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思维导图:包含二战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1933,2.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及不断发展,3.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等
编辑于2022-05-17 14:09:15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二战的背景
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 ②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 ③主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④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⑤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使德国免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1933
1. 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2. 爆发:1929.10.24 美国"黑暗的十月" 经济危机爆发
3. 影响
美: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
德: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希特勒领导的法 西斯组织纳粹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日: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军部法西斯势 力的军官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 政党内阁,确立军部执政地位,鼓吹对外扩张
德日走向建立法西斯专政, 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
2. 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及不断发展
(1)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 法西斯势力的膨胀
德国
1932,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1,希特勒为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德国建立,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第二年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日本
1931,九一八事变
1936,广田弘毅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亚洲出现世界 大战策源地
1937,全面侵华战争
(2) 法西斯主义的特征
1|||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2|||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3||| 对内:独裁统治。
4||| 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3.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和日本,中国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意大利 埃塞俄比亚
1935.10意大利宣战埃塞俄比亚 1936,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 1941,埃塞俄比亚解放
西班牙内战
1936 西班牙内战,德意干涉 共产国际提供援助,"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1939 马德里被攻陷,共和国政府灭亡,佛朗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 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936.10德意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1936.11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西班牙内战时意大利也加入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日本轴心"
30年代初,欧亚分别出现两个战争策源地, 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
4. 绥靖政策
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要求
美国在30年代实行"中立"政策
使法西斯国家的侵掠行径一再受到纵容
慕尼黑阴谋
1938.9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将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
影响: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野心膨胀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5.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6. 历史原因:德、意、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力图摆脱其束缚。
二、二战的过程
1. 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2. 爆发
(1)亚洲阶段:大战的发生(1931-1938)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②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③影响: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2)欧洲阶段:大战的扩展(1939-1941)
1||| 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徳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
9.1 德国闪击波兰不宣而战
9.3 英法对德宣而不战,随后西线出现“静坐战”。
后续结果: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华沙沦陷,波兰灭亡。
2||| 欧洲西线战场形势: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1940年
4月 德国攻陷挪威、丹麦
5月-6月 德国逼降荷兰、比利时;突进法国(敦刻尔克撤退)
为以后盟国反攻保存实力
6.22 法国投降
7月-9月 不列颠之战
二战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空战
1940.7希特勒下令执行海狮计划,英国胜利,希特勒发动战争首次失败
结果:德国不得不放弃侵略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制定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3. 扩大
全球阶段:大战的尾声(1941.12-1945)
(1) 苏德战争: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1941年
6.22 苏德战争爆发 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开始合作。
8月 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苏联宣布支持宪章。
1941.10-1942.1莫斯科战役(苏德战争第一次大会战)
德国向莫斯科发动进攻
苏联军民顽强抵抗,严冬来临,德军缺乏御寒设备,德军失败
是德国陆军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2)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1941年底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8 英美对日宣战,战争达到最大规模。
(3) 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
1942年
1942.1.1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
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对反法西斯战局变化也有深远影响
1942.6 中途岛战役,美国以少胜多
1942.4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进行轰炸
1942.6.4日本向中途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发动进攻
日本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转折
1942.10 北非阿拉曼战役,德国惨败
北非战场的转折
1943年
1943.5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1943.9 意大利投降,对德宣战
1943.11美英中《开罗宣言》日本侵占的领土归还中国
1944年:6.6 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4. 结束:1945年
1945 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消灭
1945.4.30希特勒自杀,5.8德国投降
1945.7中美英《波茨坦公告》
1945.8.6和8.9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8.8苏联对日宣战
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5. 性质
从战争发动者的动机来看,二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从战争的抵抗者来看,二战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独立。
③审批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④对徳、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⑤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⑥成立联合国。
(3)评价
①积极性: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a.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局面开始。
b.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
②消极性: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和霸权主义,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联合国成立
(1)时间:1945年10月24日。
(2)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3)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5)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6)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有利于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对欧洲:欧洲在二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3)对苏联: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因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赢得很高的威望。
(4)对国际格局: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