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53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53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助力您通关法考,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85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 国家基本制度135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108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53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53
一、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53
(一)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3.思想条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4.法律条件【制度的发展、形式的分化、各部门的高度统一】
(二)英,法,美等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1215《自由大宪章》、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
2.美国【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76《独立宣言》、1787宪法、1791《权利法案》】
3.法国【1789《人权宣言》、1791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
4.日本【1889《明治宪法》、1946《日本国宪法》】
5.德国【1919《魏玛宪法》、1949《德国基本法》
前者标志着资本主义宪法的新发展,推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宪法向现代资本主义宪法的过渡
(三)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特征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
2.资本主义的根本政治原则
3.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四)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
1.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2.增加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
3.形式上重视人权保障
二、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60
(一)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17.11~1918.7“十月法令”、1918《苏俄宪法》
(二)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特征
1.明确规定国家性质
2.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3.直接确认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4.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
5.保证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63
一、清末预备立宪63
1908.8《钦定宪法大纲》、1911.11《十九信条》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4
1912.3.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2.规定人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三、北洋军阁和国民政府的宪法65
(一)北洋军阀时期的宪法
4.《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流产)
3.《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2.《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1.《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二)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宪法
1.《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
2.“五五宪草”1936(未生效)
3.《中华民国宪法》1947
四、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68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三三制”】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70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0
(一)制订背景
(二)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规定国体,奋斗目标
2.确认人大为政权组织形式
3.取消特权,没收官僚,土改
4.规定军事制度以及政策原则
5.规定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1954年宪法 71
(一)制定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形式的变化
1954.3毛泽东提交宪法草案
1954.9.30通过
(二)主要内容
1.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为基本原则
2.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作了规定
3.对国家制度作了更加完备的规定
4.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三)鲜明特点
1.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体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3.反映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
(四)历史地位和意义
三、1975年宪法 74
(一)修改背景
宪法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二)主要内容和历史评价
1.“以阶级斗争为纲”
2. 人大以“工农兵代表为主体”,取消国家主席
3.减少权利和自由,强调义务
4.限制个体,强化公有制
5.肯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
四、1978年宪法 75
“文革”结束
进步性
恢复权利,健全机构
局限性
未能完全摆脱“文革”
(三)两次修改
五、1982年宪法 76
1.修改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主要内容
1.确立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2.完善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3.总结历史经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完善国家机构体系
3.基本特点
在54宪法基础上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
总结建国以来经验
吸取“文革”教训
六、1982年宪法的五次修改 78
1.1988年【确认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修改土地政策】
2.1993年【1992邓小平南巡】
3.1999年【入世】
4.2004年
5.2018年
1.确立科发,习思地位
2.调整充实中特布局,第二个百年目标内容
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举措
4.充实完善革命,建设内容
5.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内容
6.充实和平外交政策
7.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
8.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修改国家主席任职规定
10.增加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11.增加监察委员会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