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讲述了概念、三要素、形态、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等。
编辑于2021-08-16 14:44:45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概念:(要背)
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以服务教育实践。
教育学的 萌芽阶段
中国的教育思想
孔子 (书本P26表格要看)
1||| 《论语》
2||| 有教无类(体现教育的平等思想)
3|||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4||| 因材施教
5||| 世界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6||| 学思结合
7||| 社会功能:提出”庶、富、教“观点,认为 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要素,庶与富是前提, 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8||| 个体功能: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
1||| 性善论
2||| 明人伦
3||| 大丈夫
荀子
(1) 性恶论
(2) 化性起伪
(3) 闻——见——知——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墨家(墨子)
1||| “兼爱”“非攻”(和平思想)
2||| 人性素丝说
3||| 三表法
4||| 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说知(最重要的途径)
道家
绝圣弃智,愚民,绝学无忧
遵循自然原则,一切任其自然
法家
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记》(乐正克) (书本P27-28表格要看)
1||| 地位: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 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 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4||| 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5||| 循序渐进
6||| 启发式教学思想
7||| 教学相长
西方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要背)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柏拉图
《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
1|||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2||| 《政治学》《论灵魂》
3||| 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4|||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5||| 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
6||| 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7||| 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文雅教育)
昆体良(古罗马)
(1)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2) 《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3) 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4) 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教育学的 独立形态阶段
培根 “培根首提出, 归纳第一人”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科学归纳法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 “夸的独立与大泛, 班级百科循自然/五法”
1||| 1632年,《大教学论》, 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 “泛智”教育,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3||| 班级授课制(萌芽于昆,形成于夸), 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4||| 教育适应自然
5||| 教学原则
直观性
系统性(循序渐进)
量力性
巩固性
自觉性
6||| “教育学之父”
卢梭 “卢的自然爱弥儿”
《爱弥儿》系统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自然后果法
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
康德 “康德首讲授”
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 “齐心发展,结合双德”
1|||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2||| 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或自然发展)
3||| 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4||| 《林哈德与葛笃德》
洛克 “洛克白板话绅士”
“白板说”:……来自后天
《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赫的普教传规范, 两基三心四阶段”
1||| 1806年,《普通教育学》
2||| 上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3||| “教育性教学”概念
4||| 两个理论基础:心理学和伦理学
5||| 传统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教师在课堂讲教材)
6|||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清楚)、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小明/清联系小方)
7|||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8||| 他的思想是传统教育的思想,他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所以从思想上进行 划分,他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生在现代,我们又把他叫作“现代 教育之父”。时间上他是现代的,思想上他是传统的
教育学发展的 多样化阶段
国外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
(背下来):教育的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重视实科教育
梅伊曼与拉伊
两伊:实验教育法
杜威 (一/三中心/四 即/五步教学法)
1|||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2||| “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3|||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还提出学校即社会
4||| 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境
确定疑难所在
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
验证这个假设
5||| “现代教育代言人”(注意:不是之父)
6||| 《民主主义与教育》
7||| “教育无目的论”
8||| “从做中学”
克鲁普斯卡娅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
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平行主义
中国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 (蔡五育)
1||| 五育并举
军国民教育(体育)
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世界观教育(哲学思想教育)
美感教育(美育)
2||| 主张美育代宗教
3||| 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4||| 主张教育独立(经费/学术/行政/宗教独立,不受经济、政治、文化干扰)
5||| 毛泽东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杨贤江
编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晏阳初 (晏平民/ 三大方式/ 四大教育)
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三大方式
家庭式教育
学校式教育
社会式教育
四大教育
文艺教育(针对“愚”问题)
生计教育(针对“穷”问题)
卫生教育(针对“弱”问题)
公民教育(针对“私”问题)
陈鹤琴 (活鹤琴)
活教育
(背下来)活教育的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创立中国第一个幼儿研究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陶行知 (陶生活)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提出“教学合一”思想,后来把“做”融入其中,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毛泽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万世师表”
教育学的 理论深化阶段
赞可夫 (高度赞发展)
《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 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
高速度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 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 (纳来发现结构)
强调学科结构
倡导发现学习
瓦根舍因 (瓦根找饭粒/范例)
范例教学理论(个别——一般)
苏霍姆林斯基 (全面和谐活斯基)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卢姆 (姆有掌握目标)
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背)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忍动情)
巴班斯基 “巴班教学最优化(教学过程)”
(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