程度
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的“新”应是“新的和改进的”
1、物理人机工程学2、认知人机工程学3、组织人机工程学
1895年,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早期的广告心理学主要还是服务于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后来以生产者为中心向消费者为中心转变
一、格式塔心理学原则:1、接近性2、相似性3、连续性原则4、封闭性5、简单对称性原则6、主体与背景性原则7、共同命运体
二、马克思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爱与归属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
三、《艺术与错觉》:1、制作和匹配2、图式和矫正3、秩序感:认为秩序的中断会吸引人的注意力;如果中断的出现和频率并不变换,就形成了新的秩序;超出秩序的多度和新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张力,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原
1.3.2工业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1.3.1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
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即消费者及设计师
研究现状:2011年出版第一本《设计心理学》教材,2002年成立中国欧盟可用性研究中心,2005年至2006年,举办"四轮中国欧盟产品易用性设计巡讲“
概念: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