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著作权的内容_权利
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涵盖了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两大类。一张图带你完全了解相关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帮你提高效率,赶紧来试一试吧~
编辑于2024-12-22 22:12:20著作权的内容:权利
著作人身权
概念
著作⼈身权,⼜称精神权利,是与著作财产权或经济权利相对的⼀个概念。作者对作品中体现出的⼈格 和精神享有的权利就是著作⼈身权。
著作⼈身权与⼀般⼈身权之间的关系
著作⼈身权是⼀种特殊的⼈身权,不同于⺠法意义上的⼈身权。
著作⼈身权并⾮⺠法意义上的⼀般⼈格权。任何⼈都有⼈格权,但只有作者才有著作⼈身权。著作⼈身权只属于作者,不是任何⼈都享有的,⽽且只能在与作品有关的情形下才能⾏使。
著作⼈身权与⺠法意义上的身份权也有所区别。
著作⼈身权的身份只能来⾃于对作品的创作,即只有作者才有特定的身份,⽽且这种身份也不同于⺠法意义上的身份权
发表权
概念
发表权是指作者有决定是否将其作品公之于众,于何时、何处公之于众,以及以何种形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公之于众的定义
以出版发⾏、⼴播、上映、⼝述、演出、展示和⽹络传播等⽅式披露作品并使作品处于为公众所知悉的状态。
与其他著作人身权相比,发表权的四个特点
1、一次应尽(一次性权利)
著作权法规定的“公之于众” ,是指著作权⼈⾃⾏或者经著作权⼈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
通说观点
如果第三⼈以侵权⽅式擅⾃将作品公之于众,因著作权⼈并未“⽤”,就不能认定发表权已经“⽤尽”,则著作权⼈仍拥有发表权
2、可以发⽣转移、可以转让
《条例》第⼗七条
作者⽣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或者受遗赠⼈⾏使;没有继承⼈⼜⽆⼈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使。
发表权通常不能单独⾏使,须和某种著作财产权⼀起⾏使。
三种情形可以推定著作权⼈许可他⼈⾏使其发表权:
(1)将未发表的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的原件转让
(2)同意将未发表的作品摄制成电影
(3)将未发表之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如发⾏权、信息⽹络传播权)转让
3.因作品⽽产⽣的权利涉及第三⼈时,发表权还受第三⼈制约
4.保护具有时效性
⾃然⼈的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及其死亡后五⼗年,截⽌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年的12⽉31⽇
如果是合作作品,截⽌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年的12⽉31⽇。
法⼈或者⾮法⼈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或者⾮法⼈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年,截⽌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年的12⽉31⽇
署名权
署名权是著作⼈身权的核⼼
定义
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内容
署名或不署名、决定署名⽅式(本名、笔名、别名、假名)、决定署名排序、禁⽌未参加创作的⼈在作品上署名、禁⽌他⼈假冒署名。
修改权
概念
修改权是指修改或者授权他⼈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是对作品内容作局部的变更以及⽂字、⽤语的修正。
与著作财产权中的改编权不同
改编⾏为是根据原作品的基本表达,创作出新的作品。因此,对作品进⾏修改的结果⼀旦产⽣了新作品,就不再是修改⾏为,⽽是改编⾏为
修改权的阻碍
有时要受到物权的限制
典型体现在:著作权⼈想要修改已转移给他⼈的美术作品以及建筑作品时须获得物权⼈同意(因 建筑物的修缮施⼯之需除外)
修改权的限制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个馒头引发的⾎案》侵犯著作权案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内容:作品的完整性
表现形式;内容、情节和主题思想;具有独特含义的标题;外包装
著作财产权
概念
指著作权⼈享有的⾃⼰使⽤或者授权他⼈使⽤作品⽽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性质不同于著作人身权,可以转让、继承并获得报酬
内容
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的13项权利,四个大类
复制权
著作财产权中最为核⼼的权利
定义
复制权就是著作权⼈享有的复制作品的专有权利。
将复制权定义为“以印刷、复印、拓印、录⾳、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式将作品制作 ⼀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复制行为的构成:两要件
1,该⾏为应当在有形物质载体(有体物)之上再现作品。
2,该⾏为应当使作品被相对稳定和持久地“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形成作品的有形复制件。如将⼝述作品录⾳或记录
在网上在线浏览时,计算机内存会产⽣照⽚的临时复制件,但临时复制作为⼀种客观的技术现象,且⽆独⽴的经济价值,故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为。
发行权和出租权
发行权
概念
发⾏权是指著作权⼈享有的“以出售或者赠与⽅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发行行为的构成
面向公众
以转移作品有形物质载体(有体物)所有权的⽅式
发行权用尽
含义
虽然著作权⼈享有发⾏权,但作品原件和经授权合法制作的作品复制件 ,经著作权⼈许可⽽⾸次销售或赠与之后,著作权⼈就⽆权控制该特定原件或复制件的再次流转了
思考
通过⽹络传播作品,提供下载,是否属于受发⾏权规制的“发⾏”⾏为呢?⾳乐作品⽹络传播与发⾏权⽆关
信息⽹络传播权强调权利⼈允许公众通过交互的⽅式获得作品的权利,是著作权⼈所享有的独⽴于发⾏权的权利。
出租权
法律来源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临时使⽤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录⾳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复制、发⾏、出租、通过信息⽹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出租行为的构成
只有转移作品有形载体(原件或复制件)占有的⾏为才构成出租。
提示
(1)出租权的对象: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录⾳录像制品。 (2)著作权⼈可以⾏使出租权,原件持有⼈以及被许可⼈不能⾏使出租权。 (3)经著作权⼈同意售出以后,著作权⼈仍对这些复制件享有出租权 (4)享有出租权的著作权⼈的作品仅有两种: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享有出租权的邻接权⼈仅有三 种:录⾳录像制品的著作权⼈、表演者或者录⾳录像制作者。
传播权
传播权概述
它控制的是以不转移作品有形载体所有权或占有的⽅式⾯向公众传播作品,使公众获得作品(主要体现为欣赏作品的内容)的⾏为
我国《著作权法》中属于传播权的专有权利包括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络传播权这五项权利
公开和公众的认定
只要使家庭成员和经常交往的朋友圈⼦之外的不特定多数⼈能够阅读、欣赏或以其他⽅式感知作品,就构成了公开传播⾏为
体系结构
专有权利
展览权
展览权是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对象
只有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这两类作品的著作权⼈才享有展览作品的专有权利。
表演权
表演权是公开表演作品,以及⽤各种⼿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后者一般称为机械表演权
对象
任何可被表演的作品,包括⽂字作品、戏剧作品、⾳乐作品和舞蹈作品,其权利⼈都享有表演权。
邓丽君经典歌曲演唱会案、购物⼴场播放背景⾳乐案
放映权
放映权是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的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的规定在范围上略有不同,只针对⾯向现场公众的放映权,属于现场传播权
广播权
⼴播权是“以有线或者⽆线⽅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作品,以及通过扩⾳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图像的类似⼯具向公众传播⼴播的作品的权利,但不包括本款第⼗⼆项规定的权利
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播出
信息网络传播权
以有线或者⽆线⽅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 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腾讯视频等媒体
信息⽹络传播权与⼴播权的区别
在信息⽹络传播权控制的传播⾏为中,受众可以在⾃⼰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 ⽽⼴播权控制的传播⾏为中,受众“没得选”。
信息⽹络传播权与发⾏权的区别
发⾏权控制的传播⾏为中,伴随着作品载体所有权的移转; ⽽在信息⽹络传播权控制的传播⾏为中,没有作品载体所有权移转的问题
演绎权
演绎权概述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产⽣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享有,但⾏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整理是要符合作品的创作标准的整理,如对内容完整的古籍进⾏断句和标点的整理活动就是“整理”。
并不是指⼀项具体的专有权利,⽽是⼀类专有权利的总称,它控制的是对作品进⾏演绎以及对由此形成的演绎作品进⾏利⽤的⾏为。
我国《著作权法》将演绎权这⼀类权利分解为三项,分别为摄制权、改编权和翻译权。
专有权利
摄制权
摄制权是指以摄制视听作品的⽅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学或艺术作品的作者有权许可他⼈以摄制电影的⽅式对作品进⾏改编和复制,以及发⾏由改编和复制⽽形成的新作品。
改编权
改编权是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仅仅根据原作品的思想创作出新作品并⾮受改编权控制的⾏为,只有在保留原作品基本表达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原作品创作出新作品,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改编⾏为。
案例
游戏作弊器案
翻译权
翻译权是将作品从⼀种语⾔⽂字转换成另⼀种语⾔⽂字的权利
汇编权的特殊问题
汇编权是将作品或者作品的⽚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新作品必须在选择或者编排⽅⾯体 现出独创性
著作财产权的转让、许可与质押
著作财产权的转让
在权利⼈就相同的著作财产权订⽴多重转让合同的情况下,只能参照适⽤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在多个转让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成⽴在先合同的受让⼈应当取得相应的著作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的许可
他⼈要合法地利⽤作品,原则上应当与作品权利⼈签订许可合同。 许可合同分为两类:专有许可合同和⾮专有许可合同
著作财产权的质押
著作财产权可以出质;著作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使⽤,但经出质⼈与质权⼈协商同意的除外。
出质⼈转让已出质作品的著作财产权或者许可他⼈使⽤已出质的作品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以著作财产权出质的,由出质⼈和质权⼈向国家版权局办理出质登记,质权⾃登记之⽇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