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 第四章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超详细思维导图 ,结合了小明、粉笔、山香教师招聘教材及试题综合形成的思维导图。层级结构清晰,知识点齐全。后续会全更部跟新。
编辑于2025-01-16 18:14:22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人,完整的人,具有独特意义的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具有社会意义
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自身的特点
①可塑性
②依赖性
③向师性
教方面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是教的客体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依据: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主观能动性是创造性的最高表现
①独立性(自主性)
自行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自觉性(主动性)
针对情境做出反应
③创造性(最高表现)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①和成人不同: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②有潜能:具有巨大的潜能
③有需要: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主要权利
受教育权
1. 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67
2. 学习权
3. 公正评价权
人身权
1. 身心健康权
2. 人身自由权
3. 人格尊严权
姓名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名誉和荣誉权
4. 隐私权
5. 名誉权
6. 荣誉权
财产权
1. 财产所有权
2. 继承权
3. 受赠权
4.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5. 著作权
关于儿童权利的确认
《日内瓦儿童宣言》第一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权利的正式确认
《儿童权利公约》 口诀:无尊尊最佳利益原则
无歧视
尊重儿童尊严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
儿童利益最佳
无尊尊最佳利益原则
学生的义务 口诀:三遵守一努力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三遵守一努力
教师
概述
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法》
考点区分
教师是专业人员→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最早规定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教书育人:教师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教师职业促进个体化和社会化的职业
地位 口诀:正经法专
政治地位
教师社会地位的前提
经济地位
最直观的表现
法律地位
专业权利,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
专业地位
内在标准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非职业化: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西周“学在官府 政教合一”
职业化:教师是独立职业,私学
专门化
标志:师范机构的出现,16世界诞生于法国-拉萨尔师范学校
我国:清末 1897 盛宣怀 南洋公学
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师范学校,标志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专业化:1966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被视为一种专业工作,教师是专门职业
教师的职业角色
最大的特点是“多样化”
版本一
传道受业解惑者,学生心灵培养者
设计、组织、指导、管理、促进
终身学习者、学者、反思研究者
榜样
平等中的首席
信息源
版本二: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
教学与行政角色:教学人员、课堂管理者、社会榜样、青年团体工作者、社会代表、办事员
这一角色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知识、组织教学活动以及管理班级秩序等方面的功能。教师需要准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同时也要维护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心里定向者:人际关系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临床医师等
在这个角色中,教师被视为学生的心理导师和支持者。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处理学习压力,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
自我实现角色:助人者、学者、父母形象、学习者、寻求权利者、寻求安全者等
这一角色指的是教师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方面的追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一角色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版本三:教师角色冲突
楷模和普通人、令人羡慕职业和地位低下、教育者和研究者、教师角色和家庭角色
角色妳散性和模糊性、不同团体的不同期待、受雇地位和自主性、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多元文化、边缘地位
教师形象 口诀:道文人
道德形象:最基本的形象
文化形象:核心
人格形象:学生疏远老师的首要因素
道文人
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
目的全面
任务多样
对象差异
创造性
因材施教
方法多样
教育机智
连续性和广延性
时间上是延续的,不间断的;空间上的广延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个体性和群体性
综合性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多方面教育影响
EG:教师必须具备健康体魄、农人身手、科学头脑~(首选综合性,次选复杂性)
教师的威信
实质上和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分类 口诀:权信
权利威信→基础
信服威信基本条件教师真正的人格力量
结构 口诀:情人学思
情感威信、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思想威信
影响因素
客观:各主体对教师的态度←社会对老师的态度(最主要的因素)、教育性质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工作的任何和态度
主观(起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思想品德、心理、业务能力、社交、利益、工作作风、第一印象等
建立途径
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条件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捷径
教师威信的形成
良好的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基本条件
良好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有效途径
仪表举止、生活习惯和作风→必要条件
良好的第一印象→捷径
严格要求自己和自我批判→精神动力
教师的权威 口诀:角色学人格
角色权威(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前提)
学术权威(对学生进行智慧征服的基础)
人格权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
教师教书育人要处理好的三大矛盾
1、教书与育人的矛盾
寓思想教育与知识中
寓思想教育于各教学环节中
寓思想教育于师生交往中
2、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矛盾
3、言传与身教的矛盾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学术研究权(科学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权(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做题关键词“个性、因材施教”
4、获得报酬
按时获得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学生的榜样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师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防止任何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行为。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职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
道德素养
三爱两人一终身
知识素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
实践性知识=政治理论知识
考点区分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体现的是教师要具备知识素养 多选题选择: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自我教育和反思能力
身心素养
身体和心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的专业素养
版本一
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决定性因素是 学科专业素养,教师胜任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1、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了解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发展脉络
3、了解该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养
从知识的构成说,由两部分组成: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
1、先进教育理念
2、良好教学能力
3、一定研究能力
教师人文素养
版本二 王道俊
1. 高尚师德素养
2. 宽厚文化素养
3. 专门教育素养
4. 健康心理素养
版本三教师的专业性
1. 专业意识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期望、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
2. 专业态度
对教育:甘为人梯
对学生:诲人不倦
对同事:协同施教
对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3. 专业知识
4. 专业技能
5. 专业品质
广泛的兴趣、情感、乐观精神、沉着冷静耐心等
补充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深切的人文关怀
严谨的科学精神
教师的人格特征
自我意识
三观
兴趣、品格
创新精神(设计灵活多样)
教学思想开放
教学信息传输经济便捷
重视发散直觉思维
将学生知识转化为创造力
用教学反馈的信息调控教学
良好的情绪
教师的专业发展
内涵: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个体专业发展,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内容
1. 专业理想建设
理性支点、专业自我精神内核、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和灵魂
2. 专业知识的拓展
本体、条件、通识、实践(政治理论)知识的拓展
3. 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外在表现、评价教师专业性核心因素
4. 专业自我的形成
5. 专业人格的形成
6. 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阶段
叶澜
1. 非关注
2. 虚拟关注
3. 生存关注:人际
4. 任务关注:教学、课堂、学生成绩提高
从“我能行吗”→我怎样才行
5. 自我更新:关注学生整体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福勒
关注生产:人际
关注情境:学生成绩、如何完成任务、例如:思考反思如何设计内容、教学信息、 教学实践
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钟祖荣
准备期(新手教师)、适应期(合格教师)、发展期(骨干教师)、创造期(专家)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理性取向:学习知识
实践反思取向:写日记、反思、访谈、观察、专辑、文献分析等
最重要的途径
生态取向:教师群体合作,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培养和成长途径
师范、在职、自我教育、同伴互助
观摩分析、微格教育、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训练、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学科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
师生关系
概述
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关系
主要类型
社会关系
特点:规范性和稳定性
包含:代际关系、道德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组织关系
教育关系
特点:形成性
包含: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
心理关系
特点:昵散、情境
包含: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
伦理关系
道德关系
最高层次
表现
以青年一代为成长目标的社会关系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师生关系主体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的心理关系
内容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人格上的平等
道德上的相互促进
特点
双向性
效应性
动态性
不对称性
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一种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师领导方式
里皮特怀特
强硬专断
班级一切活动有教师一人计划,件事、学生无条件接受、不表扬
仁慈专断
班级一切活动由教师指示,受部分学生爱戴,我为班级的一切工作标注,爱他看透会恨他
放任
民住
勒温
专制
民主
心理和行为特征:平等、开放、互助
放任
新型师生关系
特点
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心理相容
影响因素
教师
教师素质:核心因素
对学生的态度
领导方式
人格
智慧
学生
环境
人际关系环境
课堂组织环境
良好师生关系发展的顺序
接触
亲近
共鸣
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