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工具
想挖掘企业竞争优势?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不容错过!它把企业活动分为基本和支持性活动,通过剖析各环节及相互联系,帮你找准创造价值的关键所在。企业据此优化流程、整合资源,实现降本增效与差异化。助你明晰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赶紧来用!
这是一篇关于数据治理服务解决方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实施路径,数据治理总目标,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这是一篇关于DeepSeek官方提示词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英翻译专家,模型提示词生成,宣传标语生成,文案大纲生成,诗歌创作,散文写作,角色扮演(自定义人设),分类,结构化输出,内容分类,代码生成,代码解释,代码改写。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者如何防止被架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防范,深入一线,掌控三人,把控三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世界500强企业经典管理法则导图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概论
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层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阅读笔记
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企业投资管理
十二种激励方式
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工具
一、概念含义
1.1 基本思想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提出。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涵盖生产、销售、进料后勤等,支持性活动包括人事、财务等。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活动是竞争优势的组成部分,其与经济效果的结合方式决定企业成本竞争能力和对买方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竞争对手价值链的比较能揭示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
1.2 价值链的三个含义
1. 企业各项活动密切相关,如原料供应与生产制造相互影响。
2. 每项活动都能为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价值,例如优质服务可提升企业信誉。
3. 价值链不仅包含企业内部活动,还包括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外部活动。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上下游企业间、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间都存在价值链联结,且每个环节都会影响企业最终价值。
1.3 内涵
该模型用于分析企业竞争态势,企业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为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两种。将企业活动分解,考察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企业认清自身在价值链上的优劣环节,从而调整结构,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主要内容
2.1 价值活动
2.1.1 基本活动的五种类型
1. 进料后勤: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如原材料搬运、仓储等。
2. 生产作业: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如机械加工、组装等。
3. 发货后勤:与产品发送给买方相关,如产成品库存管理、送货车辆调度等。
4. 销售:涉及引导买方购买的活动,如广告、促销、渠道建设等。
5. 服务: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的活动,如安装、维修、培训等。
2.1.2 支持性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
1. 采购:购买企业价值链所需投入的活动,包括生产原料和研发设备等的采购。
2. 研究与开发:包含各项改善产品和工艺的活动,存在于企业多个部门。
3.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人员招聘、培训、报酬等活动,支撑整个价值链。
4. 企业基础设施:由总体管理、财务、法律等活动组成,通过整个价值链起辅助作用。
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2.2 价值链内部联系
价值链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系统,联系通过最优化和协调一致带来竞争优势,反映活动间的权衡取舍和协调需求。联系数量众多,包括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之间、基本活动之间的联系,对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常难以捉摸。认识和管理这些联系需要信息系统支持,且管理难度较大,能够有效管理联系的能力可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2.3 价值链纵向联系
联系存在于企业与供应商和渠道的价值链之间,即纵向联系。供应商和渠道的活动会影响企业活动的成本或效益,反之亦然。企业与供应商、销售渠道协调和优化联系,可增强竞争优势,但因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独立性等因素,利用纵向联系存在一定困难,现代信息系统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4 影响价值链的景框
影响价值链的景框包括细分景框、纵向景框、地理景框和产业景框。广阔景框可利用内部活动和价值链间的相互关系,但会产生成本;狭窄景框可针对特定目标优化价值链。不同景框与竞争对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