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动物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恢复
动物病理学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恢复,兽医考研和考执的全面学习资料,重点清晰内容详细,高效学习资料。
编辑于2024-12-23 09:54:58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恢复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一)原因与类型
1、生理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①废用性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
③神经性萎缩
④缺血性萎缩
(1)全身性萎缩
(2)局部性萎缩
⑤内分泌性萎缩
(二)萎缩的病理变化
(三)结局对机体的影响
二、肥大
1、生理性肥大:激素的刺激或为适应生理机能需要所引起的组织、器官肥大称生理性肥大
2、病理性肥大:在疾病过程中,为适应某种功能代偿而引起的相应组织或器官肥大,称为病理性肥大(或代偿性肥大)
三、增生
1、生理性增生:指在生理条件下,组织、器官为适应生理需要而发生的增生
2、病理性增生:指由于某些致病因子作用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增生
四、化生
1、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如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柱状上皮常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
2、肠上皮化生:主要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3、结缔组织化生:骨骼肌反复损伤可在肌肉内形成骨组织,称骨化性肌炎,这是新生的结缔组织分化成骨细胞的结果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
(一)细胞水肿
1:原因和机制:使细胞的内环境受到干扰
2:病理变化:色泽苍白,浑浊无光泽,似沸水烫过一样,质地脆弱易碎
3、结局:细胞水肿是一种可复兴性损伤,轻度水肿的细胞去除病因后可恢复正常,重度水肿的细胞可发展为细胞坏死
(二)脂肪变性
1、原因和机制
(1)脂蛋白合成障碍
(2)进入肝的脂肪过多
(3)脂肪酸的氧化障碍
(4)结构脂肪破坏
2、病理变化
器官稍显黄色
体积肿大,被膜紧张,边缘钝角
呈黄褐色或土黄色
3、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脂肪变性是一种可复性的病理过程,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
可导致糖原合成和解毒功能下降;心肌的脂肪变性,可使心肌的收缩力减弱
(三)玻璃样变性
1、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常见于慢性炎症、疤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
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性斑块和硬化纤维瘤
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常见于高血压病时肾、脑、脾和视网膜等处的细小动脉壁
3、细胞内玻璃性变性
指蓄积于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形成均质、红染的近圆形小体,通常位于细胞质内
(四)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是指在细胞间质,特别是在小血管基底膜出现淀粉样蛋白-黏多糖复合物沉淀,称为淀粉样变性
(五)黏液样变性
黏液样变性是指细胞间质内出现类黏液(黏多糖和蛋白质)的积蓄
(六)纤维素样变性
纤维素样变性是指间质原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
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
(一)坏死
1、坏死的一般病理变化
眼观,坏死早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同坏死前基本相似,不易辨认
(1)细胞核的变化
①核浓缩
②核碎裂
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
坏死洗胞的细胞质嗜酸性强,呈红染颗粒状
(3)间质的变化
早期不明显,最后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
①干酪性坏死
②蜡样坏死
(2)液化性坏死
坏死组织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而分解为液化
(3)坏疽
组织坏死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的病理变化
①干性坏疽
②湿性坏疽
③气性坏疽
3、坏死对机体的影响及结局
(1)吸收再生
组织缺损处由邻进的健康组织再生而修复
(2)脱落排除
(3)机化和包裹形成(包裹)
(4)钙化
坏死细胞和细胞碎片若未及时清理,则日后可发生钙盐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
(二)凋亡
调亡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活体内单个细胞发生的、由基础调控的、主动而有序的死亡过程,亦程序性细胞死亡
三、病理性物质沉着
(一)病理性钙化
1、营养不良性钙化
钙盐主要沉积于变性坏死细胞或其他异物中
2、转移性钙化
指由于全身钙、磷代谢障碍(高血钙)而引起的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
(二)尿酸盐沉着(痛风)
1、病因和发生机理
(1)蛋白质特别是核蛋白的摄入量过多
(2)维生素A缺乏
(3)中毒性因素
(4)传染性疾病方面的因素
2、病理变化
根据尿酸盐沉着的部位,可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有时两型可同时发生
(1)内脏型
(2)关节型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一)再生的类型
1、生理性再生
指在正常生理过程中,机体的某些细胞、组织不断衰老死亡,由新生的同种细胞补充,以保持细胞组织原有的结构与功能
2、病理性再生
病理情况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称为病理性再生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1、不稳定细胞
再生能力相当强
2、稳定细胞
又称禁止细胞
3、永久性细胞
即再生能力非常微弱或无再生能力的细胞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
(2)腺上皮再生
2、纤维结缔组织的再生
指在损伤的刺激下,受损伤处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裂增生
3、血管的再生
(1)毛细血管的再生
(2)大血管的修复
4、神经组织的再生
神经细胞没有再生能力,其损伤由神经胶质细胞再生来修复,形成胶质细胞瘢痕
二、纤维性修复
(一)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幼稚结缔组织
(二)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影响
①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
②大量的胶原纤维使瘢痕组织比肉芽组织更具有抗拉性,因而可保持组织器官的坚固性
2、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①瘢痕收缩:发生在关节附近和重要器官的瘢痕,常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
②瘢痕性粘连:多见于器官之间或器官与体壁之间发生的纤维性粘连
③器官内广泛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可导致器官硬化
④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形成肥大性瘢痕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指机体对创伤造成的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
(一)皮肤的创伤愈合
1、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早期的炎症反应
(2)伤口收缩
(3)肉芽组织的增生和瘢痕组织
(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2、创伤愈合类型
(1)一期愈合
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严密的伤口
(2)二期愈合
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或伴有感染的人创伤
(3)痂下愈合
多见于皮肤擦伤,创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凝固
(二)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是指骨折后局部所发生的一系列修复过程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或再塑
(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全身因素
(1)年龄因素
(2)营养因素
(3)药物因素
(4)某些疾病的影响
2、局部因素
(1)感染与异物
(2)局部血液循环
(3)神经支配
(4)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