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脂类代谢
这是一篇关于脂类代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血浆脂蛋白代谢,磷脂代谢,胆固醇的代谢,脂类分解,脂类合成。
编辑于2025-02-10 14:26:03脂类代谢
脂类合成
不饱和脂肪酸
概念
至少有1个双键的脂肪酸
包括
软油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分类
按双键的数量分
单不饱和脂肪酸
只有一个双键
多不饱和脂肪酸
双键≥2个
按人体自身是否能合成分
必需脂肪酸
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
包括
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非必需脂肪酸
人体自身能合成
包括
软油酸、油酸
前列腺素(PG)
概念
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花生四烯酸是前列腺素的前体和合成原料
意义
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
脂肪酸的合成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脂肪酸合成
甘油三酯合成代谢
概述
合成部位
肝
合成能力最强的器官
脂肪组织及小肠
亚细胞部位
细胞质
合成原料
甘油
来源于糖酵解中的3-磷酸甘油醛
脂肪酸
来源于乙酰CoA
代谢特点
肝内合成、肝外储存
肝内不能储存甘油三酯,需要运输至肝外组织(如脂肪细胞)储存
合成途径
甘油一酯途径和甘油二酯途径
关键酶
脂酰CoA转移酶
存在部位
肝、脂肪组织、小肠
作用
将脂酰CoA的脂酰基转移到甘油的羟基上
合成途径
脂类分解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概念
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逐步水解→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
过程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HSL受多种激素调节
甘油的利用
利用部位
主要是肝
甘油激酶活性最高
脂肪和骨骼肌不能很好地摄取利用甘油
甘油激酶活性很低
利用过程
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血液运输→肝、肾、肠等组织利用
甘油→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糖代谢→分解或异生为葡萄糖
饱和脂肪酸的分解(β-氧化)
概述
游离脂肪酸的运输
脂肪动员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在血浆中运输
血浆清蛋白可与游离脂肪酸结合→血液运输→心、肝、骨骼肌
氧化脂肪酸的部位
肝、心肌、骨骼肌的能力最强
脑不能氧化脂肪酸
脑只吃糖
脂肪酸氧化的过程
氧供充足→脂肪酸活化→转移至线粒体→β-氧化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
反应位置
线粒体外膜
催化酶
脂酰CoA合成酶
原料
脂肪酸、HS-CoA、Mg2+
能量消耗
一分子脂肪酸活化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ATP→AMP)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反应位置
线粒体外膜
关键酶
肉碱脂酰转移酶I
脂肪酸的β-氧化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能量
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概述
酮体包括
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
甲乙丙丁
合成原料
乙酰CoA
合成部位
肝脏
代谢特点
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生成酶系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HMG-CoA合酶、HMG-CoA裂解酶、β-羟丁酸脱氢酶、乙酰乙酰脱羧酶
利用酶系
心、脑、肾、骨骼肌
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心、脑、肾
乙酰乙酸硫激酶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概念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代谢的中间产物
酮体是肝内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重要形式
脑组织
心肌、肾、脑组织能有效利用酮体
葡萄糖供应充足时→脑组织优先利用葡萄糖供能
葡萄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
糖尿病
饥饿/糖尿病→脂肪动员↑→酮体↑
严重糖尿病患者→血中酮体含量可超出正常人数十倍→酮症酸中毒
胆固醇的代谢
胆固醇的合成
原料
18个乙酰CoA、16个NADPH、36个ATP
合成部位
最主要的部位
肝脏(70-80%)
次要部位
小肠(10%)
全身各组织也可合成少量胆固醇
亚细胞部位:细胞质+内质网
生成酶系
HMG-CoA还原酶
关键酶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HMG-CoA合酶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的母核(环戊烷多氢菲)
环戊烷多氢菲在体内不能被降解
胆固醇不能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环戊烷多氢菲的侧链可被氧化、还原或降解
转变为其他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产物(类固醇物质)
参与代谢调节
排出体外
转化方式
转化为胆汁酸
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雌二醇、睾酮、皮质醇
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和维生素D3
晒太阳→胆固醇在皮肤转化成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
磷脂代谢
概述
磷脂
概念
含磷酸的脂类
组成
甘油/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含氮化合物
甘油磷脂
含甘油的磷脂
鞘磷脂
含鞘氨醇/二氢鞘氨醇的磷脂
甘油磷脂
概述
最简单的甘油磷脂(磷脂酸)
甘油1位和2位各结合1分子脂肪酸
2位通常为花生四烯酸
甘油3位结合1分子磷酸
不同取代基团
合成部位
全身各组织细胞
肝、肾、肠最强
合成原料
脂肪酸、甘油、磷酸盐
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
甘油二酯和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葡萄糖→3-磷酸甘油→磷脂酸
(磷酸酶)(去掉磷酸)
1,2-甘油二酯
CDP-胆碱
磷脂酰胆碱
卵磷脂
以卵击石,你胆真大
CDP-乙醇胺
磷脂酰乙醇胺
脑磷脂
喝点酒(乙醇),脑子就不好使了
脂肪酸(脂酰CoA)
甘油三酯
(胞苷酰转移酶)(CTP→PPi)
CDP-甘油二酯
肌醇
磷脂酰肌醇
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心磷脂
三心二意
神经鞘磷脂
鞘氨醇
合成部位
全身各细胞
脑细胞最强
合成原料
基本原料
软脂酰CoA+丝氨酸
辅料
磷酸吡哆醛、NADPH、FAD
神经鞘磷脂的合成过程
软脂酰CoA+丝氨酸→鞘氨醇→N-脂酰鞘氨醇(脂酰CoA提供脂酰基)→神经鞘磷脂(CDP-胆碱提供磷酸胆碱)
甘油磷脂的降解
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按电泳法分类
1. 乳糜颗粒(CM)
2. 前β-脂蛋白
3. β-脂蛋白
4. α-脂蛋白
按超速离心法分类
1. 乳糜颗粒(CM)
CM
2.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前β
3. 低密度脂蛋白(LDL)
β
4. 高密度脂蛋白(HDL)
α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
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降解
降解部位
人体多种组织器官都能摄取、降解LDL
肝脏是最主要的降解器官(50%)
其次
肾上腺皮质、卵巢、睾丸···
降解方式
LDL受体途径(2/3)
LDL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特别是肝、肾上腺皮质、卵巢、睾丸、动脉壁等组织的细胞膜表面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3)
血浆LDL→氧化修饰LDL(Ox-LDL)→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清除
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清道夫受体,可与修饰LDL结合,清除血浆修饰LDL